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评论
- 收藏
界别履职案例丨上海市政协文化艺术界聚焦城市文化软实力提升开展重点课题调研
来源:政协联线 | 2025-08-29 20:30
字号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和底蕴。
今年以来,上海市文娱旅游增长明显。五一期间,本市举办营业性演出660场,服务观众约74万人次,同比增长25.91%,票房收入约1.63亿元,同比增长59.41%。本市重点文化场所累计接待游客213.35万人次。
文化软实力提升,始终是上海市政协文化艺术界委员们关注的议题之一。近年来,委员们围绕这一主题持续调研、积极建言。
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现状如何?怎样进一步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2024年,上海市政协文化艺术界围绕“大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重点课题展开深入调研。
2024年2月29日,课题开题会召开。委员们达成共识:要精准把握课题调研方向,紧扣题意,坚持问题导向和效果导向,找准问题的关键点。
开题会后,委员们迅速行动,密集开展系列调研活动。
——戏曲艺术如何更好传承发展?2024年3月20日,文化艺术界赴上海戏曲艺术中心调研,并座谈交流。会上,委员们提出:“要唯美、唯情、唯心。传统剧目固然要保留,主题剧目也要发力,但剧目的呈现方式、叙事口吻、传播链式都要找到与年轻受众的契合点。”
——如何绘就文化软实力新图景?2024年4月10日,重点课题座谈会召开。委员们围绕加强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重视文化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扶持文化创意产业、加强国际文化交流合作等方面建言献策。
2024年3月至6月的集中调研期间,文化艺术界委员们的足迹遍布浦东新区、徐汇区、黄浦区、静安区、长宁区、青浦区、金山区、闵行区等,对上海戏曲艺术中心、小红书、演艺大世界、自贸区国际艺术品交易中心、上海博物馆(东馆)、上海文化影视科技产业集聚区、海派艺术馆、宝龙美术馆、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等地进行实地调研和考察,深入了解一线单位(部门)在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过程中的经验做法和共性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界别委员还于2024年5月下旬出访南非和毛里求斯,一方面在毛里求斯盛大举办“上海周”系列活动,包括支持民族乐团“海上生民乐”专场演出及媒体专访、协助电影展播和《上海—无限可能》图片展等,讲好上海故事、中国故事,向国际社会展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另一方面围绕“一带一路”框架下中非文化合作交流议题,与相关文化、教育机构、友好团体、传媒、华人华侨等交流探讨,积极宣传上海文化和上海改革开放成就,学习借鉴好经验好做法,寻求提升上海文化软实力的新途径新平台。
“半年时间里,文化艺术界委员分成多个小组赴9个区、13个文化产业企业、42个文艺演出团体实地调研,召开10余次近百人参加的专题座谈,听取相关职能部门、专家学者意见建议,为后续建言奠定坚实基础。”市政协文化艺术界召集人、文化卫生体育委员会常务副主任高韵斐说。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经过深入调研的建言,更具分量。
2024年7月30日,市政协“深入推进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提升文化软实力”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召开。文化艺术界委员们积极发言,直奔主题,提出“要大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推动文化产业从‘上海制造’向‘上海创造’转型,从‘上海创造’向‘上海时尚’升级”等建议。市领导认真听取意见建议,现场回应委员关切。
会后,根据调研内容和会议建言成果,形成了一份高质量的调研报告。报告系统梳理了上海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现状、问题短板,并提出助力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对策建议:打造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城市文化品牌,进一步提升上海文化的世界影响力;全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级,优化文化资源配置,增强公共文化服务的均衡性与可及性;培育文化新业态、新模式,大力发展文化新质生产力;强化文化人才高地建设,巩固国际文化大都市的人才支撑;大力推动各类社会力量参与城市文化建设,充分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市政协文化艺术界委员们的意见建议,成为相关部门重要工作参考。
今年以来,上海将文旅商体展联动作为推动消费升级、激发城市经济活力的重要举措,建立协调机制,组建工作专班。3月以来已推进11项核心、20项重点活动,有效发挥带客流、促消费、强传播的综合效应,带动住宿、餐饮、旅游、零售、交通等行业消费增长,并对周边商圈形成正向溢出效应。
文博美展拉动作用凸出。“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截至6月20日,其观展人次超220万,近七成观众来自外省市和海外,创全球博物馆单个文物收费特展参观人数最高纪录;展览总收入6.3亿元,其中门票收入2.7亿元,文创及衍生产品营收3.6亿元,带动周边消费超100亿元。
此外,上海乐高乐园于今年7月5日正式开门迎客。作为“十四五”的收官之年,今年还将有上海大歌剧院、上海文学馆、临港幻云东方文旅小镇、奉贤在水一方科幻馆等一批重大文旅项目建成。
落地有实招
围绕电影、游戏电竞、超高清、微短剧、直播经济、互联网内容创作等,上海出台一批扶持政策,形成推动国有文化企业改革发展的一揽子方案,抓实行业经济运行调度,营造优良文化营商环境。
文创产业提质增效背景下,上海成全球首个集齐三大顶尖电竞赛事城市;国际艺术品交易周实现外商投资拍卖企业开展境外征集文物、境内拍卖“零”的突破。
上海市网信办亦早早牵头设立全国首个“大模型合规指导服务中心”,入驻模速空间等生态集聚区,累计服务全市超300家企业全生命周期健康发展,护航新产业起飞。
文化建设需久久为功。委员们表示,将继续围绕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等深化调研建言,助推上海城市文化软实力不断提升。
今年以来,上海市文娱旅游增长明显。五一期间,本市举办营业性演出660场,服务观众约74万人次,同比增长25.91%,票房收入约1.63亿元,同比增长59.41%。本市重点文化场所累计接待游客213.35万人次。
文化软实力提升,始终是上海市政协文化艺术界委员们关注的议题之一。近年来,委员们围绕这一主题持续调研、积极建言。

