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赞
- 评论
- 收藏
全国政协助力“十四五”规划实施履职综述(四),助力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2025-10-16 09:13
字号

在南方水乡一家社区服务中心的综合窗口前,刚返乡创业的一位年轻人正在提交灵活就业社保参保申请,工作人员告诉他,今后不用跑腿了,线上就能完成后续缴费;在北京一家三甲医院的远程会诊室内,多位专家正在为千里之外的一位老人会诊……“十四五”期间,许多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悄然破解——125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星罗棋布,偏远地区的患者也能获得优质的诊疗服务;全国各类老年助餐点增至7.5万个,越来越多的独居老人下楼就可以吃上热乎饭;全民体育场地面积达到42.3亿平方米,从城市到乡村,全民健身氛围持续升温……
摆脱贫困,是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共同富裕,是中国人民的共同期盼。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更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5年来,围绕“国之大者”和民之关切,全国政协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牢记“人民政协要把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促进民生改善作为重要着力点”的殷切嘱托,准确把握中共中央关于民生发展的战略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为推动“十四五”规划落实落地、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凝聚智慧力量。
■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助力国民素质提升
“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不仅是教育问题,更是关乎社会公平正义、区域协调发展、国家现代化进程的战略命题。”2025年7月25日,以“优化区域教育医疗资源配置”为主题的双周协商座谈会上,委员们和前来出席会议的教育部、卫生健康委等部门负责人热切地交流。此次会议,正是全国政协助推“十四五”规划进一步落实的具体举措。
人口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十四五”规划把“提升国民素质”放在突出位置,提出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和全方位全周期健康体系、优化人口结构、拓展人口质量红利、提升人力资本水平和人的全面发展能力等一系列部署。5年来,全国政协组织委员深入学习领会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深刻内涵,坚持问题导向,围绕制约国民素质提升和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关键问题深入协商议政,全方位助推规划目标的实现。
——为扎实推进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凝心聚力。全国政协创新运用多样化的协商形式精准发力:围绕“中小学教研体系建设”“深化高校育人模式改革,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能力”等关键议题,通过双周协商座谈会汇聚智慧;聚焦“推进职普融通发展,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等重点任务,依托对口协商座谈会搭建协同平台;紧扣“深化人工智能多场景应用,提升现代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等前沿方向,借助网络议政远程协商会让基层声音直达高层;针对“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政策落地实效”等议题,通过重点关切问题情况通报会回应委员关切;为助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改革,举办界别协商会、重点提案办理协商会,推动协商成果转化为政策举措;关注教育均衡,全国政协将《关于推进乡村教育振兴的提案》列为重点提案精心督办,这件提案凝聚着民建中央、民进中央、农工党中央和多位政协委员的集体智慧。
5年来,围绕“全面加强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等议题,全国政协通过双周协商座谈会、网络议政远程协商会等多种形式建真言、献实策,推动“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扎实落地。
经党中央批准,“促进体教深度融合”成为“十四五”期间全国政协持续开展的民主监督议题。5年来,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牵头组织委员,针对体教深度融合中的师资、机制等关键问题开展协商式监督,助推“十四五”规划相关决策部署落实见效。
——为健康中国建设建言献策。“十四五”规划提出,“织牢国家公共卫生防护网,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面对新冠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及时将“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列为重点议题,组织医卫界、科技界委员深入疾控中心、基层医疗机构调研,形成《关于健全重大疫情监测预警体系的建议》等核心成果报送中央及相关部门;为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围绕“县域医共体建设”等开展专题协商,委员们提出“推动城市三级医院与县域医院建立‘一对一’帮扶机制”等建议;围绕促进中医药发展,委员们深入安徽、云南、河南等中医药资源富集省份开展实地调研。
