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赞
  • 评论
  • 收藏
今天是“老舅妈”嫩娘老师的100岁生日!
上海文联
向作者提问
来源:政协联线 | 2025-11-05 13:47 字号
今天是“老舅妈”嫩娘老师的100岁生日!祝福老艺术家艺术长青,笑声不老!
11月3日,上海独脚戏艺术传承中心(上海市人民滑稽剧团)特地为嫩娘老师举办了贺寿礼。王汝刚、吴新伯、姚祺儿、毛猛达、龚仁龙、刘敏、王文丽、张定国、陶德兴、骆文莲等滑稽艺术名家与各界来宾齐聚一堂为嫩娘老师祝寿。大家表示,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嫩娘老师是海派滑稽艺术的“活化石”,更是整个行业的精神旗帜。大家不仅要潜心学习嫩娘老师精湛的艺术技巧,更要将她对艺术的赤诚与执着融入血脉,传承好海派滑稽的文脉。
嫩娘老师百岁贺寿礼现场
百岁嫩娘
提起嫩娘这个名字,上海滩上可谓大名鼎鼎,她年轻时以甜美的长相、高亢的嗓音而声名鹊起;晚年依旧保持着充满激情的表演风格,如今虽然已是百岁老寿星,但她仍然是如假包换的“嫩娘”,很多人只知道这个如此特别而又亲切的名字是她的艺名,却未必了解嫩娘这个艺名的由来。
嫩娘本名叫方丽英,1950年代初加盟上海合作滑稽剧团,与杨华生、张樵侬、笑嘻嘻、沈一乐、程笑飞、小刘春山、俞祥明、绿杨等同台演出,期间在上海天宫剧场演出的《活菩萨》连演连满近两年、千余场,轰动当时的上海滩,嫩娘因在剧中扮演女主角千金小姐潘丽蓉而一炮走红。
有一次嫩娘在剧场排演《活菩萨》,老滑稽张樵侬指着嫩娘身边的小女孩说:这是你妹妹?嫩娘说,她是我女儿。“你年纪这么小,就有女儿了,真是一个‘嫩娘’啊。”张樵侬的一句玩笑话无意间送了一个伴随方丽英七十余载滑稽艺术生涯的响亮的艺名——嫩娘。
 
“自说自话”做起了演员
1926年,嫩娘出生在上海一个富裕的家庭。作为众多子女中唯一的女儿,自然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但这个千金大小姐却偏偏选择了去做歌舞演员。嫩娘的母亲生了六个孩子,前五个都是儿子,但父亲一直很想要个女儿,于是第六个孩子的诞生终于如他所愿。“我出生时是个九斤姑娘,父亲乐得合不拢嘴,对我宠得不得了。”嫩娘说。
嫩娘读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功课出奇地好,不但考试总得第一名,还在学校里拿了不少奖状。老师见嫩娘天资过人,就让她跳级,直接读三年级。当时小学一年级就设有英文课,对跳级并无太多准备的嫩娘,开始为学业焦虑起来,尤其是英语和数学都有点跟不上了。
为了排遣内心的苦闷,15岁的嫩娘瞒着家人,拿着攒下的压岁钱报名木兰剧团。没想到这个自说自话的大胆尝试,竟挖掘出了她在表演方面的出众才华。“我的韧带特别松,不管是踢脚、下腰,跑啊、跳啊,我总归领先一步,唱歌也唱得好,老师、团长都很喜欢我。”嫩娘回忆道。
木兰歌舞团时期的嫩娘
随着表演技艺的日渐成熟,年轻的嫩娘也得到了上台演出的机会,但是纸包不住火,自以为瞒着家人逃学演出天衣无缝的她,有一次竟被坐在台下的母亲逮了个正着。回家之后等待嫩娘的无疑是母亲狂风骤雨般的责备,但是宠女儿的父亲非但不生气,还在一旁劝母亲:“你自己也喜欢跳舞,女儿去学舞蹈不是正对你胃口吗?”于是,嫩娘就在舞蹈团留下,而且一直演主角。
1949年上海解放,此时的嫩娘已是木兰剧团的当家花旦,在一次演出中,她说的几句台词竟然把台下的观众逗笑了。这一瞬间被台下一位特殊观众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演出结束后,一个脸黑黑的大鼻子先生找到嫩娘,开门见山地问她:你喜欢滑稽吗?嫩娘回答:滑稽我喜欢的呀!对方说:我们要办个滑稽剧团,请你去演女主角好吗?嫩娘当时并没有为“女主角”三个字所动,因为她15岁开始就当上了女主角,但也顺口答应了下来,按照约定,第二天去西藏路南京路口天宫剧场开会。
天宫剧场是上海当时颇具人气的演出地标,那位邀请嫩娘去天宫剧场的特殊观众,就是当时上海滑稽界的大腕儿张樵侬,在他身边坐着的是杨华生、程笑飞、小刘春山等滑稽名角儿,他们正为计划成立上海合作滑稽剧团而招兵买马。
杨华生问嫩娘:“你包银(工资)要多少?”嫩娘说:“等你们看了我的演出后,你们看着给好了。”那时戏馆的门票是八角钱一张,嫩娘拿到的“包银”是八张票子,一天演两场,就是十二元八角,礼拜天再加演一场,算下来一个月的工资也有三百多块。
 
