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评论
- 收藏
强基工程—“曲苑文坛”2025年上海市曲艺培训班成功举办


来源:政协联线 | 2025-08-11 16:34
字号

2025年7月28日至30日,由上海市曲艺家协会、上海独脚戏艺术传承中心(上海市人民滑稽剧团)共同主办的强基工程——“曲苑文坛”2025年上海市曲艺培训班在文艺会堂成功举办,上海市曲艺家协会会员和上海曲艺青年骨干49人参加了培训。

开班仪式
本次培训班于7月28日上午在文艺会堂多功能厅开班。上海市曲艺家协会副主席、上海评弹艺术传习所(上海评弹团)团长高博文作开班动员,希望学员们筑牢思想根基、抓住时代契机、珍惜学习机会。开班仪式由上海独脚戏艺术传承中心(上海市人民滑稽剧团)副主任曹雄主持。


培训详情
本次培训班希望通过系统深入的学习,进一步强化广大曲艺工作者的思想引领、艺术涵养与使命担当,努力锻造一支政治坚定、技艺精湛、德艺双馨、服务人民的高素质曲艺人才队伍,为推动上海曲艺事业乃至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源头活水。培训班邀请了来自各个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为学员带来了六堂精彩纷呈、内容详实的讲座。
第一堂课于7月28日上午开讲,由中共上海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精品课教师、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卜新兵为学员授课,上海独脚戏艺术传承中心(上海市人民滑稽剧团)副书记曾懿主持,高博文向卜新兵颁发聘书。卜新兵以生动、幽默的语言风格剖析了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战略机遇期与当前国内外形势,并清晰揭示了新时代曲艺工作者应该肩负的责任与担当。

第二堂课于7月28日下午开讲,由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张敬平为学员授课,上海市曲艺家协会副主席钱程为张敬平颁发聘书。张敬平与学员们探讨了人工智能(AI)与混合现实(MR)技术如何为传统曲艺艺术带来革命性的创新与传承机遇,为从业者提供兼具前瞻性与实操性的发展路径,共同推动传统艺术在数字时代的焕活与新生。

第三堂课于7月29日上午开讲,由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滑稽戏代表性传承人、一级演员张克勤为学员授课,上海曲协驻会副主席、秘书长范亚敏为张克勤颁发聘书。张克勤深情追忆了其与三位恩师相处的点点滴滴,让学员们体会到曲艺界师徒关系的情谊深厚、曲艺界前辈对于后辈言传身教的引领作用,更诠释了“德”“艺”二者缺一不可的深刻道理。

第四堂课于7月29日下午开讲,由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一级编剧王丽萍为学员授课,范亚敏为王丽萍颁发聘书。王丽萍分享了她宝贵的创作心得与方法,建议曲艺工作者要善于观察生活细节,笔耕不辍,浓缩情感,从小文章写起,积小流以成江海,在日积月累中锤炼创作功力。

第五堂课于7月30日上午开讲,由非遗京韵大鼓项目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一级演员种玉杰为学员授课,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市曲艺家协会主席吴新伯为种玉杰颁发聘书。种玉杰从表演实践的角度,生动诠释了基本功训练的重要性,鼓励学员们在继承传统精髓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勇攀艺术高峰。

第六堂课于7月30日下午开讲,由上海市舞蹈家协会副主席,上海芭蕾舞团副团长、首席演员、一级演员吴虎生为学员授课,吴新伯为吴虎生颁发聘书。吴虎生介绍了芭蕾舞剧《百合花》创排的幕后故事,主创团队将小说《百合花》改编为芭蕾舞剧的经历,其中既有创新又有挑战的过程,向学员们娓娓道来,并以此勉励学员们在艺术创作中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结业仪式
本次培训班于7月30日下午举行结业仪式。上海市曲艺家协会顾问王汝刚冒着大风和暴雨专程赶到现场,为学员带来阵阵暖流。吴新伯在结业仪式上讲话,鼓励学员博采众长、精益求精、积极进取、守正创新。
培训班优秀学员代表上海市群众艺术馆王萌、上海评弹艺术传习所(上海评弹团)张园园和上海独脚戏艺术传承中心(上海市人民滑稽剧团)薛宽先后分享心得体会。王汝刚、吴新伯、王昕轶、范亚敏、吴虎生为学员颁发结业证书。最后,大家聚拢在一起合影留念,相约明年培训班再相会!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来源|上海市曲艺家协会
摄影|蔡晴


