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
  • 评论
  • 收藏
全国政协2024年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情况综述:发挥政协信息工作优势,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包松娅/人民政协报  
2025-01-23 07:52 字号
信息工作是中共中央了解掌握情况的重要来源、科学民主决策的重要参谋、广泛联系群众的重要渠道。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做好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提出重要要求,强调“要围绕大局反映情况、报送信息,做‘千里眼、顺风耳’,把各方面新情况新问题、贯彻落实党中央方针政策的意见和建议、干部群众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等及时收集上来,归纳综合,分析研判,第一时间报送党中央,为党中央科学决策提供重要依据”。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强人民政协反映社情民意、联系群众、服务人民机制建设。这些都为做好政协信息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
反映社情民意信息是人民政协经常性、基础性工作。十四届全国政协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在全国政协党组和主席会议领导下,全国政协办公厅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政协性质定位,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人民政协为人民,积极通过政协信息渠道转化报送政协履职成果,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政协信息工作在新起点上持续发展。 
2024年,全国政协共收到反映社情民意来稿54000余篇,采用11000余篇。通过政协信息向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报送信息1000余期,转化全国政协履职成果近300个,政协履职成果转化力度不断加大,充分彰显了人民政协的显著政治优势。
聚焦“国之大者”
小切口反映“大”问题

政协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政治性、政策性强,在服务党和国家中心工作中承担着重要责任。必须提高政治站位,坚持旗帜鲜明讲政治,从践行“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把握政协信息工作;必须坚持服务科学决策、有效施策,从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高度加强政协信息工作;必须坚持加强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从落实中共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要求的高度深化政协信息工作。
一年来,全国政协紧紧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中共二十大决策部署,牢固树立高度自觉的大局意识,围绕党和国家中心任务,坚持政协信息为科学决策、有效施策提供有益参考的导向,报送了一批价值高、质量高的意见建议。
新时代新征程,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一项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和内在要求,也是近年来全国政协和委员们建言献策的重点。
全国政协委员陈群对长三角地区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一直颇为关注。他说:“统一大市场首先要统一标准,健全内外贸一体化衔接的规则和标准,加快‘通道+枢纽+网络’物流运行体系建设,进一步促进商贸流通领域绿色低碳发展。”
聚焦深化改革开放、做好经济工作,全国政协围绕包括构建全国产业要素统一大市场在内,以及完善能源管理体制、健全金融服务体系、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等多方面提出一系列意见建议。“尤其是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围绕全会提出的相关改革部署,集中报送了一批有分量的对策建议。”相关工作人员表示。
去年9月,全国教育大会在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系统部署了全面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发出“朝着建成教育强国战略目标扎实迈进”的号召。
围绕助力实现建成教育强国的奋斗目标,不少全国政协委员通过反映社情民意信息提出意见建议。“完善职业教育体系”“推进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贯通”“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全国政协在全国教育大会召开前后报送了相关信息,为教育强国建设汇聚政协信息的力量。
“政协委员反映社情民意必须胸怀‘国之大者’,深入研究党委、政府决策需求,有针对性地报送信息、提出建议。”全国政协委员胡刚有着丰富的社情民意信息实践经验,“全国政协召开双周协商座谈会就科技创新型企业发展等问题进行协商。会后,我撰写并提交了与议题相关的信息,有关部门反复协商沟通,切实发挥了信息的决策参考作用。”
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生态文明建设等各领域,全国政协始终坚持围绕中心,聚焦“国之大者”,把信息工作放在大局中谋划和推进,为服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推动党和国家大政方针贯彻落实发挥了积极作用。
关注群众“急难愁盼”
反映动态动向问题

关注人民群众“急难愁盼”,是政协信息工作的重中之重。
“信息收集报送的内容既关注‘国之大者’,又关注群众身边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既关注需长期深入研究的关键问题,又关注值得注意的新情况新问题。”据全国政协办公厅信息局有关工作人员介绍,过去一年,收到信息来稿和报送信息中反映群众意愿诉求的民生稿件不在少数,全国政协积极反映各方面动态性、动向性情况和问题,助力增进人民福祉。
针对社会关注热点,反映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等情况;围绕民生领域关切点,反映优化“一老一小”普惠托育等意见;聚焦经济社会发展的潜在风险点,提出提升超大特大城市抗震安全水平、推动城市燃气管道可持续更新等建议……
“把握社情民意,就是要深刻认识‘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科学内涵,针对不同人群的差异性、多样性需求,精准施策、靶向发力。”农业界全国政协委员张合成曾经把农民种啥对、卖啥贵、买啥最实惠的诉求通过信息反映了上去。他认为,社情民意就是要把群众“柴米油盐”的困难、“琴棋书画”的需求、“急难愁盼”的诉求当回事儿,使反映社情民意工作接地气、入人心。
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全国工商联副主席邱小平介绍,包括企业家委员在内的广大民营经济代表人士积极参与信息工作,聚焦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形成了一批接地气、见实效的信息。“很多通过政协信息反映的情况问题和意见建议得到了有关方面高度重视,为推动解决问题、出台政策,做好凝聚人心、提振信心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
聚焦“国之大者”,回应民之关切。2024年,全国政协各参加单位、各专门委员会,广大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成员、无党派人士以及各级地方政协,通过政协信息渠道向中共中央、国务院及有关部门报送了大量高质量信息。许多意见建议转化为政策举措,为服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推动党和国家大政方针贯彻落实发挥了积极作用。
发挥“直通车”优势
有效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报送政协信息,既是政协履职尽责的重要内容,也是调动政协委员积极性的重要方式。
全国政协办公厅和各专门委员会办公室,将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融入政协协商调研等各项履职活动之中,有效对接政协各类视察考察、调研议政活动,深入挖掘委员提案、大会发言、内刊文章等资源,以信息方式报送中央领导同志,推动政协各项经常性工作质量的提升。
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时代推进改革开放的重要战略举措。2024年5月10日,全国政协召开“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双周协商座谈会。包括全国政协委员、厦门市副市长张志红在内的多位委员为努力建设更高水平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言献策、凝聚共识,并在座谈会后继续开展深化研究。全国政协及时将相关研究成果转化政协信息报送中央领导同志,为我国自由贸易区建设持续凝心聚力。
一年来,全国政协精心遴选全体会议、常委会会议大会发言等协商成果,通过信息报送了一批大会发言成果,多方面促进了政协履职成果的转化落地。
深化转化协商会议成果是通过信息渠道报送的协商建言成果之一。在创新做好专题研究成果转化上,全国政协办公厅聚焦前沿领域,挖掘各课题成果,通过多期政协信息进行刊发。“在实践层面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课题组结题后,通过政协信息转化了1篇总报告和7篇专题报告。同时全国政协还支持委员结合自身专长、工作实际,在密切联系界别群众、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写报送信息,从不同方面、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反映群众诉求意愿、意见建议。
全国政协委员张金涛表示,反映社情民意信息是传递民意的直通车、建言资政的好平台。“信息虽‘小’、作用很‘大’。2024年我积极撰写多篇社情民意信息,其中4篇被全国政协采用,为相关问题的解决贡献了力量,令我备受鼓舞、干劲满满。”
做好信息工作,必须加强制度建设。2024年,全国政协落实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健全政协协商民主机制的相关改革部署,总结十四届全国政协以来信息工作制度化成果,组织修订《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条例》,不断健全优化信息工作机制流程,进一步提高政协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质量,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广献良策。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全国政协和广大政协委员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条例,不断提升信息工作质量和水平,推动政协信息工作再上台阶。
责任编辑:张希喆
转载请注明来源
  • 16
  • 评论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