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
  • 评论
  • 收藏
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夯实建成教育强国的基础
尚勇/人民政协报  
2025-11-26 09:14 字号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明确了统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的宏伟蓝图和重点任务,强调要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事业发展,为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明确要求。“十五五”时期是我国在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阶段,也是教育强国建设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历史节点。教育界全国政协委员必须进一步增强履职尽责的使命感和紧迫感,全力推动全会精神落实见效。
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在凝聚共识与方向上发挥引领作用。政协委员要带头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精神,坚定不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在履职中,深刻把握并积极阐释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与战略属性,引导各界深刻认识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通过提案、调研、协商等多种形式,推动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为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广泛凝聚共识、营造良好环境。
二、强化教育先行作用,围绕支撑教育强国建设加大建言资政力度。应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围绕加快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深入调研、精准献策。要聚焦教育如何更好服务国家战略、回应民生关切,就统筹人才培养与社会需要提出高质量建议。特别要关注强化教育对科技自立自强和人才自主培养的支撑作用,就发挥高等学校平台载体功能、建立健全科教协同长效机制、提升高校原始创新与成果转化效能等关键问题,开展前瞻性研究,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对策,助力教育夯实强国建设之基。
三、推动教育全面高质量发展,在服务教育强国建设大局中率先垂范。要积极推动《教育强国建设战略纲要》任务落实,使其全面融入中国式现代化实践。需持续关注并促进公平优质的基础教育、自强卓越的高等教育、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泛在可及的终身教育等体系建设。在推动高等教育质量新跨越、基础学科深化与交叉学科突破、科教融汇与产教融合、促进教育公平与数字化赋能等方面,既要积极建言,也要通过民主监督推动相关政策落到实处,助力提升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
四、深化教育改革扩大开放,在创新模式路径上汇聚智慧。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决策部署,系统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等方面的改革。要完善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深化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与创新,重构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健全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要优化区域教育资源布局,完善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保障就学机会公平的长效机制。要充分发挥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赋能作用,驱动教育教学模式与学习方式发生深刻变革。要分类施策推进高等学校改革与发展,扎实抓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要稳步推进教育高水平对外开放,构建开放包容、互学互鉴的国际合作交流体系,全面提升我国在全球范围内吸引、培养、集聚优秀人才的能力。
率先建成教育强国,关系中国式现代化事业全局。距离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已不足十年,使命无比光荣,任务极其艰巨。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格局性变化,为教育强国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十五五”时期决胜教育强国的攻坚战已经全面展开。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充分发挥人民政协的独特优势,积极助推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在教育领域落地生根,确保“十五五”时期教育高质量发展战略任务圆满完成,为早日实现教育强国目标贡献智慧与力量。
(作者系全国政协常委、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科技部原副部长,中国科协原党组书记,应急管理部原副部长)
责任编辑:张杏梅
转载请注明来源
  • 19
  • 评论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