——围绕老龄工作和银发经济持续建言献策。2021年,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召开“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促进人口均衡发展”专题协商会,深入探讨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与机遇。同年,针对《关于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提案》,召开重点提案办理协商会,推动提案办理落实。此后,全国政协再次就“建立健全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召开双周协商座谈会,以“坚持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为主题召开专题协商会。
据统计,仅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部分民主党派中央和全国政协委员就发展银发经济提交提案60余件。其中“积极发展银发经济”被确定为2025年度重点提案,由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督办。
……
高质量建言有力助推了我国人口高质量发展。
据统计,“十四五”期间,仅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两部门办理的全国政协提案就有1万余件,委员们的众多意见建议转化为影响我国国民素质提高的政策举措。
目前,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医疗卫生体系;人均预期寿命从“十三五”末的77.93岁提高到79岁,居全球中高收入国家前列;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已经持续增长至11.21年……人的全面发展和劳动力素质的持续提升,为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也让普通劳动者的就业竞争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以及创造和感受幸福的能力不断增强。
■ 助力织牢民生安全防护网 推动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十四五”规划提出“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5年来,全国政协持续开展协商议政和调研监督,推动基本公共服务资源向基层延伸、向农村覆盖、向边远地区和生活困难群众倾斜,助推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让“养老”逐步迈向“享老”,是在人口老龄化过程中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体现。“十四五”期间,全国政协将“加快推进社会适老化改造”列为连续5年的监督调研重点,通过组织重点关切问题通报会、对口协商会、界别协商会等形式,为构建普惠型、多样化养老保障体系凝聚共识。
——发展普惠托育服务是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2022年4月,聚焦“加快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农工党中央和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联合举办了双周协商座谈会。5年来,全国政协组织调研组赴北京、江苏、安徽、云南、贵州、甘肃等地深入调研托育服务工作情况,持续跟进普惠型托育保障体系建设。
——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必须规范退役军人安置工作,妥善安置退役军人,维护退役军人合法权益。自2021年起,全国政协连续5年将“推进退役军人保障政策措施贯彻落实”作为民主监督议题,从政策落地、服务优化、权益维护等角度组织监督调研,将《关于进一步建立健全退役军人跨地区就业创业协作机制的提案》列入重点督办提案,持续推动《“十四五”退役军人服务和保障规划》落实。
——为残疾人提供更加稳定更高水平的民生保障,关键在于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2024年9月,全国政协举办“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双周协商座谈会,深入研讨残疾人急难愁盼问题;组织委员赴陕西等地开展“帮扶城乡残疾人就业创业”专题调研,细致摸排不同类别残疾人的就业需求与创业瓶颈,为相关部门出台差异化就业扶持政策提供参考。
——基层治理和民生保障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是促进共同富裕、打造高品质生活的基础性工程。2025年7月,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召开“完善和创新社会治理”专题协商会,委员们建议进一步激发社会组织内生动力,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十四五”时期,结构性就业矛盾是就业领域的主要矛盾,突出表现为“就业难”和“招工难”并存。为此,全国政协将助力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和企业招工难问题作为履职重点,围绕“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支持体系”开展调研,组织“政协委员企业进校园促就业”行动,通过就业辅导、职业规划交流、吸纳实习就业等举措助力稳岗拓岗。此外,广大委员通过提案等形式提出“建立高校和行业发展联动机制,解决大学生就业结构性矛盾”“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等建议。
全国政协还组织广大委员通过卫生三下乡、捐资助学、扶残助弱、科学讲堂、技术培训、普法宣传、项目帮扶等多种形式下沉基层、服务群众。截至2024年年底,累计开展委员履职“服务为民”活动8981项、服务群众超百万人次。
……
目前,我国已经建成全球最大的教育、社保、医疗体系,义务教育巩固率及基本养老、医疗保险参保率均超95%;多项生育支持政策措施稳步实施;医养结合项目创建全面启动……发展成就温暖民心,更增添了广大委员履职为民的决心和信心。
