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赞
- 评论
- 收藏
新时代新样子丨上海市虹口区政协履职一线报告
来源:政协联线 | 2019-05-10 09:07
字号

【编者按】
干出新时代人民政协的新样子。
地区政协工作是全市政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中共上海市委坚强领导下,市政协加强对区政协的工作指导,本市各区政协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更好担当新时代人民政协新方位新使命、更好彰显人民政协独特优势、更好增强履职综合效应,持续推进工作创新,着力提高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工作的质量水平,共同推动全市政协系统工作与时俱进、彰显特色、走在前列。
政协头条推出“新时代 新样子——上海区政协工作创新巡礼”系列报道,全面反映本市各区政协履职提质增效、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和创新成果。
新时代对人民政协工作提出了新要求。虹口区政协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统领各项工作的总纲,坚持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紧紧围绕两大主题,认真履行三大职能,坚持在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上双向发力,不断提高政协工作质量和履职实效,努力推动新时代政协工作提质增效、创新发展。
形成党建“新机制”,筑牢共同思想政治基础
“三个第一”促学习:始终坚持把加强学习放在首要位置,把学习中央、市委和区委的精神要求作为各类会议第一项议程,第一时间向全体委员和机关干部传达,第一时间下发学习资料,并通过组织集中学习、讨论交流等形式,深入开展学习研讨,切实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掀起学习热潮,聘请党建专家顾问,召开主题学习讲座,认真组织开展理论研讨会,引领委员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上来,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四个联动”拓渠道:认真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人民政协党的建设工作的若干意见》等党建相关精神,进一步加强人民政协党的建设。形成政协党建与委员单位党建联动、与专委会党建联动、与街道活动组党建联动、与部门党建联动的新模式。与委员单位和政府部门党组织联合开展“我的初心使命——共迎建党97周年”“进博先锋、党员行动”等主题党日活动,重温入党誓词,交流心得体会。设立专委会党的活动小组,任命组长和副组长,进一步发挥党组织的引领作用。通过街道活动组,委员积极参加街道和社区的党建活动,从身边事做起,在服务群众中进一步发挥委员的“三个作用”。
“系列培训”树标杆:联合区委组织部、区委统战部举办中共党员委员培训班,引导中共党员委员牢记党员第一身份,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切实担负起新时代政协工作使命,更好地推进了系统化党建,把全面加强党的领导落到实处。举办委员培训班,分批组织全体委员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活动,深入学习政协基本知识和履职所需的相关技能,引导委员进一步“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守纪律、讲规矩、重品行”。委员在接受培训后感言:“要立鸿鹄志,做奋斗者,自觉将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做一名无愧于党和人民、无愧于初心的合格政协委员。”
依托履职“新平台”,围绕中心工作建言资政
“上接天线”谋发展:紧紧围绕全市发展大局和虹口发展需要,积极参加市、区政协联合联动调研,就“提升北外滩地区功能的研究”向市层面专家征求宝贵意见,引入高端智库,建立资源通路。同时,积极参加市政协“打响上海购物品牌”“老城厢历史风貌保护与旧区改造对策研究”等重大课题调研和专题协商议政会,并通过市政协全会平台,提交《政府主导、全民参与、多措并举,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关于进一步加强政策支持、提升旧区改造和城市有机更新工作的建议》等提案,积极向市级层面反映情况、提出建议。
“主动对接”明方向: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就是政协协商议政的中心内容。围绕落实区委决策部署,与区政府充分沟通,制定《区政协年度协商计划》,提交区委常委会审定,形成了“文件+计划”的工作推进格局和制度安排。从本届开始,以年度协商计划为核心,制定年度工作要点、民主监督计划和调研计划,形成“3+1”的工作计划体系,邀请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出席政协常委会,邀请所有副区长分别参加政协协商议政,进一步强化了政协工作与中心工作的紧密对接。同时,在协商计划中,把质量导向鲜明树立起来,聚焦群众普遍关心的养老、教育、住房、医疗、就业、生态等问题,让来自各方面、各层面的意见和诉求在政协得到充分表达,努力通过政协协商平台助推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的解决。
