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赞
  • 评论
  • 收藏
实践点观察|开门为民办好事,成为群众的“精神加油站”
政协联线记者 丁元圆  
来源:政协联线 | 2025-09-05 20:28 字号
酷夏炎炎,闷热难耐,位于长宁居民区内的上海政协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点成了大家纳凉散心的好去处。舒缓的音乐声中,居民于大爷与街坊们跟着上海体育大学的老师一招一式地打太极,被精心拆解后的拳法简单易学,让于大爷信心倍增的同时,也得到了广大居民的点赞。
“开门为民办好事”——依照上海政协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点联席会议办公室会议的要求,今年以来,实践点营造听民意、解民惑、惠民生的民主氛围,接待群众300多人次,提供为民服务活动10余场,报名人数最多的一场活动有近百人,已然成为群众家门口的“精神加油站”。实践点负责人向记者道出“秘诀”:“不断了解居民需求,升级展陈设施,丰富活动形式。”
广开言路听民意今年上半年,本市一批外卖骑手、网红博主、青年创业家来到实践点参观,并参加了一场以“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为主题的青年建言会。活动现场,外卖骑手姚维结合自身职业特点讲述自己的基层观察:“外卖群体‘安居’是困扰行业的主要痛点。”对此,宝武集团宝地资产寓舍事业部高级副总裁赵珊珊现场回应,表示将研究如何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更多居住支持,这一互动让姚维真切感受到“民主协商的温度”。
“在实践点倾听民意,这样的场景本身就具有象征意义。”市政协委员石景宇感到,今年连续参与实践点民主活动,深刻感受到基层协商的蓬勃生机。活动后,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被充分吸纳到政协的调研报告、提案、大会发言、社情民意信息中去,成为助推城市建设的“指南针”。
除了现场协商之外,还能收集信息。作为市政协的信息直报联系点之一,实践点去年共收集各类书面意见870余篇,推动一大批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烦心事”得到解决:在沪全国政协委员张毅在此得到灵感,提出“关于早期商住楼宇更新治理问题的几点建议”;市政协人资环建委和长宁区政协在此围绕“生境花园运营管理”开展讨论,凝聚共识;来自上海兰卫医学检测所的方国伟博士在此提出“更好打造海外人才来沪安居乐业首选之城”的建言;长宁区虹桥街道“关于机构养老延伸至居家服务的几点建议”等,都是通过实践点形成提案、社情民意信息,并上报至长宁区政协或市政协,得到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逐步推进解决。在实践点展厅里,有一台智能化机器全年无休。实践点负责人告诉记者,这台机器收集到的信息可以直通市政协的报送系统,为人民政协反映社情民意、联系和服务群众提供了新手段。记者看到,这台智能化机器的电子屏设计了一套中英文界面的信息提交系统,还包含“触摸屏+手机端”两个报送渠道。“我提交过信息,使用起来很便捷。”住在附近的居民张大爷是实践点的常客,他告诉记者,通过手机扫码进入实践点小程序,就能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在今年制定“十五五”规划编制的关键时期,他注意到电子屏增设了市政协“十五五”规划栏目,为汇聚各方智慧和凝聚界别共识提供了更多渠道。
“如果你是第一次提交建言,不妨看看这两块屏幕。”现场,一位热心居民带记者来到“建言资政”和“汇聚民意”两块电子屏前,并表示自己就是通过翻看以往的优秀案例,了解信息的撰写方式。记者在上面浏览了市政协自2023年以来精选的100多篇提案和200多篇社情民意信息,以及2022-2023年度市政协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名单。当中的建言成果令人印象深刻:国家部委专程来沪反馈有关高速公路编号的信息、收集“洋社情民意”提升城市管理国际化水平、聚焦特大城市安全运行及时反映防控风险点、为餐饮企业“减负”、直击“堵点”助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推动健全科研仪器设备捐赠制度……不少在实践点参观的市民表示,通过学习这些“前辈”的成果经验,自己也有信心成为助推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人居生活的建言者。
下沉一线解民惑
今年暑期, 一场集合了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科技馆馆长、中学校长、精神卫生中心危机干预专家的市政协“服务为民”活动在实践点举行,主题为“心灵绿ZHOU”,探讨的是如何缓解教育焦虑。“我在实践点感受到了社区活动特有的热情和政协资源的深度下沉。”在沪全国政协委员、民进市委副主委、上海科技馆馆长倪闽景在活动中为孩子们上了一场科学自然课。他用牛顿的故事鼓励孩子们正面看待学习成绩:“即使学习成绩不理想,也不要气馁,因为你比其他人更有机会成为科学家。”活动后,家长们在某点评平台上发布多张现场图片并配文:“今日陪小朋友来参加活动,大朋友、小朋友都学习到了课本以外的知识,真心不错!”