从凝聚共识到建言资政,从推动政策落实到深入基层帮扶;从幼有所育到老有所养,从促进国民素质全面提升到助推民生兜底保障……5年来,全国政协和广大政协委员凝聚力量、贡献智慧,为助力人口高质量发展、助推人民高品质生活做出了应有贡献。
“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全国政协将积极践行“人民政协为人民”理念,继续为助力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贡献智慧力量。
摆脱贫困,是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共同富裕,是中国人民的共同期盼。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更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5年来,围绕“国之大者”和民之关切,全国政协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牢记“人民政协要把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促进民生改善作为重要着力点”的殷切嘱托,准确把握中共中央关于民生发展的战略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为推动“十四五”规划落实落地、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凝聚智慧力量。
■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助力国民素质提升
“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不仅是教育问题,更是关乎社会公平正义、区域协调发展、国家现代化进程的战略命题。”2025年7月25日,以“优化区域教育医疗资源配置”为主题的双周协商座谈会上,委员们和前来出席会议的教育部、卫生健康委等部门负责人热切地交流。此次会议,正是全国政协助推“十四五”规划进一步落实的具体举措。
人口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十四五”规划把“提升国民素质”放在突出位置,提出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和全方位全周期健康体系、优化人口结构、拓展人口质量红利、提升人力资本水平和人的全面发展能力等一系列部署。5年来,全国政协组织委员深入学习领会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深刻内涵,坚持问题导向,围绕制约国民素质提升和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关键问题深入协商议政,全方位助推规划目标的实现。
——为扎实推进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凝心聚力。全国政协创新运用多样化的协商形式精准发力:围绕“中小学教研体系建设”“深化高校育人模式改革,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能力”等关键议题,通过双周协商座谈会汇聚智慧;聚焦“推进职普融通发展,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等重点任务,依托对口协商座谈会搭建协同平台;紧扣“深化人工智能多场景应用,提升现代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等前沿方向,借助网络议政远程协商会让基层声音直达高层;针对“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政策落地实效”等议题,通过重点关切问题情况通报会回应委员关切;为助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改革,举办界别协商会、重点提案办理协商会,推动协商成果转化为政策举措;关注教育均衡,全国政协将《关于推进乡村教育振兴的提案》列为重点提案精心督办,这件提案凝聚着民建中央、民进中央、农工党中央和多位政协委员的集体智慧。
5年来,围绕“全面加强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等议题,全国政协通过双周协商座谈会、网络议政远程协商会等多种形式建真言、献实策,推动“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扎实落地。
经党中央批准,“促进体教深度融合”成为“十四五”期间全国政协持续开展的民主监督议题。5年来,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牵头组织委员,针对体教深度融合中的师资、机制等关键问题开展协商式监督,助推“十四五”规划相关决策部署落实见效。
——为健康中国建设建言献策。“十四五”规划提出,“织牢国家公共卫生防护网,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面对新冠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及时将“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列为重点议题,组织医卫界、科技界委员深入疾控中心、基层医疗机构调研,形成《关于健全重大疫情监测预警体系的建议》等核心成果报送中央及相关部门;为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围绕“县域医共体建设”等开展专题协商,委员们提出“推动城市三级医院与县域医院建立‘一对一’帮扶机制”等建议;围绕促进中医药发展,委员们深入安徽、云南、河南等中医药资源富集省份开展实地调研。
——围绕老龄工作和银发经济持续建言献策。2021年,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召开“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促进人口均衡发展”专题协商会,深入探讨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与机遇。同年,针对《关于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提案》,召开重点提案办理协商会,推动提案办理落实。此后,全国政协再次就“建立健全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召开双周协商座谈会,以“坚持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为主题召开专题协商会。
