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评论
- 收藏
建议成立上海市业主委员会联合会


来源:政协联线 | 2024-11-04 15:28
字号

11月1日,《人民日报》刊发上海市委署名文章:奋力谱写新时代人民城市建设新画卷。
2019年11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首次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把人民城市理念写入报告,发出了团结奋斗创造新的伟业的时代号召。
上海要继续努力贯彻人民城市理念,一个最直接和基本的问题就是:如何按照“人民城市”这一理念,切实把基层治理中的居委会、业委会两者关系处理好,切实充分发挥业委会在基层治理中的独特作用。
一、物业管理问题日渐突出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住宅小区的物业管理问题日渐突出。许多小区在物业服务质量、费用透明度、业主权益保障等方面面临着诸多困扰。这不仅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社区的凝聚力。成立业主委员会联合会,可以为各区的业委会治理提供一个有效的平台,促进各业委会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尤其是发挥业委会在监督(选择)物业公司搞好物业管理的实际作用,共同维护业主的合法权益。
上海正在推动物业服务形成质价相符、按质论价的市场机制,今年将推动500个小区按质论价调整物业费。
二、业委会作用没有根本凸显
尽管业主委员会在提升社区治理水平、维护业主权益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全市仍有相当部分小区尚未成立业委会。这一现象不仅反映了业主参与社区治理的不足,也说明了在基层治理中,业委会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通过成立市业主委员会联合会,可以加强对各区业委会的指导与支持,推动更多小区建立业委会,形成良好的社区治理体系。
在中国,随着物业管理和社区治理的不断发展,一些城市也开始探索成立业主委员会联合会,以促进各业委会、业主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维护业主的合法权益。
记得深圳市早在多年前就已成立全市业主委员会联合会。
上海一些街镇近年来已成立业委会联合会。如:徐汇区斜土街道、奉贤区南桥镇等。黄浦区半淞园街道早在2019年7月就成立业委会联谊会。
三、提高业委会地位的共识
2020年5月28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部法律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民法典》在物权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了业主委员会在基层自治中的独特地位和作用。
截至2019年6月,上海市共有9478个业委会。根据上海市房管局的数据,上海市业委会的组建率高达92.47%,位居全国第一。但是这些近一万个业委会发挥的作用如何,还有待深入调研。
1、政策支持与法律保障
推动制定或修订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明确业委会的权利与义务,包括其法人地位,保障其在物业管理中的合法地位。
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业委会的成立与运作,为其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支持。
当前,市委已成立社会工作部,可以在市社工部牵头指导下,先期开展对组建全市业主委员会联合会的工作调研。
建议浦东新区作为先期试点改革创新,探索成立新区业委会联合会。
2、加强培训与能力建设
上海要在相关学校设立业委会专业培训。组织业委会成员的培训,提升其在物业管理、法律知识、沟通协调等方面的能力。
建立业委会之间的交流机制,分享成功经验和最佳实践,促进相互学习。
3、促进业主积极参与
通过宣传和教育,提高业主对业委会重要性的认识,鼓励更多业主参与到业委会的活动中。
设立业主意见反馈渠道,鼓励业主对业委会的工作提出建议和意见,增强业委会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4、优化居委会与业委会关系
制定落实居委会与业委会的工作分工,明确各自的职责与权限,促进两者之间的协作。
定期召开居委会与业委会的联席会议,讨论社区治理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形成合力。
5、建立全市业委会联合会
在市级或区级层面成立业委会联合会,作为业委会之间的协调机构,提升其整体影响力。
联合会可以整合各业委会的资源,提供法律咨询、物业管理等专业支持,增强业委会的服务能力。
6、加强监督与评估
设立专门机构对业委会的工作进行监督,确保其合法合规运作。
开展对业委会的工作进行定期评估,反馈其在社区治理中的表现,促进其不断改进。
7、推动社区文化建设
通过组织社区活动,增强业主之间的互动与信任,营造支持业委会的良好社区文化。
