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评论
  • 收藏
让红色文化和精神谱系融入互联网青年生活
曹天风
向作者提问
来源:政协联线 | 2024-02-27 20:29 字号

让红色文化和精神谱系融入互联网青年生活
——曹天风在人民日报《人民周刊》主办的《弘扬光荣传统 赓续红色血脉——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研究与传播》座谈会上的发言
 

 
“沿着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足迹”智媒体互动短视频是基于当今青年追捧的“city walk”城市漫步的概念所创作的。从精神谱系源头--伟大建党精神的发源地上海开始,沿着第一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足迹,感悟46种精神,打通百年来中国革命与建设各个时期有为青年与新时代青年的精神通道与思想共鸣。短短3分钟的智媒体互动视频中,我们力求加强智媒体方法的手段创新,增强红色文化与精神谱系传播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实效性。
智媒体时代,红色文化和精神谱系传播环境主要有数据存量“大”、技术发展“快”、维度广泛“宽”、变量多元“杂”、竟争角逐“烈”五个特征。从最原始的飞鸽传书、烽火狼烟,到4G智能时代,再到目前向5G互联时代发展的重要时期,人类的信息传播方式发生极大变化。在目前的传播环境下,当下青年集矛盾与冲突于一体。这种矛盾与冲突同样表现在“大”“快”“宽”“杂”“烈”五个方面。当下青年,于“大”数据洪流中,他们既有宏阔的视野,又容易落入信息茧房;于时代“快”发展中,他们既拥有改变世界的远大志向,又时常在现实的冲击下“小富即安”;于人生追求“宽”维度中,他们既有强烈的精神追求,又有对高品质物质生活的向往;于文化变量繁多混“杂”环境中,他们既高度认同主流文化,又极度地追求小众爱好;于事业激“烈”竞争中,他们既葆有强国一代特有的自信,又在社会心态普遍“内卷”下感到焦虑不安。对这一代青年,我们应该能直观感受到的是,他们放弃了很多国外奢侈品,追求的是国潮国风时尚。2023年夏天,我去延安参加延安双拥运动80周年纪念活动,途经西安大唐不夜城,只见成群结队、欢声笑语、身着唐装汉服的少男少女,他们是大唐不夜城光芒四射的时代人文璀璨之星。在全球文化交融又激烈竞争的当下,源于祖国的强盛,他们拥有强国一代的自信,这是当代青年最显著的精神特质。
了解当下青年互联网性格的特质和生活方式,面对主流文化价值被多元亚文化消解、网络传播中的历史虚无主义倾向、青年聚焦注意力分散、红色文化传播实效不强、传播形式单一无法达成共识和形成认同等诸多方面的现实挑战,亟待以智媒体互动的思维方式和行动定向实施,让红色文化和精神谱系真正融入互联网青年的生活。
其一,以智媒体传播创新促进传承赓续。
坚持“红色内容+传播方式+价值认同”的理念,让红色基因“活”在当下,以智媒体的交互性传播突破传统媒体单向性传播,让青年受众以一种主人翁姿态参与传播,使传播者更深切了解受众的思维导向;在全媒体平台中,突出智媒体的运用,以智媒体的有趣性、生动性,实现红色文化和精神谱系的活化传播,提高青年深度参与的积极性以及对青年群体用户的黏性;通过传播方式的迭代创新,为红色文化和精神谱系增添时代感,增加其感染力和生命力,增强青年群体的价值认同。
其二,“寓教于情、寓教于乐、寓教于学”传承红色文化和精神谱系。发挥智媒体传播优势,找准传播突破口,主动占领新媒体平台的宣传主阵地;新技术赋能“大思政课”教育与传播深化“思创融合”,提升互动性与体验感,使青年一代置身其中,提高红色文化认同的情感能量; 开发沉浸式智媒体影游互动剧,以历史场景的复原再现,激发青年与革命先烈、红色文化和精神谱系相通的情感共鸣; 构建社会红色文化教育机制,盘活家庭、乡贤、社会组织的作用,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红色基因的同向性建设。