开班仪式
本次培训班于7月28日上午在文艺会堂多功能厅开班。上海市曲艺家协会副主席、上海评弹艺术传习所(上海评弹团)团长高博文作开班动员,希望学员们筑牢思想根基、抓住时代契机、珍惜学习机会。开班仪式由上海独脚戏艺术传承中心(上海市人民滑稽剧团)副主任曹雄主持。



培训详情
本次培训班希望通过系统深入的学习,进一步强化广大曲艺工作者的思想引领、艺术涵养与使命担当,努力锻造一支政治坚定、技艺精湛、德艺双馨、服务人民的高素质曲艺人才队伍,为推动上海曲艺事业乃至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源头活水。培训班邀请了来自各个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为学员带来了六堂精彩纷呈、内容详实的讲座。
第一堂课于7月28日上午开讲,由中共上海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精品课教师、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卜新兵为学员授课,上海独脚戏艺术传承中心(上海市人民滑稽剧团)副书记曾懿主持,高博文向卜新兵颁发聘书。卜新兵以生动、幽默的语言风格剖析了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战略机遇期与当前国内外形势,并清晰揭示了新时代曲艺工作者应该肩负的责任与担当。


第二堂课于7月28日下午开讲,由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张敬平为学员授课,上海市曲艺家协会副主席钱程为张敬平颁发聘书。张敬平与学员们探讨了人工智能(AI)与混合现实(MR)技术如何为传统曲艺艺术带来革命性的创新与传承机遇,为从业者提供兼具前瞻性与实操性的发展路径,共同推动传统艺术在数字时代的焕活与新生。


第三堂课于7月29日上午开讲,由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滑稽戏代表性传承人、一级演员张克勤为学员授课,上海曲协驻会副主席、秘书长范亚敏为张克勤颁发聘书。张克勤深情追忆了其与三位恩师相处的点点滴滴,让学员们体会到曲艺界师徒关系的情谊深厚、曲艺界前辈对于后辈言传身教的引领作用,更诠释了“德”“艺”二者缺一不可的深刻道理。


第四堂课于7月29日下午开讲,由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一级编剧王丽萍为学员授课,范亚敏为王丽萍颁发聘书。王丽萍分享了她宝贵的创作心得与方法,建议曲艺工作者要善于观察生活细节,笔耕不辍,浓缩情感,从小文章写起,积小流以成江海,在日积月累中锤炼创作功力。


第五堂课于7月30日上午开讲,由非遗京韵大鼓项目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一级演员种玉杰为学员授课,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市曲艺家协会主席吴新伯为种玉杰颁发聘书。种玉杰从表演实践的角度,生动诠释了基本功训练的重要性,鼓励学员们在继承传统精髓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勇攀艺术高峰。


第六堂课于7月30日下午开讲,由上海市舞蹈家协会副主席,上海芭蕾舞团副团长、首席演员、一级演员吴虎生为学员授课,吴新伯为吴虎生颁发聘书。吴虎生介绍了芭蕾舞剧《百合花》创排的幕后故事,主创团队将小说《百合花》改编为芭蕾舞剧的经历,其中既有创新又有挑战的过程,向学员们娓娓道来,并以此勉励学员们在艺术创作中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结业仪式
本次培训班于7月30日下午举行结业仪式。上海市曲艺家协会顾问王汝刚冒着大风和暴雨专程赶到现场,为学员带来阵阵暖流。吴新伯在结业仪式上讲话,鼓励学员博采众长、精益求精、积极进取、守正创新。
培训班优秀学员代表上海市群众艺术馆王萌、上海评弹艺术传习所(上海评弹团)张园园和上海独脚戏艺术传承中心(上海市人民滑稽剧团)薛宽先后分享心得体会。王汝刚、吴新伯、王昕轶、范亚敏、吴虎生为学员颁发结业证书。最后,大家聚拢在一起合影留念,相约明年培训班再相会!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来源|上海市曲艺家协会
摄影|蔡晴
责任编辑:杨骁希

- 1
- 评论
- 收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