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赞
- 评论
- 收藏
民建市委人口资源环境委赴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开展课题调研


来源:政协联线 | 2025-09-17 15:25
字号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加快“以竹代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推动长三角区域竹产业与上海绿色金融、技术资源、国际贸易等深度融合,助力绿色低碳发展,培育新质生产力,服务“双碳”目标与“无废城市”建设。9月4日,民建上海市第十四届委员会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课题组赴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围绕“以竹代塑”科技创新与绿化市容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开展专题调研。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生活垃圾管理处处长王永文主持会议,民建上海市委人资环委主任张饮江,执行主任王东伟,副主任阮建荣、赵晓东、何爱平以及市绿化市容管理局分类中心、相关协会和相关企业代表参会。
王永文介绍了上海市垃圾分类工作进展:居民分类习惯基本养成,分类达标率超95%;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43.6%,资源化利用率超86%。“十五五”期间,上海将聚焦资源化、低碳化、智慧化,初步规划目标包括资源化利用率超87%,打造全程智慧分类系统,提高友好化程度,增强可回收能级等。生活垃圾管理处副处长胡亮、分类中心副主任李佳圣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了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的成效与挑战,以及废塑料回收量,生活垃圾组分分析与橡塑类重量与占比等。
张饮江指出,塑料污染已成为威胁全球生态系统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其持久性、累积性特征对土壤、水体、生物多样性及人类健康构成多重风险,推动可循环、易回收、可降解替代产品的应用至关重要。竹子作为速生且可降解的生物质材料,是替代塑料的重要选择,“以竹代塑” 为减少塑料污染提供了有效解决途径。他强调,应加强多部门协同合作与创新,通过跨领域联动形成治理合力,深化竹材资源在科技研发、设计生产、认证应用、循环利用及经济成本控制等全链条、全要素的协调发展。要着力提升 “以竹代塑” 的动能、产能与效能,构建塑料污染高效治理体系,加快推进其高质量发展,为系统性减少塑料污染贡献力量。上海嘉荣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阮建荣表示,企业期待政府在绿色采购、税收优惠、示范项目等方面推出更多配套政策,推动竹制品从“可选项”成为“优选项”。他建议在公园绿地、市政工程、环卫设施中优先推广竹制品,加强长三角区域协同,共建竹材资源供应链。
与会人员积极建言,呼吁推动竹基复合材料在市政、园林、景观、地膜、包装、日用品等领域规模化应用,并健全上海地方标准与绿色认证体系。会议凝聚多项共识,包括推动 “以竹代塑” 纳入上海市 “十五五” 相关规划,建立协作机制、研究制定产品标准与激励政策,拓展竹制品在公共设施场景的替代应用,同时加强公众宣传以提升社会认知与接受度。此次调研为政府、企业、科技搭建了高效沟通平台,强化了社会共治共建能力,为上海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实施路径。
上海商界同仁协会秘书长袁益民,上海久升谷商业发展、浙江中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营销总监胡海彬等20人参加调研。

张饮江指出,塑料污染已成为威胁全球生态系统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其持久性、累积性特征对土壤、水体、生物多样性及人类健康构成多重风险,推动可循环、易回收、可降解替代产品的应用至关重要。竹子作为速生且可降解的生物质材料,是替代塑料的重要选择,“以竹代塑” 为减少塑料污染提供了有效解决途径。他强调,应加强多部门协同合作与创新,通过跨领域联动形成治理合力,深化竹材资源在科技研发、设计生产、认证应用、循环利用及经济成本控制等全链条、全要素的协调发展。要着力提升 “以竹代塑” 的动能、产能与效能,构建塑料污染高效治理体系,加快推进其高质量发展,为系统性减少塑料污染贡献力量。上海嘉荣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阮建荣表示,企业期待政府在绿色采购、税收优惠、示范项目等方面推出更多配套政策,推动竹制品从“可选项”成为“优选项”。他建议在公园绿地、市政工程、环卫设施中优先推广竹制品,加强长三角区域协同,共建竹材资源供应链。
与会人员积极建言,呼吁推动竹基复合材料在市政、园林、景观、地膜、包装、日用品等领域规模化应用,并健全上海地方标准与绿色认证体系。会议凝聚多项共识,包括推动 “以竹代塑” 纳入上海市 “十五五” 相关规划,建立协作机制、研究制定产品标准与激励政策,拓展竹制品在公共设施场景的替代应用,同时加强公众宣传以提升社会认知与接受度。此次调研为政府、企业、科技搭建了高效沟通平台,强化了社会共治共建能力,为上海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实施路径。
上海商界同仁协会秘书长袁益民,上海久升谷商业发展、浙江中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营销总监胡海彬等20人参加调研。
责任编辑:杨骁希

- 点赞
- 评论
- 收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