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
- 评论
- 收藏
专委会新作为丨上海市政协提案委员会:协商全程化与提案高质量双向赋能
来源:政协联线 | 2024-12-26 15:50
字号

“时代变了,老字号延续传奇,要‘倚老’更要‘卖新’,不能总靠情怀”“城市更新过程中,让老街弄堂既有文艺范又有烟火气”……11月7日,上海市政协提案委员会牵头开展“着力提升城市品质功能,促进城市更新可持续发展情况”年末委员视察。在视察黄浦区旧改地块时,委员们从云南南路步行至金陵东路,一路见证旧区改造点滴、把脉城市更新良方,在边走边看边听边议中,有了写提案的思路。
不调研不提提案,在调研中用脚步“丈量”问题,方能形成高质量提案——这已成为委员们的共识。2024年,按市政协党组、主席会议部署要求,提案委坚持“五步法”全流程协商工作机制,引导委员强化调研意识、提交高质量提案,把委员“金点子”转化为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的“金钥匙”,持续推动提案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持“质”以恒炼就精品提案
“提案不在多而在精”。一年来,提案委紧扣“质量”关键词,不断提升提案内容的“含金量”。
“这件提案的第二点建议,可以再斟酌下”“这个标题不像提案的标题,需要改一下”……在市政协十四届会议的提案审查现场,这样的探讨比比皆是。忙得手机信息时常“已读不回”的提案审查工作人员,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在工作中,提案委强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个提案审查专业小组的审查职能,健全完善提案委员会办公室初审、提案审查专业小组复审、主任会议定审的“三审”工作机制,精心筛选立得住、有共识、能办理的提案。对不符合立案要求的提案,或将其转化为社情民意信息,或请提案者修改后重新提交,不搞“凡提必立”。
自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以来,广大政协委员和市政协各参加单位、各专门委员会,积极提交高质量提案。在加快建设“五个中心”奋进路上,委员们踊跃建言,共提出220余件提案,为持续提升城市能级与核心竞争力贡献真知灼见;立足于全方位大力度推进首创性改革、引领性开放的浪潮里,委员们担当使命,提交190余件提案,围绕以改革促进稳增长、调结构,在协商的舞台上激情发声;紧扣人民城市重要理念提出五周年这一关键节点,广大委员秉持“人民政协为人民”的初心,提出260余件提案,助推人民城市建设稳步迈进……其中许多有前瞻性、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被转化为具体政策举措。
一年来,提案委建立健全与党派团体、专门委员会、界别的定期沟通协商机制,推动调研成果及时转化为提案,推动集体提案数量稳步上升。2024年春节假期结束后,提案委与民革、民盟、民建、民进、农工党、致公党、九三学社、台盟市委座谈交流。市政协常委、提案委主任俞烈表示,提案委致力于搭建调研沟通的平台和渠道,助推党派团体、专门委员会、界别等集体提案质量进一步提升。
自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以来,各党派团体、专门委员会、界别共提交190多件集体提案。相比2023年度,2024年度集体提案的数量,增长超过14%。本着精益求精的原则,不少党派经过大半年深入调研,方才形成并郑重提交集体提案。
“协”手共进凝聚各方共识
12月20日,上海政协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点“协厅”内,市政协提案委与无党派人士界别、科学技术界新一年高质量提案针对性培育会上,委员们频频抢麦发言。
“有些民营企业太难了,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一委员发声。“多出台实实在在的政策,推动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一委员补充。“让民营企业更多地‘抱团出海’,增强竞争力。”一委员建议……围绕完善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的集体提案,界别委员开展了充分的协商讨论。
这一幕场景,是提案委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的一抹剪影。一年来,提案委持续完善提案工作提、立、办、督、评“五步法”的全流程协商工作机制,在协商中凝聚提案工作各相关主体的共识。
为确保提案“提的准”“立得住”,在2024年市政协全会召开前,提案委发布重要选题参考。在2024年每季度,提案委给出调研重点提示,邀请相关部门通报工作、提供线索,引导提案者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深入调研、精准建言。
为推动提案“办得好”“督得实”,提案委多管齐下、多措并举。
今年年初,提案委建立健全市委、市政府、市政协职能部门关于提案动态协商新机制,提案办理责任进一步细化、落实。
一年来,在提案委的推动下,提案承办单位把沟通协商作为提案办理的必经之路,进一步落实“三协商”机制:办前,倾听委员提案意图;办中,及时通报办理思路与进展;办后,认真听取委员反馈,把提案中有价值的意见建议吸纳好、转化好。
一年来,提案委持续开展“五个一”的民主协商:提案督办过程中开展1次与提案者的沟通、1次与承办单位的对接、1次实地调研、1次交流座谈和1次办理推进会。借助上海政协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点,以及遍布全市的委员“站室点”,发动更多委员和界别群众深度参与提案办理协商,汇聚各方智慧力量,共同推动提案成果落地。
为了实现提案“评得精”。提案委通过开展民主评议,推动提案内容与答复“双公开”,促进提案质量和办理质量“双提升”。据统计,自十四届二次会议以来立案的提案中,大部分的提案内容与答复已实现了“双公开”。提案委还邀请第三方专家团队,对重点提案督办成效“打分”,并就完善督办机制、提升办理实效献上一剂剂“良方妙策”。
守正创新增强提案效能
踏上新征程,提案工作何以守正创新?
