• 11
  • 评论
  • 收藏
攻玉策|90万人的“新饭碗”如何端得更稳?四川省政协建言创新推动家政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韩冬/人民政协报  
2025-10-10 09:19 字号
家政服务业一头拉动着万千劳动者的就业,一头连着城市的千家万户,对于促进就业、改善民生、推动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近年来,四川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推动家政服务业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向“技能赋能型”和“品质服务型”转型,行业规模持续壮大。
“据统计,截至2024年底,全省家政企业约2.3万家,从业人员90万余人,行业营业总收入近400亿元,为稳就业、惠民生提供了重要支撑。但目前我省家政服务业发展处于提档升级阶段,面临不少亟须重视和破解的问题。”今年上半年,省政协组织相关界别委员、智库专家,用3个月时间围绕“创新推动我省家政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课题,赴省内外开展实地调研,掌握了大量一手资料。
在经历多轮协商后,日前,省政协向省委提交了“创新推动我省家政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调研报告,从建立健全家政服务业政策机制、支持家政企业创新发展、增加专业人员有效供给、加强家政行业市场管理等方面提出建议。
委员们表示,调研中,企业反映最强烈的就是缺乏统一的家政服务标准与评价机制。为此,委员们呼吁,加快制定《四川省家政服务条例》,研究制定家政服务业统计分类标准,探索建立指标体系,进一步明晰商务、发改、教育、财政、人社、统计等部门的工作职责,及时研究解决家政服务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探索建立全省统一的家政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加强对家政企业和家政服务人员的规范化管理。鼓励行业协会、家政服务企业制定、实施高于国家标准的团体标准、企业标准,鼓励行业协会、有关机构对家政服务企业开展等级划分和评定。
家政服务人员的专业素质是决定服务质量的关键因素。但受传统观念等影响,不少年轻人不愿从事家政服务业,且由于从业人员职业技能与市场需求脱节,目前四川优质家政服务员、养老护理员等岗位的缺口达到近30%,尤其是高端家政服务人才稀缺,“一员难求”现象突出。
针对这一难题,委员们建议,要加大宣传力度,改变对家政服务业的传统观念,进一步增强从业人员责任感和荣誉感。支持行业企业(机构)牵头,联合高等院校、职业学校和上下游企业,打造家政服务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加强培训与岗位需求有效衔接,引导和支持普通高校、职业学校加强家政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鼓励家政从业人员通过职业技能提升、专升本等多种渠道提升学历技能层次,进一步畅通家政从业人员职业发展通道。
面对日新月异的市场需求变化,家政企业的创新发展刻不容缓。委员们建议,要着力培育一批具有引领作用的家政龙头企业,引导家政企业通过加盟连锁方式做大做强;实施家政品牌化发展战略,打造家政服务产业集群;结合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支持家政品牌企业合理配置家政服务网点,深入推进家政服务与养老、托幼、医护等融合发展,拓展深度保洁、整理收纳等新兴服务领域;加大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家政服务领域运用,引导家政企业提高现代化管理能力;鼓励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提供针对性强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责任编辑:张希喆
转载请注明来源
  • 11
  • 评论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