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
- 评论
- 收藏
“熟悉的上美影回来了”,这位上海市政协委员带您走近“浪浪山”
来源:政协联线 | 2025-08-18 16:16
字号


影院外的影片宣传版 董潇韩摄
今年夏天,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上影元文化等共同出品的《中国奇谭》首部动画电影《浪浪山小妖怪》正在热映。目前,该片已登顶中国影史国产二维动画电影票房冠军,成为暑期档的一匹耀眼黑马。一部孩子看笑、大人看哭的电影,在新片众多、竞争激烈的暑期档,何以成功突围,赢得观众认可?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艺术总监、导演速达为您揭秘。取材自传统文学经典,作出新的阐释表达,观众从中获得了新的认知与体验。《西游记》,一个家喻户晓的中国故事。影片故事借用了“西游”的框架:四个“草根”小妖,假扮唐僧师徒组团西行,踏上一段荒诞离奇、笑泪交织的取经之旅。“有泪点、笑点、燃点”……这是不少观众在观影后的直观感受。
为了在大银幕上呈现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又充满奇幻想象的“浪浪山”世界,影片汇集了一支超600人的制作团队,精细制作超1800组镜头,打磨2000多张场景图,创造性地将中国传统绘画的笔墨意境与电影镜头的光影空间感完美融合,每一帧都是极具东方美学意蕴的流动画卷。
“其实都是美影厂坚持自己定位的结果,我们一直认为,中国的哲学思想始终是我们创作的根基,这不可动摇。”速达表示,“我们也在坚持中国的美术风格,用年轻的更有现代感的主创,用更新的方式,来体现我们的传统文化。”
当年,速达在制作《大耳朵图图》时,曾提出“以拙为美”。在造型设计上,《浪浪山小妖怪》也力求打造一种“拙感”。小妖怪们并非光鲜亮丽的大英雄,线条不宜处理得太过丝滑,随意、笨拙、潦草的气质,反而更贴合人设。这也是二维动画的独特优势,质感笔触是人手画出来的,带着温度和情感。
“熟悉的画风又回来了”“上美影充满国风色彩的画面,仿佛让我回到小时候”“每一个小妖怪都有自己的梦想。”……是影片获得观众认可的重要原因。
“影片主创团队的不少成员是看着上美影动画片长大的动画人。顾问团队里有不少是上美影的老艺术家,《哪吒闹海》《葫芦兄弟》那一代,亲手把中国动画送上高光的人,如今把一笔一画的功夫传给新一代。”速达表示,“这是国产动画最沉甸甸的底气,审美自信与工匠精神的代代相传。”
每个观影者几乎都可以基于生活和个体认知从《浪浪山小妖怪》中找到共鸣和共情点。如果说票房反映的是电影的含金量,那么观众评价则反映出它的含新量。作为这部电影的第一出品方的上美影仿佛在向世界宣告,曾经那个“熟悉的上美影回来了”。
上美影的动画前辈曾经创造了享誉全球的“中国动画学派”,靠的是中国传统文化,走原创之路。速达表示,传承“不模仿别人、不重复自己”的创作理念,上美影将构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高水平艺术发展格局,力求彰显中华民族精神和东方美学风格,传承中国学派,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
责任编辑:张希喆

- 17
- 评论
- 收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