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
  • 评论
  • 收藏
人民政协报关注丨上海市徐汇区政协: 急救科普织密社区安全网
顾意亮/人民政协报  
2025-07-25 09:20 字号
“‘120’是全国统一的急救号码,该号码属于特殊号码。为了使病人及时得到运送和救治,在拨打120时要注意……”5月,在上海市徐汇区斜土街道党群服务中心亲邻会客厅,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通信部副部长邵赟结合其丰富的工作经历与生动的实践案例,为大家带来一堂《如何拨打120》的科普课,并对心肺复苏术作现场演示。
6月,在徐汇区凌云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里,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专职培训导师孙冬冰现场演示心肺复苏术。针对自动体外除颤器(AED),他从设备取用、语音提示响应到电极片粘贴等步骤进行分步教学。“如果是气道异物梗阻,注意看。”孙冬冰现场示范海姆立克急救法,指导学员掌握腹部冲击的正确手法,确保在紧急时刻能快速施救。
这是徐汇区政协推动的“急救科普进社区”项目成功“落地”的两站。“徐汇区优质医疗与科教资源集聚,作为上海市中心城区,始终将织密社区安全网、增进居民健康与科学素养摆在重要位置。”区政协副主席施斌告诉记者,“急救科普进社区”项目由区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发起,由区政协委员张志锋所在的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提供坚实保障,旨在依托区政协“三轮驱动”组织架构统筹多方资源,助力急救科普工作深入社区、服务居民,为徐汇区高质量发展筑牢全民健康根基。
“急救科普进社区”项目受到了街道机关干部、社工、志愿者的热烈欢迎和积极反馈。凌云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曹雪刚委员表示,已将此纳入街道社工及志愿者系列培训内容之一。“项目不仅强化了机关干部和社区工作者的安全意识,也为培育基层急救志愿者队伍奠定了基础。”
在活动现场,大家最深的感触是,通过理论与实操结合的培训,深刻认识到急救技能在挽救生命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收到基层的反馈和需求后,区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也在不断升级“急救科普进社区”项目。例如,强化多方协同,提供“点单式”科普服务,以基层需求为导向,动态更新科普培训重点,聚合政协委员优质资源配送进社区,并可探索结合新兴领域的党建工作,如在骑手中发动“急救科普志愿者”,实现“多元共治”“多方互动”,切实提升项目质效;聚焦重点人群,实施“滴灌式”科普策略,以群众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针对老年群体、儿童青少年、新兴领域从业者等重点人群分类施策,在科普内容与形式上做差异化设计。
区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希望在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的支持下,打造“沉浸式”科普体验,在组织急救科普活动时融入“情景化实战演练”,尝试结合“15分钟社区生活圈”推动将急救知识融入社区文化活动,引导居民用喜闻乐见的方式学习掌握急救,让急救知识真正“活”起来,让急救科普走心更走实,真正实现“人人学急救、人人会急救”。
责任编辑:张岩
转载请注明来源
  • 14
  • 评论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