寓教于情,变“理论说教”为“情境感召”。红色文化资源的生成环境与90后、00后的成长环境大不相同,应以“智媒体”为载体,运用智能可视化技术实现红色文化立体式、全景式可视化呈现,让文物“发声”、让故事“说话”,为受众营造可视化的在场感、沉浸式的体验感。在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上海市中共党史研究室的指导下,我们与中共井冈山市委党校合作,以5G、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创新创作,目前已完成“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系列虚拟数智展示馆”的“伟大建党精神展示厅”和“井冈山精神展示厅”。今天,在座的有研究沂蒙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和两路精神等许多研究精神谱系方面的专家、学者,希望在人民日报出版社的关心指导下,与各位专家合作,共同完成“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系列虚拟数智展示馆”的46种精神全系列创作,打破时空的限制,借助AR、VR技术,令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彼时此景、彼地此情,将“说教式呈现”转变为“情境式体验”,打破红色文化与受众之间的时空隔阂与情感隔膜,激活红色文化和精神谱系教育的情境感召力,真正使红色基因渗进血液、沁入心扉。
寓教于乐,变“单向传输”为“智能互动”。在传统红色文化传播中,缺乏互动、沟通、交流环节,本该充满趣味性、交互性的传播,往往变成了“单向传输”,难以激发受众的兴趣。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我们上海红色文创专业委员会研发智媒体动漫city walk红色研学地图及绘本学案研学手册,传播红色文化与精神谱系;与人民日报出版社合作出版的融媒体绘本《破茧: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以时代新人铸魂工程为指引,充分挖掘红色标识地石库门的红色故事,采用“融媒体+彩绘填色”的新形式,通过文字、图片等多媒体手段,用海派经典国画、时尚国潮彩绘,以及红色场馆馆长说多媒体视频等,多角度展示了石库门的红色故事。运用“多媒体+互联网+新互动”的智媒体出版物的新尝试,结合时代新人认知特点讲好石库门红色故事,作出传播伟大建党精神的有益探索。有声书逐渐火热,我们与在全国拥有500多个红色驿站的红色发声阵地合作,在红色文化传播中利用智媒体虚拟经典评书,创作精神谱系的红色故事有声读本,以VR虚拟现实技术、AR增强现实技术等人机交互形式,将单向传输演化为双向互动,让受众置身于智媒体所营造的互动式、可视化场景之中,实现参与式、体验式智能互动,更好感受和领悟红色文化、红色精神,让红色记忆真正走出书本、走进人心。
寓教于学,变“被动灌输”为“自主学习”。尊重90后、00后群体普遍喜欢在网络平台上进行主动性、灵活性、自由化学习的习惯,深化推进“智媒体”运用,基于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方法和技术提取资源的特征,设计基于文本和内容的可视化资源检索算法,让受众不受时空所限,根据个体需求通过智能搜索引擎高效快捷地进行线上红色文化资源的精准查找和自主学习,实现从被动化灌输向自主化学习的转变,不断提升红色文化和精神谱系的育人效果,推动红色文化落“网”生根、深入人心。
网络时代与智能时代,交织重塑着媒体格局。万物互联,万众皆媒,面向青年群体,要通过智媒体将“想讲的”变成“想听的”,把“青年们爱听的”融入“思政课想讲的”期待在智媒体技术的驱动下,充分发挥精神谱系的引领作用,读懂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读懂中国共产党这个伟大政党的人格力量,可以让新时代青年深刻把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时代主题,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把人生追求同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愿望紧密结合起来,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作者为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理事、红色文创专业委员会主任,本文为作者在“弘扬光荣传统 赓续红色血脉--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研究与传播”座谈会上的发言摘要)
责任编辑:杨骁希
转载请注明来源
  • 1
  • 评论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