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赞
  • 评论
  • 收藏
签名本那些事
陈建兴/联合时报  
来源:政协联线 | 2025-04-08 10:22 字号
我喜欢读书和藏书,喜欢与书相关的藏书票、藏书印和书标,还给书房起了个“中栌栖斋”的名字,那是童年弄堂名中卢薛宅的谐音。我还喜欢买书,隔三岔五就要跑书店,我更喜欢搜集作家的签名本,算来也有20多个年头了。
一次偶得让我尝到了甜头,有了收藏意识。那是1995年,每当夜幕降临,几乎是万人空巷争看电视连续剧《孽债》,此时,我却得到了《孽债》的签名本,那是著名作家叶辛的亲笔题签,让我如获至宝。由此,开始了我签名本的收藏之路。
这些年,我收藏了余秋雨、于丹、易中天、马未都、崔永元、郎咸平、吴敬琏、白岩松、余华等著名作家的签名本有100多本,每本签名本的背后都有一则温馨的故事呢。
10多年前,在谭弗芸老师的牵线下,包玉刚的外孙苏文骏在上海创立了包玉刚实验学校。这是一所民办双语的国际学校。苏文骏高鼻梁、蓝眼睛和白皮肤的“洋面孔”,却操着一口流利的中文,我与他工作接触颇多,当他得知我收藏签名本后,便介绍了他母亲包陪庆的新作《我的爸爸包玉刚》,说是有机会让母亲与我见上一面。没过多久,包陪庆来到我单位,送上了我久盼的签名本。早就听谭弗芸介绍过包陪庆的一些故事。她1945年抗战胜利时出生于陪都重庆,故取名为陪庆,曾获世界杰出女企业家称号。包陪庆对我说:“爸爸是首位登上世界船王宝座的华人,辉煌成就的背后是他自强不息、好学不倦的精神支撑着他,自己时刻面对爸爸的严格要求和训勉,但亦得到了非常可贵的栽培教育。”她的一番话让我倍受感动。在包陪庆的笔下,字字感人动情,这位外严内慈的好爸爸,一生低调、实干,高效率,不仅是举世瞩目的企业家,也是以诚待人、轻重分明的和平使者。
这里必须提到我一个熟悉的人,就是善淘网联席CEO余诗瑶。她在美国求学和工作期间,接触到不少慈善商店,许多人将生活中闲置的物品捐赠给公益机构。而公益机构通过开设商店销售这些物品,达到慈善效果并能促使二手物品循环利用,兼顾公益与环保的模式。于是,余诗瑶放弃外企高薪回国做公益,建立了善淘网,参照国外慈善商店的模式,在国内做一个全新的实验。同事顾国林是个慈善热心人士,三天两头带着捐赠物,拉着我去慈善超市,当我知道签名本好销外,也捐出了自己的拙作《燃情岁月》20多本,签名盖章后送到慈善超市。余诗瑶说:“名人的签名本更好卖。”这立刻让我想到了政协委员卫新,他是韩寒公司的法务总监,我立即让人联系了卫新,把我的一番想法让他转达给韩寒。没过多久,韩寒就签了20多本小说《乘风破浪》寄到了我单位,我与顾国林专程将书送到了新闸路1132号慈善超市,令余诗瑶大喜过望,我也捷足先登购买了一本。仅一天时间,韩寒的签名本就一售而空了。余诗瑶很认真,还专门制作了一张捐赠证书,上书:“尊敬的韩寒先生,感谢您捐赠《乘风破浪》书籍二十册”,让我转交给韩寒。
我也曾过了一把签名瘾。平生写的第一本书《燃情岁月》是我自费出版的,是我农场五年艰苦生活的真实写照。著名作家叶辛先生还为我的书作序和题写了书名。有的书店还为我的书专门做了广告牌,推介我的新书,让我给撤下了;有的书店邀我去签名售书,我婉言谢绝了。当我得知星火农场有部分昔日的场友要聚会,我连夜签名盖章忙活了大半夜,在100多本书上恭恭敬敬地写上了每一位战友的名字。次日,早早地开车送到聚会地。我自己连队的一些战友还邀我到奉贤农庄为我举办了“签售会”。说是签售,实际是我向每位战友赠书。战友们模仿着书店签售会的样子,人人都拿着我送的《燃情岁月》,在会场里排着长长的队伍,等待着我的签名。有人专做翻开书的扉页活,有人专门帮着盖章,让我静心签名。仪式很隆重,相聚在昔日“同绣地球”的地方,让我很难忘。
上海市总工会的职工文体志愿者协会“手机通通会”让我捐出50本签名书给会员阅读,我马上答应了。有素不相识的农场战友找上门来索书,我都会送上签名本,分文不收,因为农场情、战友情40多年来一直在我的脑海里萦绕。
责任编辑:李若涵
转载请注明来源
  • 点赞
  • 评论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