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 评论
- 收藏
攻玉策|从“忧心栈道”到“安心风景”,河南周口淮阳区政协提案办理背后的民生温度
2025-07-17 09:16
字号

7月的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龙湖,碧波荡漾,荷香四溢。修葺一新的北关木栈道上,市民三三两两地悠闲漫步,孩童嬉戏其间,游客驻足拍照。谁能想到,几个月前,这里还因木板腐朽、栏杆松动而让游客“步步惊心”。
龙湖北关木栈道始建于2002年,被誉为“神州第一荷”栈道。然而,由于长期风吹日晒、雨水侵蚀以及高负荷使用,栈道出现木板腐朽、栏杆松动、地基损坏等问题,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尽管管理部门每年进行小规模维修,但因资金和技术限制,始终无法彻底解决根本问题。
如今木栈道焕然一新,变化的背后是淮阳区政协以提案办理助推民生改善的生动实践。
一件提案的由来
淮阳区政协委员化要杰在龙湖栈道散步时,脚下的木板突然发出一声刺耳的“咯吱”声。他蹲下用手指轻轻划过一道裂缝,木屑簌簌掉落。“这栈道整修,不能再拖了。”
接下来的半个月,化要杰带着测量仪、记录本,轻轻敲打、测量每一块松动的木板。走访中,一位坐着轮椅的老人无奈地对他说:“风景再好,我也只能远远看着,不敢上去啊。”这句话,深深印在了化要杰的心里。
2025年3月,化要杰提交了《关于整修提升龙湖北关木栈道的建议》。提案中,他不仅提出了“更换防腐木材”“加固主体结构”等建议,更描绘了一幅“有温度”的蓝图:加装防滑条、增加无障碍通道等等,提案特别建议“修旧如旧”——保留原有红杉木色调,让改造后的栈道“长”得像从未改变。淮阳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明确该提案由区政协副主席张伟领衔督办、区龙湖保护中心具体承办。
30天攻坚的背后
张伟领衔督办后,迅速召开协调会,破解资金、技术两大难题;区文改委协调跨部门资源,为该项目提供配套保障;承办单位区龙湖保护中心立即行动,组织专家现场勘查,制定科学整修方案。
工程于5月下旬启动,重点更换2000余平方米步道、加固857根栏杆、整体刷漆7000余平方米,施工团队克服雨季影响,仅用30天完成全部工程,为即将举办的周口第四届荷花节提供了安全舒适的游览环境。
“这次整修在保留原有风貌的基础上,重点对存在安全隐患的部位进行了针对性加固和更新。”项目负责人介绍道,工程采用防腐性能更好的新材料,同时对地基进行加固,确保使用寿命大幅延长。更让群众点赞的是,整修后的栈道增设了安全警示标识,管理单位还建立了日常巡查维护机制,确保栈道安全万无一失。
协商于民 协商为民
“以前带孩子来玩总是提心吊胆,现在可以放心散步了。”市民李先生的感慨,道出了群众最真实的获得感。这种转变,正是淮阳区政协践行“协商于民、协商为民”理念的缩影。
在木栈道整修过程中,张伟多次组织现场办公会,邀请提案人、承办单位、社区居民共同参与。这种“在一线协商、在一线落实”的工作方法,既监督了工程进度,又收集了群众新需求。有居民建议增加夜间照明,承办单位立即响应,在栈道沿线加装景观灯带,使“民生工程”更贴民心。
近年来,淮阳区政协创新建立“区领导领衔督办重点提案制度+政协委员调研察看+定期督查通报”的提案办理机制。今年以来,23名区委、区政府、区政协领导领衔督办23件重点提案,涵盖校园食品安全、农村垃圾清运等民生热点。这种高位推动的工作模式,确保了“委员声音”落地有声。
(原题为《从“忧心栈道”到“安心风景”(提案有声)——河南周口淮阳区政协提案办理背后的民生温度》)
龙湖北关木栈道始建于2002年,被誉为“神州第一荷”栈道。然而,由于长期风吹日晒、雨水侵蚀以及高负荷使用,栈道出现木板腐朽、栏杆松动、地基损坏等问题,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尽管管理部门每年进行小规模维修,但因资金和技术限制,始终无法彻底解决根本问题。
如今木栈道焕然一新,变化的背后是淮阳区政协以提案办理助推民生改善的生动实践。
一件提案的由来
淮阳区政协委员化要杰在龙湖栈道散步时,脚下的木板突然发出一声刺耳的“咯吱”声。他蹲下用手指轻轻划过一道裂缝,木屑簌簌掉落。“这栈道整修,不能再拖了。”
接下来的半个月,化要杰带着测量仪、记录本,轻轻敲打、测量每一块松动的木板。走访中,一位坐着轮椅的老人无奈地对他说:“风景再好,我也只能远远看着,不敢上去啊。”这句话,深深印在了化要杰的心里。
2025年3月,化要杰提交了《关于整修提升龙湖北关木栈道的建议》。提案中,他不仅提出了“更换防腐木材”“加固主体结构”等建议,更描绘了一幅“有温度”的蓝图:加装防滑条、增加无障碍通道等等,提案特别建议“修旧如旧”——保留原有红杉木色调,让改造后的栈道“长”得像从未改变。淮阳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明确该提案由区政协副主席张伟领衔督办、区龙湖保护中心具体承办。
30天攻坚的背后
张伟领衔督办后,迅速召开协调会,破解资金、技术两大难题;区文改委协调跨部门资源,为该项目提供配套保障;承办单位区龙湖保护中心立即行动,组织专家现场勘查,制定科学整修方案。
工程于5月下旬启动,重点更换2000余平方米步道、加固857根栏杆、整体刷漆7000余平方米,施工团队克服雨季影响,仅用30天完成全部工程,为即将举办的周口第四届荷花节提供了安全舒适的游览环境。
“这次整修在保留原有风貌的基础上,重点对存在安全隐患的部位进行了针对性加固和更新。”项目负责人介绍道,工程采用防腐性能更好的新材料,同时对地基进行加固,确保使用寿命大幅延长。更让群众点赞的是,整修后的栈道增设了安全警示标识,管理单位还建立了日常巡查维护机制,确保栈道安全万无一失。
协商于民 协商为民
“以前带孩子来玩总是提心吊胆,现在可以放心散步了。”市民李先生的感慨,道出了群众最真实的获得感。这种转变,正是淮阳区政协践行“协商于民、协商为民”理念的缩影。
在木栈道整修过程中,张伟多次组织现场办公会,邀请提案人、承办单位、社区居民共同参与。这种“在一线协商、在一线落实”的工作方法,既监督了工程进度,又收集了群众新需求。有居民建议增加夜间照明,承办单位立即响应,在栈道沿线加装景观灯带,使“民生工程”更贴民心。
近年来,淮阳区政协创新建立“区领导领衔督办重点提案制度+政协委员调研察看+定期督查通报”的提案办理机制。今年以来,23名区委、区政府、区政协领导领衔督办23件重点提案,涵盖校园食品安全、农村垃圾清运等民生热点。这种高位推动的工作模式,确保了“委员声音”落地有声。
(原题为《从“忧心栈道”到“安心风景”(提案有声)——河南周口淮阳区政协提案办理背后的民生温度》)
责任编辑:丁元圆

- 13
- 评论
- 收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