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
- 评论
- 收藏
侧角视野丨“云咖”入沪为梦来
来源:政协联线 | 2025-03-27 12:29
字号

上海市政协农业农村委开展“云咖入沪”考察活动,一头连着咖农生产,一头牵着市场消费
在“十五五”的谋划之年,“云咖入沪”成为上海政协委员关注的话题。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若干年后回望,这可能是云南咖啡实现华丽蜕变的关键事件之一。
云南地处世界咖啡黄金种植带,中国98%的咖啡生豆产于此地,说“云南咖啡就是中国咖啡”,并不过份。自“十二五”后期始,对于推动咖啡产业升级的路径,云南的认知已相当清晰。尤其是2022年出台的《关于推动咖啡精品率和精深加工率提升若干政策措施》,从良种推广、鲜果处理、精深加工、基地建设、品牌打造、科技攻关、金融支持等方面提出一系列扶持促进措施,被业界认为是“推动咖啡产业发展的文件、规划中最精准、最有效的”。
经过十多年努力,云南咖啡已今非昔比:咖啡稳定种植面积超过140万亩,自主培育的“云咖一号”等大面积推广,精品咖啡产量占比达30%以上,生豆均价超过国际市场水平,已经出现了能够比肩世界顶尖“红标BOP”水准的产品,2024年出口同比增长358%,逐步向构建“全球精品咖啡产区”的目标接近。
有趣的是,对于“精品咖啡”概念,咖啡圈内外的认识与界定不尽相同。圈内谈及“精品咖啡”,指的是某种咖啡符合“精品咖啡协会(Specialty Coffee Association,简称SCA)”一套“从种子到杯子”的质量评估和认证体系,且评分达到80分以上水准的咖啡豆,才有资格称“精品咖啡”。达不到这一标准的,会被鄙夷地称作“商业豆”,只能在综合卖场贩售或供连锁咖啡店制作浓缩基底。
这种“精品咖啡”理念,通过所谓的“第三次咖啡浪潮”兴起,直接动因看似是消费风潮的变迁,深层影响的却是商业版图的重构:第一次咖啡浪潮壮大了雀巢,第二次咖啡浪潮冲出了星巴克,而以“精品咖啡”兴起为特征的“第三次咖啡浪潮”,至今尚未催生出能与这两“巨咖”匹敌的商业巨头。难点或许就在于,以追求个性化、差异性为标志的“第三次咖啡浪潮”的趣味取向,恰与资本出于“上规模、降成本”的逐利本性背道而驰。
中国企业是否有机会?答案大概率是肯定的。2024年中国咖啡门店数量和消费量已分别位列全球第一和第三,并且从2010年起连续保持15%以上的年增长率,数倍于全球平均水平;中国素有饮茶传统,其鉴赏体验与咖啡颇有相通之处,丰厚的文化积淀必会催生能走向世界的“中式咖啡”;“既要方便,又要好喝”,是咖啡消费演进的大方向,中国若能将智能家电、电子商务等方面积累的能力和经验与之结合,所向披靡并非不可期待;最关键的是,中国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共同富裕”发展理念,与“精品咖啡”运动倡导的公平贸易、可持续发展等理念高度契合。
“中式咖啡”梦想成真的关键在于需求牵引和资源整合。而这,正是上海的优势所在。
“云咖入沪”,绝非目的,而是新梦想的开始。

云南地处世界咖啡黄金种植带,中国98%的咖啡生豆产于此地,说“云南咖啡就是中国咖啡”,并不过份。自“十二五”后期始,对于推动咖啡产业升级的路径,云南的认知已相当清晰。尤其是2022年出台的《关于推动咖啡精品率和精深加工率提升若干政策措施》,从良种推广、鲜果处理、精深加工、基地建设、品牌打造、科技攻关、金融支持等方面提出一系列扶持促进措施,被业界认为是“推动咖啡产业发展的文件、规划中最精准、最有效的”。
经过十多年努力,云南咖啡已今非昔比:咖啡稳定种植面积超过140万亩,自主培育的“云咖一号”等大面积推广,精品咖啡产量占比达30%以上,生豆均价超过国际市场水平,已经出现了能够比肩世界顶尖“红标BOP”水准的产品,2024年出口同比增长358%,逐步向构建“全球精品咖啡产区”的目标接近。
有趣的是,对于“精品咖啡”概念,咖啡圈内外的认识与界定不尽相同。圈内谈及“精品咖啡”,指的是某种咖啡符合“精品咖啡协会(Specialty Coffee Association,简称SCA)”一套“从种子到杯子”的质量评估和认证体系,且评分达到80分以上水准的咖啡豆,才有资格称“精品咖啡”。达不到这一标准的,会被鄙夷地称作“商业豆”,只能在综合卖场贩售或供连锁咖啡店制作浓缩基底。
这种“精品咖啡”理念,通过所谓的“第三次咖啡浪潮”兴起,直接动因看似是消费风潮的变迁,深层影响的却是商业版图的重构:第一次咖啡浪潮壮大了雀巢,第二次咖啡浪潮冲出了星巴克,而以“精品咖啡”兴起为特征的“第三次咖啡浪潮”,至今尚未催生出能与这两“巨咖”匹敌的商业巨头。难点或许就在于,以追求个性化、差异性为标志的“第三次咖啡浪潮”的趣味取向,恰与资本出于“上规模、降成本”的逐利本性背道而驰。
中国企业是否有机会?答案大概率是肯定的。2024年中国咖啡门店数量和消费量已分别位列全球第一和第三,并且从2010年起连续保持15%以上的年增长率,数倍于全球平均水平;中国素有饮茶传统,其鉴赏体验与咖啡颇有相通之处,丰厚的文化积淀必会催生能走向世界的“中式咖啡”;“既要方便,又要好喝”,是咖啡消费演进的大方向,中国若能将智能家电、电子商务等方面积累的能力和经验与之结合,所向披靡并非不可期待;最关键的是,中国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共同富裕”发展理念,与“精品咖啡”运动倡导的公平贸易、可持续发展等理念高度契合。
“中式咖啡”梦想成真的关键在于需求牵引和资源整合。而这,正是上海的优势所在。
“云咖入沪”,绝非目的,而是新梦想的开始。
责任编辑:张岩

- 70
- 评论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