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 评论
- 收藏
建言摘编丨龙保勇:完善市场化机制,推动保险助力韧性安全城市建设
来源:政协联线 | 2025-07-30 09:21
字号

编者按:
7月29日,上海市政协举行十四届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聚焦“围绕建设韧性安全城市目标,着力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开展协商议政。会上,市政协常委孙甘霖代表社会和法制委员会作主旨发言;王训国、伍爱群、黄迪南、王延华、陶立英、龙保勇、史和平、曹阿民、杨蓉等市政协常委和委员、全国政协委员提出了建立健全应急处突协同机制、全面推行管线集约化建设、科技赋能极端天气预警等意见建议;市政协常委章毅、刘新宇作了即席发言。
完善市场化机制,推动保险助力韧性安全城市建设
龙保勇(上海市政协委员、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召集人、人口资源环境建设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
保险这一金融工具特有的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天然与韧性安全城市“预防—抗灾—减损—恢复”的全周期管理高度契合,如何让保险更好助力韧性安全城市建设值得深入考量。
目前,保险助力韧性安全城市建设主要存在三方面问题:保险的经济补偿功能作用发挥还不充分;风险减量服务覆盖的广度、深度还不够;巨灾保险还未推动落地。
为此,建议如下:
完善机制,发挥保险金融工具作用。一是进一步发挥保险在经济补偿、资金融通方面的作用,扩大保险的覆盖面和渗透率,发挥保险的基本职能和作用。二是加强系统性研究布局,坚持“保障民生、维护稳定,政府引导、财政支持,市场运作、多层保障”的整体原则,推动把保险纳入社会治理政策“工具箱”。
打造保险服务韧性安全城市建设的“上海样板”。一是加速推进具有上海特色的巨灾保险落地。二是加快风险减量服务的全覆盖。切实发挥保险机构参与风险评估和事故预防的功能。通过运用物联网监测设备、依托安全运行监测中心、城市安全专家团队等专业力量,形成风险管理闭环,实现“灾前风险预防、灾中救援处置、灾后保险补偿”的一揽子风险减量管理。三是发挥保险耐心资本作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强调要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稳步推进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近年来,险资持续加大对上海旧区改造、城中村更新项目的投融资支持,充分发挥保险耐心资本作用,同时探索在“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合作,为相关项目提供融资渠道。
(文字整理 林海 摄影 金松)
7月29日,上海市政协举行十四届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聚焦“围绕建设韧性安全城市目标,着力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开展协商议政。会上,市政协常委孙甘霖代表社会和法制委员会作主旨发言;王训国、伍爱群、黄迪南、王延华、陶立英、龙保勇、史和平、曹阿民、杨蓉等市政协常委和委员、全国政协委员提出了建立健全应急处突协同机制、全面推行管线集约化建设、科技赋能极端天气预警等意见建议;市政协常委章毅、刘新宇作了即席发言。

龙保勇(上海市政协委员、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召集人、人口资源环境建设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
保险这一金融工具特有的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天然与韧性安全城市“预防—抗灾—减损—恢复”的全周期管理高度契合,如何让保险更好助力韧性安全城市建设值得深入考量。
目前,保险助力韧性安全城市建设主要存在三方面问题:保险的经济补偿功能作用发挥还不充分;风险减量服务覆盖的广度、深度还不够;巨灾保险还未推动落地。
为此,建议如下:
完善机制,发挥保险金融工具作用。一是进一步发挥保险在经济补偿、资金融通方面的作用,扩大保险的覆盖面和渗透率,发挥保险的基本职能和作用。二是加强系统性研究布局,坚持“保障民生、维护稳定,政府引导、财政支持,市场运作、多层保障”的整体原则,推动把保险纳入社会治理政策“工具箱”。
打造保险服务韧性安全城市建设的“上海样板”。一是加速推进具有上海特色的巨灾保险落地。二是加快风险减量服务的全覆盖。切实发挥保险机构参与风险评估和事故预防的功能。通过运用物联网监测设备、依托安全运行监测中心、城市安全专家团队等专业力量,形成风险管理闭环,实现“灾前风险预防、灾中救援处置、灾后保险补偿”的一揽子风险减量管理。三是发挥保险耐心资本作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强调要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稳步推进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近年来,险资持续加大对上海旧区改造、城中村更新项目的投融资支持,充分发挥保险耐心资本作用,同时探索在“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合作,为相关项目提供融资渠道。
(文字整理 林海 摄影 金松)
责任编辑:张希喆

- 13
- 评论
- 收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