漂亮“女滑稽”声名鹊起
1950年春节,由张樵侬、杨华生、笑嘻嘻等人主理的上海合作滑稽剧团推出了根据莫里哀名著《伪君子》改编的滑稽戏《活菩萨》,并邀请嫩娘出演剧中潘老太太的孙女儿潘丽蓉一角,这个娇滴滴的千金大小姐形象正好符合嫩娘的戏路,观众对嫩娘的表演喜爱有加。
当时社会上有种误解,认为滑稽演员都应该长得歪瓜烂桃子,可以以怪取胜、以丑招笑,没想到这次来的是一个“花旦”,还长得这么漂亮,嫩娘给观众一个很大的惊喜——这么漂亮的姑娘照样能唱滑稽,而且还唱得好。从某种意义上说,嫩娘打破了一个关于滑稽演员外形的窠臼,嫩娘之后滑稽女演员越来越多,颜值越来越高了。
一时间,“活菩萨”这三个字成了上海街谈巷议的一个热门词。不管是本地的还是外埠的,去天宫剧场看场《活菩萨》俨然变成一项时髦活动,而年轻的嫩娘也随着票房的一路飘红而声名鹊起。
《活菩萨》剧照
《活菩萨》演了一年零七个月,其间还有很多外地观众慕名而来,看《活菩萨》成了游上海的一项保留节目,风头之劲大有“不看《活菩萨》等于没到上海”之势。
上海滩滑稽舞台上,长久以来都是以男性演员为主,女性演员往往只是作为陪衬的角色。而性格倔强的嫩娘硬是不认这个理儿,她要用自己的方式在男性统治的滑稽界闯出一条光明之路。
“大家都认为滑稽界是男滑稽的天地,女滑稽是陪衬、没啥滑稽,但是我跟人家两样,我在《活菩萨》里打响了第一个噱头‘肋条肉’,从此一发不可收,我脑子里充满滑稽细胞,再加上勤修苦练,抓住每个角色、每个噱头。”
嫩娘在出噱头的问题上,头脑很清醒,她知道“应该噱的就要噱,不应该噱的不好噱”。例如像《三毛学生意》里的小英,她觉得就不能噱,被卖给算命先生为佣,背井离乡,胆战心惊,受尽虐待,她是很苦恼的,她的情感是备受压抑的,因而只能与三毛同病相怜。虽然这个角色不怎么噱,但嫩娘很喜欢、很珍惜她。“观众为什么喜欢我?因为我演戏动心、动感情,滑稽戏除了出噱头,让观众笑之外,认认真真地把角色演得真,让台下观众感同身受、引起共鸣,则更难。”嫩娘认为。
 
“观众就是我的先生”
《三毛学生意》是上海老滑稽戏迷们耳熟能详的一个经典剧目。在剧中,嫩娘甘做绿叶并一改以往搞笑奔放的表演方式,淋漓尽致地演绎了一个饱受苦难的悲情少女。饰演这个角色,嫩娘说自己是有“生活观察”的——她家楼上就有这么一个女孩子,被人卖到一个吸鸦片的主人家里做女佣,为了生计什么脏活累活都做,稍有闪失,主人就会用烟杆子烫她。女孩经常会跑到她家诉苦,嫩娘从她身上看到了小英的影子,也从她身上汲取表演的灵感。
《三毛学生意》剧照
1957年,嫩娘随《三毛学生意》剧组赴北京汇报演出,这也让她有机会在一个更广阔的舞台上展现自己的才华,而该剧也得到了周总理的高度评价。周总理说,这个戏不错,不过你们滑稽戏要防止低级、庸俗、丑化、流气。这八个字让嫩娘永远铭记在心。
“我没有拜过先生,但我并不是没有先生,观众就是我的先生。我有很多东西都是从观众当中、生活当中来的。我觉得演滑稽戏必须有血有肉、贴近生活。笑不能是廉价的笑,周总理说的八字戒律,我时刻记在心里,无论塑造什么角色,这八个字都要注意。”
由于滑稽戏《三毛学生意》火爆的市场口碑,1958年,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决定将其拍摄成同名电影,并邀请著名戏剧大师黄佐临担任导演。而嫩娘依旧扮演小英一角,这也让她有机会从舞台上转战到银幕中。“我在电影里,是靠脸上的肌肉、眼神来演戏的。舞台上演戏,因为距离观众远,主要靠的是肢体。两种表演是截然不同的。”在电影里演小英,嫩娘刻意减小了动作的幅度,以适应新的艺术形式。
 
