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赞
  • 评论
  • 收藏
2025上海书展火热进行中,上海市政协委员积极参与
政协联线记者 游思静  
来源:政协联线 | 2025-08-15 20:35 字号
上海书展现场 游思静 摄

上海书展现场 游思静 摄

2025上海书展暨“书香中国”上海周于8月13日拉开帷幕。作为中国出版业最具影响力的大众书展之一,本届书展首设上海展览中心、上海书城福州路店“双主场”,推出“双主场+X+N”办展模式,为广大读者呈现一场丰富多元的文化盛宴。多位市政协委员积极参与书展相关活动,并围绕相关议题建言献策。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抗战类图书成为本届书展的一大亮点,受到委员们广泛关注。书展首日,市政协常委、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执行院长金江波参加了《胜利与和平——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连环画典藏》新书上海首发式。该书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辽宁美术出版社、河北美术出版社等五大连环画出版重镇联合打造。
“连环画,方寸之间承载千钧之力。它以‘一页一帧’的叙事美学,将烽火岁月中英雄儿女的呐喊、山河破碎时的悲壮抗争、胜利时刻的热泪,转化为可触可感的视觉史诗。”金江波说,真正的艺术从不是技术的堆砌,而是对时代命题的深刻回应。这部作品用最朴素的笔触完成最庄严的使命——让抗战精神穿越80载时空,在当代读者心中重生。在他看来,上海书展推动的“书展+”融合实践,为这类主题出版赋予了更广阔的意义。“当阅读与文旅、科技、教育交融,当历史记忆通过文创、数字展陈、社区美育走进生活,书本便成为激活城市文化基因的火种。”市政协委员,上海文艺出版社副总编辑,上海文化出版社社长、总编辑姜逸青出席了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的2024年中国“最美的书”证书颁发仪式。谈及书籍装帧艺术的发展,他表示:“未来的装帧艺术或将在可持续材料、跨媒介叙事与人机共生中继续进化,但它的核心使命却永远不改变,即建构属于当下与未来的、值得永远传承的书籍。”
长期关注上海书展的市政协常委、文化卫生体育委员会副主任陈海波希望,书展在活动内容上进一步聚焦小众与新兴文化领域。“比如,设置专门的独立出版展区,展示独立创作者和小型出版机构的独特作品,为他们提供更多展示的舞台,挖掘更多的文化宝藏。同时,增加更多与前沿科技、社会热点话题相关的书籍的分享会和研讨会,让读者能够紧跟时代步伐,拓宽知识视野。”
陈海波认为,上海书展不仅是一个图书展销平台,更是一个多元文化交流的盛会。他建议,要加强与国际知名书展的交流合作,引进更多国外优秀图书和文化项目,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同时,借助互联网技术,打造线上书展,打破时空限制,让更多的人能够参与其中,感受阅读魅力,使书展成为全球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推动全民阅读迈上新台阶。实体书店是文化传承和传播的重要场所,承载着城市的文化记忆。在快速变迁的文化消费市场中,上海实体书店作为城市文化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深耕出版行业数十年的市政协委员、上海书店出版社副总编辑杨柏伟坦言:“口号喊喊很容易,关键是如何落地。出版业的产品很简单,就是图书。大道至简,如果能够做到‘三好’——作者写好书、编辑编好书、经营者卖好书,这本该是作者、编者、经营者追求的基本目标。但出版单位当下扛着经济指标的压力,往往对此‘三好’不能坚持,而作为市场的上帝——读者买不到好书,那只能用脚投票了。”
责任编辑:张岩
转载请注明来源
  • 点赞
  • 评论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