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赞
  • 评论
  • 收藏
如何讲好新时代中华美育故事?上海高校分享经验
杨宝宝/澎湃新闻  
2023-09-05 14:46 字号
如今学校教育中越来越重视“美育”的作用,通过美育,可以提升人们认识美、理解美、欣赏美、创作美的能力。美育也成为中小学课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如何讲好新时代中华美育故事?8月30日下午,由中央美术学院美育研究院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社教中心社会实践节目联合推出的直播节目“新时代中华美育故事•第二讲”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开讲。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执行院长金江波作为本次全国高校美育优秀案例展示代表分享了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的实践。金江波分享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的实践

金江波分享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的实践

自2018年起,上海大学创立了美育工作室,在全面服务全社会美育浸润计划的同时,着力实施了《中小学课后美育课程建设项目》。目标是在课堂之外为青少年培养认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孩子们的审美情趣与艺术涵养,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成为“有爱、有品格、有社会责任担当的”青少年一代。
上海市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利用上海美术学院学术成果和学术知识构建课程内容,针对“如何培养艺术设计创新复合型人才”“如何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代转化”“如何实现知识服务社会可持续发展”三个问题,在非遗传承、公共艺术、美育创造力教育三个领域展开教学、研发、服务,研发适合基础教育新课标要求的系统课程。如今该项目已有扇一世界、中国篆刻艺术、杰作博物馆之中国书画、色彩创想、版画思维、AUTOMATA木质机械装置、定格动画、时装设计、设计思维等共计12套,800余课程,每年服务全市40余所中小学,100余个班级,受众学生40000余人次。12套美育课程还入选首批“上海市素质教育优质课程项目资源”,并作为优秀案例被多次推广和分享,也为研究生们的创新创业拓展了就业渠道与就业面。杰作博物馆之中国书画课程,孩子们在学习《富春山居图卷》

杰作博物馆之中国书画课程,孩子们在学习《富春山居图卷》

金江波介绍,基础教育中的美术课程设置已很完善,但不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相对薄弱,老师由于专业限制也无法对所有艺术和设计种类进行准确解读,针对这两个问题,上海大学的中小学课后美育课程项目提出了一系列改进方案,促进不同艺术科目的融合以及艺术与其他学科的跨界合作,并引入项目制学习,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探索。一扇一世界课程

一扇一世界课程

“美育的目标远不仅仅在于培养艺术家,更是着眼于塑造全面发展的公民。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对自己独特且卓越的艺术与美学有所了解,并对其怀有“敬畏”之心。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和保持孩子们的创造力,才算得上是我们所追求的美育的真正价值所在。”
通过5年的实践,工作室积累了丰富的数据和宝贵的经验。金江波表示,未来希望携手同行者共同拟定出《中小学美育课程编撰指南》。通过这套指南的制定与推广,改变当前还没有条件研发和实施高质量美育课程地区的现状。为我国基础教育作出我们专业美术教育者应有的贡献。
责任编辑:李若涵
转载请注明来源
  • 点赞
  • 评论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