此外,老年人喜爱的健身运动太极拳,企业员工、大学学生关注的“中美经贸关系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话题,以及倡导合理膳食理念的健康科普讲座都被请进了实践点,由各界委员专家手把手、面对面答疑解惑。
几场活动下来,居民们摸到了门道:实践点活动来的都是行业大拿,趣味与有序并存,这在其他场馆是很少见的!更重要的是,这种“由群众出题、专家委员答题”的方式,给了居民表达诉求的机会,让居民们自发地将遇到的困惑告诉实践点工作人员。越来越多的居民将把实践点看作是生活的百科全书,活动感想也及时地发到互联网上,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点赞。
实事实办惠民生近期,一场名为“全过程人民民主小HONG心实践营”系列活动孕育而生。起因是社区居民们向虹桥街道反馈,希望丰富孩子们的暑期生活,于是街道方面与实践点取得联系,希望为居民策划一系列活动。“开门办好实践点,一定要服务好群众。”基层呼声经由实践点联席会议向上传达,可大家没想到“这么快就落地了”。
黄欣雯是实践营系列活动的策划人。在一次“小HONG心”活动的休息间隙,一位名叫小诸(化名)的小学生一看到她便一股脑儿地扑进她的怀里,亲密地说出自己踊跃发言的经历。原来,黄欣雯从事多年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在活动中她发现小诸存在较为严重的注意力分散问题,“这对于孩子在校学习是非常不利的”。经过与执教老师商量,活动临时增加了现场互动环节,她也在课后鼓励小诸放开胆量参与活动。事后,家长专门表示了感谢:“原本以为只是简单的暑期活动,没想到让孩子学会了专注听讲,这让我们意识到呵护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而黄欣雯也表示,能够在社区为孩子们服务,让家长和老师都有了更多的获得感。不久之后,实践点又策划了影片展映活动,陈阿婆欣喜地带着孙子来观影:“在空调房里和孩子一起看有意义的电影,我们都很喜欢。”当天,工作人员精选了《1921》《长津湖》《流浪地球》三部佳作,通过现场投票播放了呼声最高的电影。观影结束后,观众们掌声不断。同期,长宁区政协在实践点举办“宁赏”影视沙龙,播放电影《东京审判》,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8周年。活动通过专家讲述、主创连线、亲历者口述等方式,让观众深化国家认同,厚植和平信念。一系列主旋律和科普电影陆续展映,为居民生活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
此外,实践点还为户外工作者设立了“清凉屋”。环卫工人可以喝水、热饭,外卖小哥可以避暑、充电,解决了户外工作者纳凉、歇脚的需求。市民李阿姨也会趁会场没有活动的时候,来协商议事厅避暑,翻看书架上的公共书籍。实践点的清凉与温馨,已悄悄融入周边居民的日常。
一幕幕暖心的画面不断涌现,实践点在做好“窗口”建设的过程中,以“服务为民”的实干担当,创新整合了实践点功能,刷新了政协服务社区的供给逻辑,为居民带来多层次的获得感。
责任编辑:李若涵
转载请注明来源
  • 点赞
  • 评论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