9月11日,上海政协提案工作座谈会举行,围绕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进一步提升提案质量、更好发挥提案民主监督作用,展开“头脑风暴”。会上,有委员提议加强培训指导,增强提案的专业性;有委员建议构建提案质量评估体系,激励提案方提交更多精品提案……这场会议,形成了一系列提案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新思路,凝聚了提案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共识。
为推动提案办理“同向发力、形成合力”,一年来,提案委建立健全市委、市政府和市政协领导牵头协调办理提案的机制,建立健全市委、市政府、市政协有关职能部门对提案办理情况开展定期分析评估机制,协商遴选重点提案和协同推进提案办理机制。
为了让提案工作更“智慧”、更高效,一年来,提案委运用大数据技术,依托提案“学习知情平台”,抓取党政部门发布的工作动态、政策文件,帮助委员更好知情明政。在12月5日举办的市政协提案工作学习培训班上,委员们还学习了“智慧提案”审查系统升级启用实务课。提案委积极推动“网上提案”向“掌上提案”延伸,通过智能对比,筛选重复提案,不断完善提案在线审查、移动审查功能。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首次采取了全程数字化在线提案审查模式。
提案委将充分发挥提案服务中心大局作用,着力提高提案质量、增强办理实效、强化督办协商,进一步开创上海提案工作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不调研不提提案,在调研中用脚步“丈量”问题,方能形成高质量提案——这已成为委员们的共识。2024年,按市政协党组、主席会议部署要求,提案委坚持“五步法”全流程协商工作机制,引导委员强化调研意识、提交高质量提案,把委员“金点子”转化为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的“金钥匙”,持续推动提案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持“质”以恒炼就精品提案
“提案不在多而在精”。一年来,提案委紧扣“质量”关键词,不断提升提案内容的“含金量”。
“这件提案的第二点建议,可以再斟酌下”“这个标题不像提案的标题,需要改一下”……在市政协十四届会议的提案审查现场,这样的探讨比比皆是。忙得手机信息时常“已读不回”的提案审查工作人员,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在工作中,提案委强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个提案审查专业小组的审查职能,健全完善提案委员会办公室初审、提案审查专业小组复审、主任会议定审的“三审”工作机制,精心筛选立得住、有共识、能办理的提案。对不符合立案要求的提案,或将其转化为社情民意信息,或请提案者修改后重新提交,不搞“凡提必立”。
自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以来,广大政协委员和市政协各参加单位、各专门委员会,积极提交高质量提案。在加快建设“五个中心”奋进路上,委员们踊跃建言,共提出220余件提案,为持续提升城市能级与核心竞争力贡献真知灼见;立足于全方位大力度推进首创性改革、引领性开放的浪潮里,委员们担当使命,提交190余件提案,围绕以改革促进稳增长、调结构,在协商的舞台上激情发声;紧扣人民城市重要理念提出五周年这一关键节点,广大委员秉持“人民政协为人民”的初心,提出260余件提案,助推人民城市建设稳步迈进……其中许多有前瞻性、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被转化为具体政策举措。
一年来,提案委建立健全与党派团体、专门委员会、界别的定期沟通协商机制,推动调研成果及时转化为提案,推动集体提案数量稳步上升。2024年春节假期结束后,提案委与民革、民盟、民建、民进、农工党、致公党、九三学社、台盟市委座谈交流。市政协常委、提案委主任俞烈表示,提案委致力于搭建调研沟通的平台和渠道,助推党派团体、专门委员会、界别等集体提案质量进一步提升。
自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以来,各党派团体、专门委员会、界别共提交190多件集体提案。相比2023年度,2024年度集体提案的数量,增长超过14%。本着精益求精的原则,不少党派经过大半年深入调研,方才形成并郑重提交集体提案。
