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赞
  • 评论
  • 收藏
充分彰显政协协商民主政治优势
政协联线通讯员 徐盛 黄福寿  
来源:政协联线 | 2025-05-23 10:21 字号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中把人民政协的显著政治优势更加充分发挥出来”,“协商民主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人民政协协商民主作为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充分彰显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独特优势和人民政协的政治优势。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充分体现了人民民主的真谛
社会主义民主的核心价值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民主的真谛是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人民政协协商民主通过搭建协商平台、汇聚各界力量、促进民主决策等方式,充分体现了这一真谛。
人民政协作为专门的协商机构,为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人士提供了一个常态化、制度化的协商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不同界别、不同利益群体的代表能够就国家和地方的重大事务、民生热点问题等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和协商,使各方的意见和建议能够充分表达出来,拓宽了人民群众参与民主的渠道,让更多的人能够参与到国家治理和社会事务管理中来。
人民政协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包容性,包括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少数民族人士、宗教界人士、各界别专家学者、基层群众代表等,涵盖了社会各个领域和层面。这种广泛的代表性使得政协协商能够汇聚起方方面面的智慧和力量,充分反映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让人民民主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得以实现,体现了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
在政协协商过程中,各方代表不论身份、地位如何,都享有平等的话语权和参与权。大家围绕协商议题,以理性、客观的态度进行讨论和交流,充分发表各自的观点和意见,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相互启发、相互借鉴,在民主协商中寻求共识。这种平等协商的过程,让人民的意愿和诉求在决策过程中得到充分尊重和体现,充分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本质要求。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充分实现了民主与团结贯通
人民政协作为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坚持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的关系,最大限度地把全体中华儿女智慧和力量汇聚起来,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生动局面,坚持发扬民主和增进团结相互贯通。
人民政协各界别委员有广泛的代表性,涵盖了社会的各个方面。这种广泛的代表性使得不同利益群体、不同观点的人都能在政协这个平台上有表达意见的机会,各界人士通过政协平台的广泛协商,促进了不同群体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增进了彼此的了解和信任,形成了团结和谐的政治局面。
人民政协通过民主监督,对国家宪法、法律和法规的实施,重大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等情况进行监督,提出意见和建议。在民主监督过程中,政协与党和政府及有关部门保持密切联系,通过沟通协商推动问题的解决,促进工作的改进。由于民主监督不是对立的、对抗性的,而是建设性的,在监督中体现了团结协作的精神,促进形成了良好的工作氛围和政治生态。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强调在协商中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不求完全一致,但求志同道合。在协商过程中,各方能够正视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差异和分歧,通过充分的沟通和协商,寻找共同利益的交汇点,凝聚最大共识,画出最大同心圆。这种求同存异的协商理念,既尊重了个体的利益和诉求,又维护了整体的团结与和谐,营造了团结协作的环境,使人民民主在协调各方利益、增进团结协作、凝聚社会共识方面发挥出独特的政治优势。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充分提升了国家治理效能
人民政协作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秉持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的民主理念,为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有序政治参与和利益表达提供了制度化平台,促进了科学决策、有效施策,提升了国家治理效能。
人民政协各界别通过政协协商平台,将各界的智慧和力量汇聚在一起,为国家治理提供丰富的思路和方案。政协委员围绕国家重大战略、经济社会发展重要问题以及民生关切等,通过实地考察、数据分析、专家论证等方式,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凭借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形成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和提案,为党和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提高了决策的精准性和科学性。
人民政协为政府、社会各界和民众之间搭建了直接沟通协商的桥梁,推动政策有效实施。在政策制定过程中,政协组织各方利益相关者进行协商讨论,使政策能够充分反映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协调各方利益关系,减少政策实施过程中的阻力,提高政策的可行性和可接受性;政协委员通过民主监督、视察调研等方式,对政策执行情况进行跟踪了解,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督促有关部门落实政策,同时动员社会各界力量积极参与政策实施,形成了推动政策落地的强大合力。
人民政协通过协商民主的方式,引导不同利益群体理性表达诉求,促进各方在平等协商中相互理解、相互包容,找到解决矛盾和问题的平衡点,避免矛盾激化,维护社会稳定。政协协商民主强调求同存异、体谅包容,有助于增进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团结与合作。通过协商交流,不同群体之间的隔阂和误解得以消除,增强了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为国家治理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为社会组织、企业和公民等社会力量参与国家治理提供了渠道和平台。通过政协的组织和引导,社会各界能够有序参与协商讨论,发挥各自的优势和作用,形成了政府、社会、市场等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格局,增强了全社会的民主意识和协商能力,提高了社会治理的效率和活力,促进了国家治理效能的提升。
责任编辑:张岩
转载请注明来源
  • 点赞
  • 评论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