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赞
- 评论
- 收藏
人民政协报关注|在沪全国政协委员朱同玉:让育儿补贴与职场友好同行
2025-08-07 09:22
字号


《人民政协报》(2025年08月07日 第 10 版)
现实生活中,生育一个孩子对于家长而言,不仅仅是一笔经济账,还涉及时间、精力、职业发展等诸多方面。“很多时候我们会看到,有些职场妈妈既要应对工作的考核,又要牵挂襁褓中的孩子;有些新手爸爸想分担育儿责任,却顾虑休假影响职业晋升……”全国政协委员、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朱同玉深知,职场作为人生重要场域,其温度直接决定着生育意愿的高低。许多职场育龄父母的困境,恰恰是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需要破解的难题。
在朱同玉看来,育儿补贴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家庭的经济压力,但职场歧视、育儿责任不均、女性职业发展受限等结构性问题,并非补贴能全部解决。“让育儿补贴与职场友好同行,才能真正为家庭卸下重担,为社会注入生育活力。”朱同玉说。
“当职场开始为生育‘让路’,当补贴真正走进家庭,生育便不再是艰难的选择。”朱同玉就此提出建议:对于积极落实生育支持政策的企业,可根据其吸纳育龄女性就业人数、提供育儿支持服务的质量等,给予一定比例的财政补贴,补贴资金用于企业完善母婴设施、开展育儿相关培训等。对企业为员工提供的育儿补贴、托育服务等支出,可给予一定额度的税收抵扣,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朱同玉还建议推广“生育友好岗”,鼓励企业为育龄女性提供更加灵活的工作安排,比如允许孕期及哺乳期女性采用“弹性工时+远程办公”相结合的方式;为哺乳期妈妈建母婴室,配备冰箱、温奶器等设备,并设立“哺乳时间”。通过这些举措,让职场不再是生育的“绊脚石”。
在职业发展方面,朱同玉提出企业要搭建公平晋升平台,明确规定生育及育儿经历不得作为晋升考核的负面指标,同时用技能培训帮助产后员工重返职场,快速熟悉工作内容和行业动态,让生育经历不再成为职业发展的“拦路虎”。
更重要的是,要打破“育儿只是妈妈的事”的传统偏见。他建议推动男性休育儿假成为常态,还可探索实施“育儿假共享”制度,夫妻双方可协商分配育儿假总天数,但男性至少要休满其中的1/3,让家庭责任在职场中得到温柔安放。
此外,朱同玉认为,稳定和扩大就业至关重要,“年轻人需要有稳定的经济基础来支撑生养孩子”。
“用政策的力度点燃生育的希望,用职场的温度托举家庭的幸福,我们终将在人口发展的坐标系上,绘就一条均衡可持续的上升曲线。”朱同玉的话语里,满是对未来的殷切期盼。
责任编辑:丁元圆

- 点赞
- 评论
- 收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