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赞
  • 评论
  • 收藏
首发上海3.0版上新了,打造首发消费品进口极速通道
闫锦、张钰芸/新民晚报  
2025-05-16 17:19 字号
今年1至4月,上海市新增首店301家,其中全球及亚洲首店7家,全国及内地首店41家,高能级首店合计占比16%,上海已经成为国内外品牌首发、首秀、首展、首店的优选地和集聚地。
为进一步发挥首发经济的提振带动效应,市商务委会同市财政局、上海海关等部门在今年联合出台了“首发上海3.0版”支持政策,重点推出3项新举措和7项延续措施,其中两项新举措涉及首发进口新品通关“便利化”。今天下午,上海市商务委与上海海关在张园共同召开“首发进口消费品检验便利化措施”新闻通气会,解读新政。
新民晚报记者从会上获悉,在海关总署的部署下,上海海关与市商务委近日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首发进口消费品检验便利化措施试点的公告》,在全国首创“白名单+差异化合格评定”的创新模式。对于在本市参与首发、首秀、首展的非销售进口化妆品,也可享受免于提交进口特殊化妆品注册证书、进口普通化妆品备案凭证,免于中文标签检验和实验室检测的快速通关模式。
此次推出的便利化措施以“扩范围、分场景、强联动”为核心,通过三大制度创新破解通关痛点,针对性解决首发经济消费品进口“快速+无损”的特殊需求。一是品类覆盖实现全域性突破,改变以往单一商品便利化模式,将适用范围扩展至服装、玩具、餐具、电子电器等全品类进口首发消费品。二是分层监管构建柔性机制,对于不进入流通领域的首展首秀展品、单批次20件以下的小批量新品,实施“合格保证、快速验放”,20件以上批量进口的首发新品,可凭有资质有能力的实验室签发的检测报告实施快速验放,无须重复检测。三是跨部门协同服务,建立首发新品白名单联动机制,由商务主管部门推荐重点首发企业及新品清单,海关结合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的技术支撑,同时强化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实现“监管”与“便利”有机统一。
上海海关商检处处长潘晓毅在会上表示,新便利化措施实施后,预计单票货物平均通关时间效率提升80%以上,进口餐具等长检测周期产品节省通关时间可达2周。更重要的是,通过“制度型开放”构建的便捷进口通道,正吸引更多国际品牌将上海作为亚太地区首发首选地。“政策试点启动以来,已有14家跨国品牌中国总部20个消费品品牌申请纳入‘白名单’,包括两万多款全球或区域首发新品。”
今年4月中旬,吉利猫Jellycat在市商务委和上海海关的指导下,已完成首批首发进口消费品的申报工作。吉利猫销售运作总监孔颖说道:“截至目前,首批申报清单中的大部分商品已顺利抵达,相关清关手续的办理高效顺畅。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深切感受到了检验程序便利化措施所带来的巨大优势,不仅为我们节省了宝贵的时间成本和运营资源,而且确保了新品上市的时效性,也为后续向英国总部申请中国首发项目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
静安区商务委副主任夏麟告诉新民晚报记者,得益于“首发上海3.0”政策,越来越多的企业感受到品牌首发通关便利化的政策红利,纷纷选择将更多的新品首发、首展放到上海。“此次,包括LV、Dior、Prada、Burberry等8家静安品牌企业申请成为白名单企业。”
数据显示,今年1-4月,静安区已引入53家各能级首店,包括伊菲丹亚洲首家品牌城堡店、上海罗意威之家、迷上Prada荣宅等。黄浦区同期新增各类首店47家,位居全市第二,其中全球首店3家、全国首店7家、上海首店37家,2025秋冬上海时装周、培罗蒙百年大秀、F1极速站快闪等7场活动入选本市30项重点首发清单。浦东新区今年引进各类首店31家,举办了资生堂全新红腰子抗老精华、UGG春夏系列、Loro Piana《百年一触》全球首展等一批知名品牌首发活动,2025家博会、美博会、老博会等一批高端会展首发活动,以及蓝瓶咖啡与芬兰服装品牌Marimekko联名的咖啡车新品首发等一批跨界联名新品发布活动。近期,浦东新区还将举办迪士尼旗舰店十周年限定商品首发和在浦东美术馆的奥赛博物馆最大规模海外展等活动。
责任编辑:李若涵
转载请注明来源
  • 点赞
  • 评论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