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赞
  • 评论
  • 收藏
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案例|松江九里亭:一座地铁站蜕变背后的政协身影
政协联线记者 潘良蕾  
来源:政协联线 | 2025-08-14 16:01 字号
“九号线九亭站进站口排长队上热搜了……”
这是今年5月31日的一则新闻。回忆起当时看到这条新闻时的心情,石宝孙说“颇有些复杂”:作为松江区政协委员、松江区九里亭政协委员工作站(九里亭委员工作站)站长,对九亭站的难题他感同身受;但又对未来充满信心,因为他知道,九亭站现状的最终改善,为期不远。2024年4月16日,九里亭政协委员工作站组织委员围绕“9号线九亭站升级改造”开展调研

2024年4月16日,九里亭政协委员工作站组织委员围绕“9号线九亭站升级改造”开展调研

群众的呼声,就是动员令
地铁九号线九亭站,建成于2007年。近年来,随着附近人口的不断导入,九亭站的问题愈发凸显——由于高峰时段出行客流巨大,出入站极易拥堵。特别是位于沪松公路北侧的4号口,承担了九亭站约55%的客流量。然而,该站口地势低洼,雨天易积水;进出站结构缺陷,人流易对冲,严重影响居民出行体验。
群众迫切的呼声,通过“九里传声”等“协商在一线”工作品牌进入九里亭委员工作站的履职视野。“从一开始我们就知道,因为牵涉各方,要落实地铁站的改造,很有难度。”石宝孙回忆。但对委员们来说,群众的呼声就是动员令,再难,也要迎难而上。
2023年初,工作站的委员们将群众反映的问题转化为“关于提升改造地铁九号线九亭站4号出口的建议”社情民意信息。这份社情民意引起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高度重视。在工作站的配合下,街道分管建设的副主任陈彪牵头,组织专家针对进口积水、人流对冲等问题精准把脉,提出调整4号进站口的地面高度、重新设计电梯和楼梯布局、新增地铁出入口等设想。
1月31日,九里亭委员工作站与九里亭街道联合召开了一场专题协商会议,邀请市交通委、市规划资源局,以及松江区相关职能部门和申通公司等相关单位,专门研究九亭站地铁4号口的问题。
就是在这次会后,各方接纳了委员们的提议——启动九亭站4号口的改造。各方决定,集中精力,先解决备受诟病的积水问题。2024年4月16日,九里亭政协委员工作站组织委员就“九亭站升级改造”开展微协商

2024年4月16日,九里亭政协委员工作站组织委员就“九亭站升级改造”开展微协商

解决问题,就得劲儿往一处使
专题协商会有了成效,但对于工程能否顺利进行,职能部门和政协委员心里都没底。
预想中的困难接踵而至——
首先是资金问题。排水系统全面升级,加上附带的环境改造,这不是一个小工程,所需资金上千万元。而现实很“骨感”,当时各方预算都未预留这笔款项。怎么办?工作站配合相关单位和部门,化身“协调枢纽”:与区交通委反复沟通,最终从公交枢纽项目中“挤”出雨水管道铺设费;与九里亭街道紧密对接,街道硬是从预算里“抠”出资金,用于地面沥青铺设和收水口施工……
其次是施工难度。4号口平日人流如织,大型机械根本“插不进脚”,只能依靠人工和小型设备“蚂蚁搬家”。工作站和相关单位与地铁监护办沟通,一次次优化方案,确保地铁动脉安全无虞。更棘手的密如蛛网的地下管线,稍有不慎就可能“伤筋动骨”——那就协调各管线单位派出专家全程“保驾护航”,指导精细化施工,确保万无一失。
在各方共同努力下,2023年下半年,4号口排水系统完成全面升级,雨天积水成为历史。同样改善的还有4号口周边的风貌——约750平方米非机动车停车场,让电动车、自行车“各安其位”;东侧毗邻交通枢纽绿地公园处的围墙“变身”休闲地带,让步履匆匆的乘客有了“慢下来”的空间;西侧河边还新建一条步道,市民们漫步之间,就可直达北侧的非机动车停车场。
“工程顺利完工充分说明了一点:只要心往一处想,智往一处谋,劲往一处使,就没有解决不了的困难。”在工作站的委员们看来,政协协商的独特魅力,正是凝聚起这股磅礴的“向心力”。改造前后的9号线九亭站4号口

改造前后的9号线九亭站4号口

后续:未来在望,步履不停
4号口的“华丽转身”令人欣喜,但委员们的劲儿却丝毫未松,他们清楚的认识到,这仅是纾解九亭站拥堵的“破题之举”,要想彻底解决,就必须开辟新口,扩容分流。
从2024年年初至今的一年多来,委员们通过提交社情民意信息、开展交流协商等方式,持续助推增设进站口工程的落地。
年初,刘晓静等委员提交“关于尽快落实9号线九亭站改造,增设5号进出口的建议”社情民意信息,呼吁九亭站尽快新建5号地铁出入口,以缓解拥堵,便利出行。
4月16日,一场聚焦“九亭站升级改造”的微协商在九里亭委员工作站召开。委员们立足街道发展、结合专业所长,畅所欲言,谈感受、话未来、提建议,为后续更大范围的协商精心打磨“金点子”。
经过前期充分酝酿,6月20日,工作站召开“关于尽快落实九号线九亭站改造,增设五号进出口的建议”协商会议,区政协副主席赵宏卫参加。这次协商,区建管委、区交通委、区财政局、区规划资源局、区消防救援支队、交投集团,以及九亭镇政府等相关方悉数出席。会上,孙寿新、俞东海、姚云峰、杨红、刘晓静等委员聚焦项目规划、立项主体、资金落实、部门联动等方面积极建言献策,均被采纳。各方不但对新增5号口达成共识,更在“谁来牵头干”“钱从哪里来”“如何高效协同干”等实质性难题上达成明确“路径图”。
那条“热搜”新闻约一个月后,轨道交通9号线九亭站5号口增设工程被纳入松江区改造计划,设计方案也顺利通过专家评审。
这意味着,市民们翘首以盼的5号口,即将变成现实。改造一新的4号口周边的风貌

改造一新的4号口周边的风貌

委员点评:
俞东海 松江区政协委员、松江区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
九里亭政协委员工作站聚焦群众普遍关注的问题,多渠道汇集群众的期盼,切实解决居民关注的难点热点堵点,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在机制上,依托工作站“九里传声”履职平台,持续深化“协商在一线”品牌内涵建设,用好“望闻问切”工作法:以“望”为先,掌握民情;以“闻”为引,汇集民声;以“问”为要,问计于民;以“切”为本,对症解题。工作站把握“商量”真谛,在提高深度协商互动水平、广泛凝聚共识水平上下功夫,推动不同群体达成共识。推进9号线九亭站改造即典型案例之一,工作站及政协委员作用有效发挥,成效明显。
责任编辑:张岩
转载请注明来源
  • 点赞
  • 评论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