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评论
  • 收藏
视频丨“洋观察员”共话人宠和谐,上海市政协开展外籍人士体验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活动
政协联线记者 张希喆  
来源:政协联线 | 2025-09-12 16:39 字号
拍摄:张昊  剪辑:李若涵(02:05)
“上海这座特大城市,人们的生活节奏普遍很快,建设宠物友好社区能够让人们偶尔慢下来。”9月11日下午,上海市政协对外友好委员会与闵行区政协合作,组织“洋观察员”赴闵行区开展体验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活动。活动中,来自尼泊尔的阿思势说的一句话引起了“洋观察员”的共鸣。
随着养宠人群的迅速扩大,人们对于养宠的配套需求及相关治理问题也逐渐增多。上海正着力建设宠物友好社区,以服务回应需求、以治理化解矛盾、以经济带动发展,让城市更加宜居,更具包容和温度。市政协对外友好委员会与闵行区政协以此为切入口,让外籍人士实实在在地体验基层是如何通过协商民主共建美好家园。“洋观察员”实地参观宠物友好社区

“洋观察员”实地参观宠物友好社区

当天,“洋观察员”在“阡集·莘社区”宠物友好社区实地参观了宠物商店、宠物餐厅、宠物公园、宠物医院、宠物托儿所,深入了解该社区宠物友好理念,并赴莘空间·莘庄商务区党群服务站,体验“共创人宠友好社区”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协商座谈会。
小区里完备的配套设施让“洋观察员”们眼前一亮。阿思势感叹道,该社区不仅为宠物提供了各种便利设施,还注重营造温馨的社区文化。“听说社区里有两只狗狗‘结婚’了,让我感到很有趣。”他说,宠物“婚礼”这类活动轻松活泼,有效增进了邻里交流,构建了更加和谐的社区关系。
“第一次来上海是20世纪90年代,当时很少见到有人遛狗。现在不仅有猫狗,还有人遛宠物猪、羊驼、可达鸭。”来自美国的欧君廷带着女儿共同来到现场。这是热爱养宠的他们第二次来到这里,为构建人宠和谐建言。他认为宠物经济蓬勃发展,为上海这座城市注入了更多生机与活力,并再次提出:“公益+商业”融合模式,通过税收减免鼓励商业综合体为动物保护组织提供免费空间,打造“公益引流—消费反哺—社区共赢”的闵行样板,并推广养宠友好一站式线上信息平台,树立全国人宠友好新标杆。
“安全、舒适、安心,不止是人的需求,也是动物所需要的。”锣塔在座谈中多次举手,用德语提出了诸多建议,与大家分享宠物友好的“德国经验”:实现人宠和谐共处的关键是要“定规矩”和“有人管”,要在实践中持续积累和优化治理经验。这是锣塔第一次参加市政协“洋观察员”活动,他不禁感慨:“上海能让外国人参与这座城市的治理,让我感受到了上海的开放和中国的民主。”
“人与宠物和谐发展,上海是个好榜样。”来自意大利的马可·穆勒高度称赞上海为普及宠物文化做出的努力,并建议“阡集·莘社区”社区的经验可以在全市推广。来自会计师事务所的黄文更加关注养宠人士的教育问题:“教育应该优先于管理,要教育好养宠人士的责任心。”“洋观察员”体验“共创人宠友好社区”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协商座谈会

“洋观察员”体验“共创人宠友好社区”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协商座谈会

座谈中,社区开发集团负责人、宠物公益人士、闵行区政协委员、宠物医院负责人、社区负责民警、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人、闵行区委社工部负责人、闵行区商务委负责人分别介绍了“共创人宠友好社区”最新进展,并在以往多次协商的基础上,进一步聚焦治理难点与服务优化展开了务实而充分的讨论。
上海市政协常委、对外友好委员会主任张小松,闵行区政协主席祝学军参加活动。
图片均由张希喆 摄
责任编辑:李若涵
转载请注明来源
  • 1
  • 评论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