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
- 评论
- 收藏
上海市政协2025年情况通报会侧记:在开放之城,听见世界的声音
来源:政协联线 | 2025-11-27 16:05
字号
“实地走访上海金融法院,走进上海政协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点……我亲身参与了许多政协组织的活动,切身体验了政协是如何助力上海成为一座开放的国际化大都市。”在25日举行的市政协2025年情况通报会上,巴西驻上海总领事馆总领事奥古斯托的开场白,道出了许多在场外籍人士的共同感受。他的发言满怀合作热忱:“让我们高瞻远瞩,共同促进更多友谊、更多参与。”
这场会议上,多位驻沪领馆官员、白玉兰奖获得者、友城代表、在沪商会、外资企业代表、外籍专家及外籍友好人士代表齐聚一堂,共同为助力上海“十五五”开好局起好步、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优化入境游服务体系、助力外籍人士更好融入上海建言献策。
在上海,感受同舟共济
上海是全球最具活力、最安全、整洁,而且有未来感的城市之一。比利时驻华使馆经济外交顾问朱伯彦建议,上海要建立新贸易业态,打造世界一流的营商环境,利用自己独特优势来引领中国下一轮的贸易革命。
“马来西亚和中国是‘同舟共济’的伙伴关系。”发言中,马来西亚驻上海总领事馆总领事沙哈菲兹引用了这一中国成语来形容两国关系。他表示,上海不仅是一座观光旅游的城市,也是外籍人士体验中国的重要窗口,政协为加强马来西亚和上海之间的联系提供了宝贵的平台。互免签证政策是连接两国经济和共同未来的桥梁,在旅游、贸易、投资方面收获令人瞩目的成绩。“这见证了我们正在共同建立的充满活力、富有生机的伙伴关系。”他说。
在上海,遇见全世界
“每年来自各个国家、各个行业的人们借此机会可以聚在一起,交流各自国家的发展情况,对彼此来说都是好机会。”上海交响乐团事业发展中心项目经理马星星向记者表示:“很幸运住在上海。”她希望上海在科技发展的同时,能保持文化与人文的温度,让每个人从“居住者”成为“共建者”,真正融入这座城市的血脉。
“上海具备足够的连通性,能让学校机构与世界开放交流、互通有无。”上海数学与交叉学科研究院教授克里斯多福·伊拉·布拉夫认为,上海交通便利发达,信息基础设施完善,大学、研究机构和文化中心密集,拥有对国际研究机构至关重要的关键吸引力。
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总监及法国业务部全球主管合伙人贺朗·瑞纳认为,免签政策会让更多来上海亲身体验和观察的人意识到上海各行各业的迅猛发展,了解各个领域的最新潮流与发展,帮助他们理解企业进一步吸纳本地人才的重要性,进而在本地稳健扎根。
“开放、创新、包容”是这座城市最鲜明的品格。在这场通报会中,上海再次向世界传递出开放的决心、合作的诚意。而外籍友人们的声音,正成为这座城市迈向“十五五”新征程中,不可或缺的和鸣。“外籍人士不是外人”,上海将持续深化高水平对外开放,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让每一位在这座城市工作生活的人,都能有归属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本文图片均由林卫平 摄
这场会议上,多位驻沪领馆官员、白玉兰奖获得者、友城代表、在沪商会、外资企业代表、外籍专家及外籍友好人士代表齐聚一堂,共同为助力上海“十五五”开好局起好步、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优化入境游服务体系、助力外籍人士更好融入上海建言献策。
在上海,感受同舟共济

交流发言
本月刚刚举办的第八届进博会上,美国馆的面积和参展企业数量都创下历届之最。上海美国商会会长郑艺表示,政协情况通报会这一沟通机制为外企深入了解上海的发展规划并为此建言献策提供了一个有效平台。“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他建议,上海在“安全”与“发展”之间找到平衡,扩大市场准入范围,支持更多外资企业在沪投资、研发、创新,为外资企业提供更优环境。上海是全球最具活力、最安全、整洁,而且有未来感的城市之一。比利时驻华使馆经济外交顾问朱伯彦建议,上海要建立新贸易业态,打造世界一流的营商环境,利用自己独特优势来引领中国下一轮的贸易革命。
“马来西亚和中国是‘同舟共济’的伙伴关系。”发言中,马来西亚驻上海总领事馆总领事沙哈菲兹引用了这一中国成语来形容两国关系。他表示,上海不仅是一座观光旅游的城市,也是外籍人士体验中国的重要窗口,政协为加强马来西亚和上海之间的联系提供了宝贵的平台。互免签证政策是连接两国经济和共同未来的桥梁,在旅游、贸易、投资方面收获令人瞩目的成绩。“这见证了我们正在共同建立的充满活力、富有生机的伙伴关系。”他说。
在上海,遇见全世界
“每年来自各个国家、各个行业的人们借此机会可以聚在一起,交流各自国家的发展情况,对彼此来说都是好机会。”上海交响乐团事业发展中心项目经理马星星向记者表示:“很幸运住在上海。”她希望上海在科技发展的同时,能保持文化与人文的温度,让每个人从“居住者”成为“共建者”,真正融入这座城市的血脉。
“上海具备足够的连通性,能让学校机构与世界开放交流、互通有无。”上海数学与交叉学科研究院教授克里斯多福·伊拉·布拉夫认为,上海交通便利发达,信息基础设施完善,大学、研究机构和文化中心密集,拥有对国际研究机构至关重要的关键吸引力。

交流发言
如何让外籍人才不仅“留下来”,更能“融进来”?能够稳定且高效地与技术专家和管理人员进行长期合作,对企业的稳定运营和长期投资来讲是至关重要的。巴油工程服务(上海)有限公司首席财务官贝纳铎建议,要关注外籍人才的整体福祉,开展更多行业专项交流活动,为外籍技术专家和本地人才做好对接,强化上海产业的生态体系。吉欧媂管理咨询(上海)有限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马希德表示,上海要持续推行人才流动政策与时俱进,加强国际人才服务的生态系统。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总监及法国业务部全球主管合伙人贺朗·瑞纳认为,免签政策会让更多来上海亲身体验和观察的人意识到上海各行各业的迅猛发展,了解各个领域的最新潮流与发展,帮助他们理解企业进一步吸纳本地人才的重要性,进而在本地稳健扎根。
“开放、创新、包容”是这座城市最鲜明的品格。在这场通报会中,上海再次向世界传递出开放的决心、合作的诚意。而外籍友人们的声音,正成为这座城市迈向“十五五”新征程中,不可或缺的和鸣。“外籍人士不是外人”,上海将持续深化高水平对外开放,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让每一位在这座城市工作生活的人,都能有归属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本文图片均由林卫平 摄
责任编辑:李若涵
转载请注明来源- 22
- 评论
- 收藏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