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赞
  • 评论
  • 收藏
攻玉策|云南省政协助力乡村振兴记事:汇聚磅礴力量,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吕金平、王碧炜/政协联线  
2025-11-27 09:30 字号
彩云之南,群山叠翠间曾演绎着脱贫攻坚的故事:2020年,云南省88个贫困县、8502个贫困村全部摘帽出列,11个“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实现整体脱贫,困扰云南千百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脱贫并非终点,而是乡村振兴的全新起点。多年来,云南省政协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组织政协委员持续发力,为云南省乡村振兴注入强大政协力量。
三级发力 筑牢乡村振兴坚实根基
乡村振兴之路,离不开坚实的组织保障。云南省政协将助推乡村全面振兴作为重要工作任务,构建起高位统筹、高效联络、精准督查的工作体系,将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乡村发展的强大力量。
省政协主席、副主席亲自挂帅,分别联系11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州级和县级政协也积极行动,在本地区重点县乡开展助推工作,省市县三级共同发力环环相扣。同时,省政协专门设立乡村振兴办公室,选调精干力量,各专委会指定专人负责,凝聚起全省各级政协组织的强大合力。
为确保帮扶工作精准落地,省政协建立完善联络机制,与省委、省政府相关部门确定联络人,及时掌握政策和工作部署,调整工作方向。与挂联县负责人密切沟通,定期与驻村工作队联系,省政协机关各部门频繁协调,实现内外联通、上下共同发力,保障工作任务高质量完成。
省政协建立多部门协商办理事项工作机制,推动相关单位按商定制度沟通协调、落实任务。坚持以大兴调查研究为抓手,落实省级领导及办公厅领导调研指导制度,定期召开省级单位帮扶联席会议,统筹资源解难题,显著提升帮扶实效。坚持按照全面收集、充分沟通、认真筛选、集中协调思路推进工作,充分将政策与资源对接,针对挂联帮扶县,由省政协领导牵头,邀请省级相关部门召开协调会,回应资金、项目、政策需求并指导项目申报,在推动项目落地中发挥联系协调与情况收集作用,以精准作为提升工作实效的关键。
履职为民 用心化解民生痛点难题
夜幕降临,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绿春县三猛乡上沙普村的村道边,一盏盏新安装的太阳能路灯渐次亮起,几位老人围坐在灯下感慨道:“过去太阳下山就只能在家,现在夜里串门、散步都方便多了。”这改变来自云南省政协机关驻村工作队,他们用5.5万元工作经费,为包括上沙普村在内的4个村民小组更换了路灯,并同步为下沙普村修建人畜饮水池,解决了村民长期用水困难。
点亮村庄只是云南省政协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的一个缩影。省政协办公厅以“干部下沉解民忧、产业赋能强根基”为双抓手,为挂联帮扶的绿春县提供一系列精准帮扶。产业发展方面,省政协办公厅聚焦绿春县茶产业缺乏龙头企业带动的短板精准发力,引进龙头企业建成全省最先进的CTC红碎茶生产线;针对胡椒产业效益低、病虫害严重的问题,协调设立省级基层科研专家工作站,为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而驻村工作队将关怀落实在基层。驻村工作队引进智慧农业公司落户三猛乡,其带来的改良技术让三猛乡爬别村的脐橙品质显著提升。通过土地流转与科学管理,实现果品升级,流转土地的农户亩均增收超3000元,村集体经济增收6万余元,并带动200多人次的零工就业。
驻村工作队还搭建起爱心传递的桥梁,通过联络北京、上海、天津、昆明等地的爱心企业和人士,为当地多所学校捐赠价值5.73万元的教学用具,惠及近700名学生。
扎根一线,方知民生冷暖。省政协机关先后选派7个批次52名干部担任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和队员,走进田间地头,与村民同吃同劳,从一盏灯、一堂课、一树果,把帮扶落在群众心坎上。
这一切仅是省政协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的冰山一角。近两年来,云南省政协各级领导、机关各部门、驻村工作队为挂联县实施帮扶项目、措施超200项,筹集协调各类资金物资、设施设备超10亿元。用心用情用力的扎实工作,让省政协办公厅连续两年在省级单位定点帮扶考核中获评“好”的等次。
优势赋能 全力注入智慧发展动能
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马关县坡脚镇山车小学,崭新的120套课桌椅整齐排列在教室内——这是由省政协委员章玲积极协调,对接爱心人士,为当地孩子送去的特殊礼物。
像这样由政协委员“穿针引线”、智慧与资源直达基层的场景,正在云南乡村间不断书写一篇篇“委员履职记”。广大政协委员积极响应,超过99%的参与率汇聚成乡村振兴的磅礴力量。
面对临沧市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农村的供水难题,省政协委员彭耀民带队深入调研,筹集43万元资金用于改扩建供水管网,惠及178名村民。省政协委员胡云松则组织青年志愿服务队,为鹤庆县六合彝族乡松园村小学的孩子们送去了急需的学习生活用品。
委员们的智慧,同样凝结在一件件精准的提案中。省政协委员杨方提交提案《关于数字赋能云南乡村振兴的建议》,从提升乡村居民数字素养、普及农村互联网,到开展数字扫盲、推动特色产业数字化转型,为乡村长远发展描绘了清晰的“数字路径”。
依托界别特色与专业资源的云南省政协各专委会,以“抱团发力”的姿态,将分散的智慧与资源转化为服务乡村的精准实效。省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充分发挥优势,聚焦盈江县高原特色农业发展与生态安全等关键问题,组织委员开展针对性帮扶。一场场深入田间的培训讲座,将先进农业技术送到农户手中,累计惠及群众达3万人次。
在施甸县,省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助力当地深入挖掘杨善洲精神的时代价值,发展红色旅游。同时借助“千名香港企业家云南行”活动,推动当地肉牛、鸭胚、普洱茶和中草药等特色产品走向香港市场。
如今,走进云南的村村寨寨,产业发展蓬勃,村民笑容洋溢,美丽乡村展现崭新容颜。云南省政协从高位推动到深入基层,从智力支撑到产业带动,以实际行动诠释着乡村振兴的责任担当。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省政协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为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愿景不懈努力。
责任编辑:丁元圆
转载请注明来源
  • 点赞
  • 评论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