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
  • 评论
  • 收藏
抓住急救“黄金四分钟”,政协委员助力徐汇区体育场馆普及推广AED设备
政协联线记者 刘子烨  
来源:政协联线 | 2025-04-21 09:02 字号
“检察院督促体育场馆加装的AED设备,拯救了一位71岁老人的生命”——4月17日,徐汇区检察院收到职能部门反馈,感谢检察机关助推公共体育场馆配备及使用AED设备。
AED设备,全称自动体外除颤器,是心脏骤停患者“黄金4分钟”的救命神器。如今,徐汇区公共体育场馆AED设备配置率已达98%。据了解,在AED设备普及的过程中,有政协委员参与其中、建言谋策,助力AED设备“更可及、更好用”。
一则憾事促使委员建诤言献良策
2023年6月27日,徐汇区政协召开“以医改为统领,优化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兜牢居民健康网底”双月协商会。张恒通在徐汇区政协双月协商会上发言

张恒通在徐汇区政协双月协商会上发言

徐汇区政协委员、上海德禾翰通律师事务所主任张恒通讲述了一则令人遗憾的故事:几天前,他所在律所一名即将入职的年轻律师,夜间在封闭室内环境剧烈运动后,引发急性心脏病,不幸离世。
“如果现场有AED设备,悲剧或许不会发生。”张恒通建议在各类运动场所、尤其是剧烈运动场所配备急救设备,挽救更多生命。
“一位优秀的年轻人,以这样的方式离开,让人很难过。”上海市医学会会长邬惊雷当场回应。他说,从整体看,上海一直在推广AED设备的布点,在机场、火车站、商场等公共场所已有所布局,但运动场所确实需要进一步完善。
次日,张恒通便提交了一则社情民意信息。“近年来,一些人在运动时突发心脏病去世。在现场,旁观者除了按压胸腔外,无法采取任何急救行为。救护车平均到场时间超过10分钟,往往错过最佳救治时间。”他建议在足球场、篮球场等剧烈运动场所配备急救医疗设备。
这则信息,通过徐汇区政协报送市政协,受到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徐汇区公共体育场馆配备AED“回头看”活动

徐汇区公共体育场馆配备AED“回头看”活动

参与AED配置落实情况“回头看”
2024年5月,徐汇区检察院在履职中发现,市民体育活动中心等公共体育场馆未配备AED设备,有的场馆虽配备了AED设备,但其提供时间未能覆盖体育场馆全部开放时段,不利于保障市民运动安全、生命安全。
6月,区检察院依法向相关行政机关制发检察建议,建议其依法履行监管职责,加强急救安全保障,并与有关单位加强协作配合,强化公共体育场馆工作人员急救技能培训。行政机关回函,表示将加强辖区公共体育场馆AED设备配置。
为确保AED规范配置落实到位,做好公益诉讼检察履职“后半篇文章”,8月,区检察院召开公开听证会,并邀请市区两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益心为公”志愿者及群众代表参加现场观摩。身为检察院听证员且一直关注AED的张恒通亦受邀参加。
会上,行政机关负责人带来了好消息:已对全区29个公共体育场馆开展实地查看,将从室内体育馆入手,优先配置AED设备,逐步拓展到室外体育场。
“硬件到位了,软件也应该跟上。”张恒通提出,要确保人们“能用、会用、敢用”AED设备,建议在场馆醒目位置张贴使用说明,并对值班人员进行急救业务培训。
10月,区检察院联合区体育局、漕河泾街道,开展徐汇区公共体育场馆配备AED“回头看”,了解此项工作的落实情况。
通过场馆工作人员,张恒通了解了场馆AED的日常使用、维护情况。“为了避免发生意外,除了现场工作人员会用AED外,爱运动的普通人也应该会用。”他提出,AED的培训和使用具有普适性,应扩大培训范围,将AED作为运动锻炼的前置环节。
市政协委员、可口可乐饮料(上海)有限公司工会主席黄斌也参加了“回头看”,也认为应定期组织人员参加AED培训。
同时他强调,要加强普法工作,打消施救者“不敢用、怕担责”的顾虑。《民法典》第184条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在他看来,这样的“好人条款”,应张贴在AED设备项目处,让施救者吃下“定心丸”,从而不会因为担心行为可能导致的后果而放弃施救。徐汇区检察院召开公开听证会

徐汇区检察院召开公开听证会

探索进一步扩大“救命神器”受惠面
如今,“救命神器”已遍布徐汇区各个体育场馆,为健身人群筑起了一道道生命防线。
今年4月8日,71岁的王阿姨在徐汇区田林街道市民健身中心内打乒乓球。她弯腰捡球时,因心脏血管问题,突然丧失了意识,摔倒在地。在随后的1分钟内,场馆工作人员在迅速拨打120的同时,使用AED设备配合心肺复苏进行抢救。整个施救过程,持续了12分钟。急救人员赶到时,王阿姨已恢复微弱的呼吸和心跳,被送往医院继续抢救。
入院当天,王阿姨就动了心脏支架手术,现已转危为安,出院休养。据主刀医生说,如果没有送医前的及时抢救,后果会非常严重,可能人就救不回来了。
这一消息,让张恒通有些小激动。更让他振奋的是,徐汇区正在全面开展AED设备的宣传推广工作,让每个人都知晓相关知识和法律规定,“能用、会用、敢用”,防范风险于未然。
他表示,会继续关注“救命神器”的话题。鉴于AED设备成本较高,他认为各方可以共同探讨如何提高AED设备使用效率,从而进一步扩大这一“救命神器”的受惠面。
徐汇区政协、徐汇区检察院 供图
责任编辑:张杏梅
转载请注明来源
  • 23
  • 评论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