上海博物馆古埃及文明大展
调研有质量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现状如何?怎样进一步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2024年,上海市政协文化艺术界围绕“大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重点课题展开深入调研。
2024年2月29日,课题开题会召开。委员们达成共识:要精准把握课题调研方向,紧扣题意,坚持问题导向和效果导向,找准问题的关键点。
开题会后,委员们迅速行动,密集开展系列调研活动。
——戏曲艺术如何更好传承发展?2024年3月20日,文化艺术界赴上海戏曲艺术中心调研,并座谈交流。会上,委员们提出:“要唯美、唯情、唯心。传统剧目固然要保留,主题剧目也要发力,但剧目的呈现方式、叙事口吻、传播链式都要找到与年轻受众的契合点。”
——如何绘就文化软实力新图景?2024年4月10日,重点课题座谈会召开。委员们围绕加强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重视文化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扶持文化创意产业、加强国际文化交流合作等方面建言献策。
2024年3月至6月的集中调研期间,文化艺术界委员们的足迹遍布浦东新区、徐汇区、黄浦区、静安区、长宁区、青浦区、金山区、闵行区等,对上海戏曲艺术中心、小红书、演艺大世界、自贸区国际艺术品交易中心、上海博物馆(东馆)、上海文化影视科技产业集聚区、海派艺术馆、宝龙美术馆、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等地进行实地调研和考察,深入了解一线单位(部门)在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过程中的经验做法和共性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界别委员还于2024年5月下旬出访南非和毛里求斯,一方面在毛里求斯盛大举办“上海周”系列活动,包括支持民族乐团“海上生民乐”专场演出及媒体专访、协助电影展播和《上海—无限可能》图片展等,讲好上海故事、中国故事,向国际社会展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另一方面围绕“一带一路”框架下中非文化合作交流议题,与相关文化、教育机构、友好团体、传媒、华人华侨等交流探讨,积极宣传上海文化和上海改革开放成就,学习借鉴好经验好做法,寻求提升上海文化软实力的新途径新平台。
“半年时间里,文化艺术界委员分成多个小组赴9个区、13个文化产业企业、42个文艺演出团体实地调研,召开10余次近百人参加的专题座谈,听取相关职能部门、专家学者意见建议,为后续建言奠定坚实基础。”市政协文化艺术界召集人、文化卫生体育委员会常务副主任高韵斐说。

上海书展 林卫平摄
建言有深度“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经过深入调研的建言,更具分量。
2024年7月30日,市政协“深入推进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提升文化软实力”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召开。文化艺术界委员们积极发言,直奔主题,提出“要大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推动文化产业从‘上海制造’向‘上海创造’转型,从‘上海创造’向‘上海时尚’升级”等建议。市领导认真听取意见建议,现场回应委员关切。
会后,根据调研内容和会议建言成果,形成了一份高质量的调研报告。报告系统梳理了上海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现状、问题短板,并提出助力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对策建议:打造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城市文化品牌,进一步提升上海文化的世界影响力;全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级,优化文化资源配置,增强公共文化服务的均衡性与可及性;培育文化新业态、新模式,大力发展文化新质生产力;强化文化人才高地建设,巩固国际文化大都市的人才支撑;大力推动各类社会力量参与城市文化建设,充分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乐高乐园
助推有力度市政协文化艺术界委员们的意见建议,成为相关部门重要工作参考。
今年以来,上海将文旅商体展联动作为推动消费升级、激发城市经济活力的重要举措,建立协调机制,组建工作专班。3月以来已推进11项核心、20项重点活动,有效发挥带客流、促消费、强传播的综合效应,带动住宿、餐饮、旅游、零售、交通等行业消费增长,并对周边商圈形成正向溢出效应。
文博美展拉动作用凸出。“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截至6月20日,其观展人次超220万,近七成观众来自外省市和海外,创全球博物馆单个文物收费特展参观人数最高纪录;展览总收入6.3亿元,其中门票收入2.7亿元,文创及衍生产品营收3.6亿元,带动周边消费超100亿元。
此外,上海乐高乐园于今年7月5日正式开门迎客。作为“十四五”的收官之年,今年还将有上海大歌剧院、上海文学馆、临港幻云东方文旅小镇、奉贤在水一方科幻馆等一批重大文旅项目建成。
落地有实招
围绕电影、游戏电竞、超高清、微短剧、直播经济、互联网内容创作等,上海出台一批扶持政策,形成推动国有文化企业改革发展的一揽子方案,抓实行业经济运行调度,营造优良文化营商环境。
文创产业提质增效背景下,上海成全球首个集齐三大顶尖电竞赛事城市;国际艺术品交易周实现外商投资拍卖企业开展境外征集文物、境内拍卖“零”的突破。
上海市网信办亦早早牵头设立全国首个“大模型合规指导服务中心”,入驻模速空间等生态集聚区,累计服务全市超300家企业全生命周期健康发展,护航新产业起飞。
文化建设需久久为功。委员们表示,将继续围绕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等深化调研建言,助推上海城市文化软实力不断提升。
责任编辑:杨骁希

- 1
- 评论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