家喻户晓的“老舅妈”
1990年代初期,上海东方电视台开始筹拍大型海派室内喜剧《老娘舅》,剧组一致认为剧中老舅妈一角非嫩娘莫属。然而,收到剧组邀请的嫩娘一开始竟一口回绝了。“开始他们叫我演老舅妈,跟我搭档的老娘舅由李九松来演,李九松要比我小八岁,那怎么行呢?”嫩娘认为如果是在舞台上演滑稽戏,舞台大、观众远,那是可以用化妆来掩饰年龄的。但是,“上电视就完全不同,一个特写镜头下来,要么我做李九松姐姐,要么做他孃孃还差不多。”正在嫩娘为她和李九松的年龄差而纠结不已的时候,先生于飞的一句话点通了她。于飞说,浦东不是有“大娘子”的民俗传统吗?嫩娘一想,对啊,用这个理由来解释剧中人物的年龄差好像也说得通,于是欣然加入了《老娘舅》剧组。该剧播出后,很多观众反映,老娘舅老舅妈很“登对”,还说李九松看起来显老,嫩娘看起来蛮后生的,感觉年龄差不多。嫩娘听闻笑开了花。
《老娘舅》剧照
有次嫩娘去医院看病,一个小朋友过来叫她“老舅妈”,孩子的外婆批评孩子“没大没小”:“怎么可以叫‘老舅妈’?应该叫‘阿婆’或者‘外婆’。”孩子辩解道:“不是的,她就叫‘老舅妈’,你不看电视吗?”听了这对祖孙的对话,嫩娘心里乐滋滋的。
1999年,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排演曹禺名著《日出》,时任院长也是该剧导演俞洛生请嫩娘出演剧中顾八奶奶一角,这对嫩娘来说又是一个全新的挑战。在嫩娘看来,话剧是“高雅艺术的殿堂”,滑稽演员恐怕无法胜任话剧演员的工作。但是在俞洛生的坚持下,加之嫩娘看完剧本后非常喜欢这个角色,最终还是应邀加入剧组。排演时,导演总是对嫩娘说:你放开一点,没问题的。但嫩娘脑子里想的却是:我怎么能放开啊?我是滑稽演员啊!我要是真的放开,这出话剧要被我演成滑稽戏了!在表演上,嫩娘凭借着多年的舞台经验,把角色呈现得游刃有余。但在语言上,由于长期使用方言演出,普通话成为了她最大的软肋。
许承先在戏中演一位博士,嫩娘有句台词是“博士,你来了”,但被嫩娘的“洋泾浜”普通话说成了“不是,你来了”,每每惹得排练现场的演员们频频笑场。所幸俞洛生对嫩娘非常宽容,她的戏大多“一遍过”。当然这背后嫩娘下了不少苦功,在排演的这段日子里,她整天茶饭不思、夜不成寐,拿着剧本翻来覆去地研读,既研究人物性格,也反复练习普通话台词。
侯耀文带领相声群英拜访上海滑稽界泰斗,前排左一为嫩娘
著名滑稽表演艺术家、上海市曲艺家协会顾问王汝刚对嫩娘有如此评价:从《三毛学生意》里的小英到《老娘舅》里的老舅妈,嫩娘这个名字家喻户晓,她的艺术确确实实是上品的,是滑稽界当之无愧的一代滑稽女泰斗、著名表演艺术家。
“我虽然是老了,但我还要学。人老心不老,我觉得我还可以发挥余热,当然我这个纯属‘自说自话’,我自我感觉青春还在发光,我这把老刀还没有生锈,还可以发出一点光芒。”
百岁嫩娘就是这样一位与众不同的艺术家。
 
责任编辑:杨骁希
转载请注明来源
  • 点赞
  • 评论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