据统计,仅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部分民主党派中央和全国政协委员就发展银发经济提交提案60余件。其中“积极发展银发经济”被确定为2025年度重点提案,由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督办。
……
高质量建言有力助推了我国人口高质量发展。
据统计,“十四五”期间,仅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两部门办理的全国政协提案就有1万余件,委员们的众多意见建议转化为影响我国国民素质提高的政策举措。
目前,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医疗卫生体系;人均预期寿命从“十三五”末的77.93岁提高到79岁,居全球中高收入国家前列;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已经持续增长至11.21年……人的全面发展和劳动力素质的持续提升,为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也让普通劳动者的就业竞争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以及创造和感受幸福的能力不断增强。
■ 助力织牢民生安全防护网 推动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十四五”规划提出“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5年来,全国政协持续开展协商议政和调研监督,推动基本公共服务资源向基层延伸、向农村覆盖、向边远地区和生活困难群众倾斜,助推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让“养老”逐步迈向“享老”,是在人口老龄化过程中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体现。“十四五”期间,全国政协将“加快推进社会适老化改造”列为连续5年的监督调研重点,通过组织重点关切问题通报会、对口协商会、界别协商会等形式,为构建普惠型、多样化养老保障体系凝聚共识。
——发展普惠托育服务是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2022年4月,聚焦“加快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农工党中央和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联合举办了双周协商座谈会。5年来,全国政协组织调研组赴北京、江苏、安徽、云南、贵州、甘肃等地深入调研托育服务工作情况,持续跟进普惠型托育保障体系建设。
——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必须规范退役军人安置工作,妥善安置退役军人,维护退役军人合法权益。自2021年起,全国政协连续5年将“推进退役军人保障政策措施贯彻落实”作为民主监督议题,从政策落地、服务优化、权益维护等角度组织监督调研,将《关于进一步建立健全退役军人跨地区就业创业协作机制的提案》列入重点督办提案,持续推动《“十四五”退役军人服务和保障规划》落实。
——为残疾人提供更加稳定更高水平的民生保障,关键在于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2024年9月,全国政协举办“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双周协商座谈会,深入研讨残疾人急难愁盼问题;组织委员赴陕西等地开展“帮扶城乡残疾人就业创业”专题调研,细致摸排不同类别残疾人的就业需求与创业瓶颈,为相关部门出台差异化就业扶持政策提供参考。
——基层治理和民生保障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是促进共同富裕、打造高品质生活的基础性工程。2025年7月,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召开“完善和创新社会治理”专题协商会,委员们建议进一步激发社会组织内生动力,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十四五”时期,结构性就业矛盾是就业领域的主要矛盾,突出表现为“就业难”和“招工难”并存。为此,全国政协将助力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和企业招工难问题作为履职重点,围绕“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支持体系”开展调研,组织“政协委员企业进校园促就业”行动,通过就业辅导、职业规划交流、吸纳实习就业等举措助力稳岗拓岗。此外,广大委员通过提案等形式提出“建立高校和行业发展联动机制,解决大学生就业结构性矛盾”“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等建议。
全国政协还组织广大委员通过卫生三下乡、捐资助学、扶残助弱、科学讲堂、技术培训、普法宣传、项目帮扶等多种形式下沉基层、服务群众。截至2024年年底,累计开展委员履职“服务为民”活动8981项、服务群众超百万人次。
……
目前,我国已经建成全球最大的教育、社保、医疗体系,义务教育巩固率及基本养老、医疗保险参保率均超95%;多项生育支持政策措施稳步实施;医养结合项目创建全面启动……发展成就温暖民心,更增添了广大委员履职为民的决心和信心。
从凝聚共识到建言资政,从推动政策落实到深入基层帮扶;从幼有所育到老有所养,从促进国民素质全面提升到助推民生兜底保障……5年来,全国政协和广大政协委员凝聚力量、贡献智慧,为助力人口高质量发展、助推人民高品质生活做出了应有贡献。
“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全国政协将积极践行“人民政协为人民”理念,继续为助力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贡献智慧力量。
责任编辑:张杏梅

- 点赞
- 评论
- 收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