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赞
  • 评论
  • 收藏
学习深圳,浦东面向未来再出发
施蔷生
向作者提问
来源:政协联线 | 2025-04-25 09:05 字号
有见证和参与浦东开发开放35周年的资深企业家说:浦东要学习深圳等地,未来不进则退。笔者深有同感。今年春节期间,在深圳深刻感受到城市的活力与效率。
一、三十五年的“浦东奇迹”:当“海派绅士”遇见“深圳速度” 
1990年的浦东还像个穿着补丁裤的乡下小子,望着对岸灯红酒绿的浦西直咽口水。谁能想到,这个曾被戏称为“黄浦江边大农村”的地方,如今竟把“陆家嘴三件套”玩成了世界级城市名片,GDP总量相当于整个葡萄牙。但当我们把目光转向南海之滨,深圳这个“别人家的孩子”用四十年时间从渔村变身“中国硅谷”,其人才吸引力指数常年霸榜,让浦东这位“优等生”也不得不思考:要不要向这个“特区同学”借点作业抄抄? 
浦东的经验宝库里,“制度创新”堪称镇馆之宝。从全国首个“证照分离”改革到自贸区“负面清单”,这些操作比《甄嬛传》里的宫斗戏还精彩。但深圳的“秒批”落户政策更胜一筹——年轻人手机点几下就能成“新深圳人”,这效率让浦东的“人才引进绿色通道”看起来像老式绿皮火车。王安石说“祖宗不足法”,但没说“邻居不足学”啊!
  二、向深圳“取经”:人才争夺战的“降维打击” 
深圳的“孔雀计划”玩得风生水起时,浦东还在用“人才公寓”这种传统招式。看看人家深圳的套路:应届生落户秒批、创业失败有补贴、连相亲活动都帮你组织好,这套“一条龙服务”堪比《非诚勿扰》现场版。反观浦东,某年某985硕士吐槽:“为了办人才居住证,我集齐的材料比《西游记》取经还难!” 
张江科学城虽然聚集了全国1/3的芯片人才,但深圳南山区每平方公里藏着98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密度堪比煎饼果子的芝麻。究其原因,深圳把“来了就是深圳人”这句slogan变成了真金白银的政策:创业失败?政府给你“复活甲”;首次购房?打折打到开发商肉疼。这种“撩人”操作,简直是把《孙子兵法》“攻心为上”玩成了现代版。 
建议浦东直接"抄作业":
1、打造“零门槛”青年社区,学习深圳大疆无人机创始人汪滔的母校香港科技大学,直接把分校变成“人才蓄水池”。
2、把临港新片区变成“政策特区”,试点深圳前海的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让海归人才到手工资多出个爱马仕。
3、学深圳搞“人才节”,把相亲角和招聘会合并举办,解决人才“终身大事”——毕竟《孟子》都说了“有恒产者有恒心”。 
三、双城记:当“金融大脑”邂逅“科技心脏”
 浦东的金融要素市场完备得像满汉全席,但深圳的科技企业孵化能力堪比川味火锅——够劲够爽。华为、腾讯这些“科技巨头”在深圳的成长史,简直就是一部“草根逆袭”的活教材。而浦东的科创板虽然风光,但本土培育的“硬科技”企业数量还不如深圳南山区的一个街道办。 
这里有个现成案例:大疆创始人汪滔在香港科技大学读书时,经常跑到深圳华强北“淘零件”。现在的浦东有上海及海外国际名校的分院,却少了点华强北式的“野性生长”土壤。建议把张江的实验室和华二代的咖啡厅打通,搞个“浦东版华强北”,让《清明上河图》里的市井创新精神在21世纪复活。
 四、改革3.0时代:浦东需要“破圈”思维 
深圳的“市场派”作风值得浦东这个“学院派”好好学习。当年深圳推行“非禁即入”政策时,浦东还在研究“负面清单”的学术定义。这种差异就像《红楼梦》里王熙凤和贾政的对比——一个雷厉风行,一个循规蹈矩。 
具体建议:
1、把“一网通办”升级成“元宇宙政务”,让留学生隔着时差也能办完所有手续,比玩《动物森友会》还简单。
2、在滴水湖周边打造“全球青年创客环廊”,提供从注册公司到上市辅导的“保姆式”服务,让创业者感受比海底捞还贴心的待遇。
3、借鉴深圳“人才安居集团”模式,把保障房建在地铁上盖,通勤时间精确到分钟——毕竟《论语》有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五、未来双城联动:打造“人才旋转门”
 想象这样一个场景:香港青年在深圳前海创业,到浦东科创板上市,中途还能享受双城人才补贴。这种“沪港深人才金三角”的构想,比《三体》中的“黑暗森林”理论和谐多了。建议:
1、建立浦东-深圳人才互认机制,让腾讯程序员可以无缝切换到支付宝;
2、联合设立“大湾区-长三角人才基金”,投资年轻人的奇思妙想;
3、举办“双城人才运动会”,让两地的码农、金融狗在篮球场上分出高下。
 目前,浦东新区人才资源总量超过200万人,三大先导产业人才约40万人,金融人才约35万人,航运人才约23万人,初步形成全球高端人才集聚、海内外人才融合发展、创新活力竞相迸发的人才高地。
回望这三十五年,浦东像一位稳重的海派绅士,而深圳则是活力四射的创业青年。《双城记》开篇说:“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但对今天的中国城市而言,这绝对是人才竞争最火热的时代。浦东要想在下一个三十五年继续“C位出道”,就得学会深圳那种“把人才宠上天”的劲头——毕竟连李白都知道:“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2025年4月18日
责任编辑:张雷
转载请注明来源
  • 点赞
  • 评论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