通过媒体和社区宣传,展示业委会在维护业主权益、改善小区环境等方面的成效,增强业主的认同感。
2019年11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首次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把人民城市理念写入报告,发出了团结奋斗创造新的伟业的时代号召。
上海要继续努力贯彻人民城市理念,一个最直接和基本的问题就是:如何按照“人民城市”这一理念,切实把基层治理中的居委会、业委会两者关系处理好,切实充分发挥业委会在基层治理中的独特作用。
一、物业管理问题日渐突出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住宅小区的物业管理问题日渐突出。许多小区在物业服务质量、费用透明度、业主权益保障等方面面临着诸多困扰。这不仅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社区的凝聚力。成立业主委员会联合会,可以为各区的业委会治理提供一个有效的平台,促进各业委会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尤其是发挥业委会在监督(选择)物业公司搞好物业管理的实际作用,共同维护业主的合法权益。
上海正在推动物业服务形成质价相符、按质论价的市场机制,今年将推动500个小区按质论价调整物业费。
二、业委会作用没有根本凸显
尽管业主委员会在提升社区治理水平、维护业主权益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全市仍有相当部分小区尚未成立业委会。这一现象不仅反映了业主参与社区治理的不足,也说明了在基层治理中,业委会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通过成立市业主委员会联合会,可以加强对各区业委会的指导与支持,推动更多小区建立业委会,形成良好的社区治理体系。
在中国,随着物业管理和社区治理的不断发展,一些城市也开始探索成立业主委员会联合会,以促进各业委会、业主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维护业主的合法权益。
记得深圳市早在多年前就已成立全市业主委员会联合会。
上海一些街镇近年来已成立业委会联合会。如:徐汇区斜土街道、奉贤区南桥镇等。黄浦区半淞园街道早在2019年7月就成立业委会联谊会。
三、提高业委会地位的共识
2020年5月28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部法律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民法典》在物权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了业主委员会在基层自治中的独特地位和作用。
截至2019年6月,上海市共有9478个业委会。根据上海市房管局的数据,上海市业委会的组建率高达92.47%,位居全国第一。但是这些近一万个业委会发挥的作用如何,还有待深入调研。
1、政策支持与法律保障
推动制定或修订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明确业委会的权利与义务,包括其法人地位,保障其在物业管理中的合法地位。
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业委会的成立与运作,为其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支持。
当前,市委已成立社会工作部,可以在市社工部牵头指导下,先期开展对组建全市业主委员会联合会的工作调研。
建议浦东新区作为先期试点改革创新,探索成立新区业委会联合会。
2、加强培训与能力建设
上海要在相关学校设立业委会专业培训。组织业委会成员的培训,提升其在物业管理、法律知识、沟通协调等方面的能力。
建立业委会之间的交流机制,分享成功经验和最佳实践,促进相互学习。
3、促进业主积极参与
通过宣传和教育,提高业主对业委会重要性的认识,鼓励更多业主参与到业委会的活动中。
设立业主意见反馈渠道,鼓励业主对业委会的工作提出建议和意见,增强业委会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4、优化居委会与业委会关系
制定落实居委会与业委会的工作分工,明确各自的职责与权限,促进两者之间的协作。
定期召开居委会与业委会的联席会议,讨论社区治理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形成合力。
5、建立全市业委会联合会
在市级或区级层面成立业委会联合会,作为业委会之间的协调机构,提升其整体影响力。
联合会可以整合各业委会的资源,提供法律咨询、物业管理等专业支持,增强业委会的服务能力。
6、加强监督与评估
设立专门机构对业委会的工作进行监督,确保其合法合规运作。
开展对业委会的工作进行定期评估,反馈其在社区治理中的表现,促进其不断改进。
7、推动社区文化建设
通过组织社区活动,增强业主之间的互动与信任,营造支持业委会的良好社区文化。
通过媒体和社区宣传,展示业委会在维护业主权益、改善小区环境等方面的成效,增强业主的认同感。
责任编辑:杨一宁

- 1
- 评论
- 收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