“协”手共进凝聚各方共识
12月20日,上海政协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点“协厅”内,市政协提案委与无党派人士界别、科学技术界新一年高质量提案针对性培育会上,委员们频频抢麦发言。
“有些民营企业太难了,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一委员发声。“多出台实实在在的政策,推动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一委员补充。“让民营企业更多地‘抱团出海’,增强竞争力。”一委员建议……围绕完善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的集体提案,界别委员开展了充分的协商讨论。
这一幕场景,是提案委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的一抹剪影。一年来,提案委持续完善提案工作提、立、办、督、评“五步法”的全流程协商工作机制,在协商中凝聚提案工作各相关主体的共识。
为确保提案“提的准”“立得住”,在2024年市政协全会召开前,提案委发布重要选题参考。在2024年每季度,提案委给出调研重点提示,邀请相关部门通报工作、提供线索,引导提案者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深入调研、精准建言。
为推动提案“办得好”“督得实”,提案委多管齐下、多措并举。
今年年初,提案委建立健全市委、市政府、市政协职能部门关于提案动态协商新机制,提案办理责任进一步细化、落实。
一年来,在提案委的推动下,提案承办单位把沟通协商作为提案办理的必经之路,进一步落实“三协商”机制:办前,倾听委员提案意图;办中,及时通报办理思路与进展;办后,认真听取委员反馈,把提案中有价值的意见建议吸纳好、转化好。
一年来,提案委持续开展“五个一”的民主协商:提案督办过程中开展1次与提案者的沟通、1次与承办单位的对接、1次实地调研、1次交流座谈和1次办理推进会。借助上海政协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点,以及遍布全市的委员“站室点”,发动更多委员和界别群众深度参与提案办理协商,汇聚各方智慧力量,共同推动提案成果落地。
为了实现提案“评得精”。提案委通过开展民主评议,推动提案内容与答复“双公开”,促进提案质量和办理质量“双提升”。据统计,自十四届二次会议以来立案的提案中,大部分的提案内容与答复已实现了“双公开”。提案委还邀请第三方专家团队,对重点提案督办成效“打分”,并就完善督办机制、提升办理实效献上一剂剂“良方妙策”。
守正创新增强提案效能
踏上新征程,提案工作何以守正创新?
9月11日,上海政协提案工作座谈会举行,围绕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进一步提升提案质量、更好发挥提案民主监督作用,展开“头脑风暴”。会上,有委员提议加强培训指导,增强提案的专业性;有委员建议构建提案质量评估体系,激励提案方提交更多精品提案……这场会议,形成了一系列提案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新思路,凝聚了提案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共识。
为推动提案办理“同向发力、形成合力”,一年来,提案委建立健全市委、市政府和市政协领导牵头协调办理提案的机制,建立健全市委、市政府、市政协有关职能部门对提案办理情况开展定期分析评估机制,协商遴选重点提案和协同推进提案办理机制。
为了让提案工作更“智慧”、更高效,一年来,提案委运用大数据技术,依托提案“学习知情平台”,抓取党政部门发布的工作动态、政策文件,帮助委员更好知情明政。在12月5日举办的市政协提案工作学习培训班上,委员们还学习了“智慧提案”审查系统升级启用实务课。提案委积极推动“网上提案”向“掌上提案”延伸,通过智能对比,筛选重复提案,不断完善提案在线审查、移动审查功能。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首次采取了全程数字化在线提案审查模式。
提案委将充分发挥提案服务中心大局作用,着力提高提案质量、增强办理实效、强化督办协商,进一步开创上海提案工作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责任编辑:张岩

- 34
- 评论
- 收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