携手共筑“同心桥”,“建言建在需要时、议政议到点子上”是政协组织议政活动的目标。全新搭建专委会对口协商平台“同心桥”,6个专委会与区政府15个部门分别签约共建“同心桥”,开展“关于架空线入地及合杆整治推进情况”“养老和社会救助”等对口协商,以政协的“好建议”推动问题的“快解决”,以委员的“好计策”促进工作的“大进步”。同时,不断完善“同心圆下午茶”界别协商,更加突出发挥界别优势,聚焦“以绣花精神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等主题,委员与区领导、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面对面沟通交流,提高了协商议政的专业性和实效性。
组建监督“新力量”,深入基层一线反映情况
专项监督全方位:这几年,区政协总结以往民主监督工作经验,选好“靶位”,瞄准区域发展中系统性、全局性问题,组织委员开展深度专项监督。在“优化营商环境,推进‘一网通办’”“美丽家园、美丽街区建设”等专项监督中,委员发挥专业优势,提出真知灼见,得到部门认可。组织委员从一个问题的各个角度开展监督,赴社区、楼宇、学校、足球场等场所开展“智慧公安建设”等专项视察,进一步提高了视察监督的针对性,为改进部门工作、提高行政效能发挥了积极作用。
主题监督全区域:去年开始,街道活动组开展富有特色的“走基层、重民生、保安全”主题民主监督,委员们看现场、查情况、解民情,对“六无”创建、道路交通、河道整治、食品安全等开展主题监督,范围覆盖虹口各个街道的小区、小路、小巷、小河。今年,为了进一步发挥街道活动组接地气、近民情的优势,区政协创设街道民主监督组,并以“咬尾巴”的方式开展“啄木鸟”民主监督行动。民主监督组之间交叉监督、循环监督,赴居民区、商业中心、楼宇等,对生活垃圾分类和创建全国文明城区等方面进行民主监督,就小区垃圾自助回收机周围地面不平整、绿地花园有待进一步美化等提出意见建议,形成专报报送区委、区政府,展现了助推区域工作的新作为。
提案监督全过程:提案办理直接关系到委员履职的成效,区政协不断健全流程,构建提案监督工作“闭环”。每年组织对政府部门开展提案办理民主评议工作,对部分重点提案进行“回头看”,跟踪部门对问题的解决情况,最大限度地调动部门办理提案和委员提出提案的积极性。此外,区政协还开辟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组织引导新方式,加大社情民意工作推进会频次,壮大信息员队伍、提高专业实力,在委员微信群中及时发布社情民意信息被录用和批示情况、推荐可以关注的主题,社情民意信息的数量和质量明显提升,委员的监督水平不断提高。
注入情感“新温度”,着力团结各界同心同向
加强联系聚合力:牵头编撰《七彩虹口——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主题画册,举办“政协委员话改革开放”活动,汇聚改革开放再出发的磅礴力量。今年还将举办庆祝新中国和人民政协成立70周年系列活动,进一步在凝心聚力中点燃委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激情。区政协定期召开座谈会和恳谈会,加强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的联系,有效激发了社会各界参政议政的热情和积极性,形成团结一心积极建言献策的工作合力。
共抱火红“虹石榴”:区政协取意“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创设“虹石榴”系列活动,举办“虹石榴”融企荟,推进委员企业与金融机构的联系合作;举办“虹石榴”读书会,引导委员以书怡情、以书增智、以书会友;举办“虹石榴”讲堂,通过“委员讲、委员听”,推动委员自我学习、相互学习、深度学习。“虹石榴”系列活动创立以来,已有近千人次参加银企交流、经典朗诵、科普讲座等活动,委员普遍反映拓宽了视野、陶冶了情操、提升了自身综合素养。
公共外交显成效:发掘虹口历史资源,讲好中国故事是区政协开展公共外交的切入点。区政协参与组织“犹太人在上海”历史系列巡展,在北京高校和美国纽约成功举办。清华、北大等北京院校师生,美国议员、政界代表、犹太组织负责人,以及曾在上海避难的犹太人代表等在观看展览后都给予高度评价。国内外多个地区均表示希望展览到当地举办,让更多的人聆听“和平、友善、包容”的声音。
激发队伍“新活力”,提高履职尽责能力水平
多维度管理体系:通过充分发挥专委会、界别和街道活动组作用,加强对委员队伍的管理。制定《政协上海市虹口区委员会关于加强和改进界别工作的办法》,从原则要求、主要途径、工作职责、组织实施等4方面、22项措施,对界别工作进行再强化、再推进。创新设置区政协地区联络组,指导全区8个委员街道活动组开展工作,制定《虹口区政协委员街道活动组工作标准》,构建了“1+8”的委员服务基层、服务社区的工作格局。区政协所构建的多维度委员管理体系,使得委员能多途径各展所长,发挥优势,更广泛参与区域经济社会建设。
高科技评价系统:健全委员履职档案,做好委员“履职体检”。建立基于手机、电脑等多平台的虹口政协“履职通”委员履职管理信息系统,从7个方面、31个小项细化了履职评价标准,施行人脸识别签到,对委员参加活动、会议发言、提交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学习培训等情况逐项计分,定期通过大数据系统为每位委员分析履职强项和需要改进的方面,进一步激发委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了委员的履职热情和责任感。
高标准机关建设:区政协按照建设学习型、政治型、服务型、创新型模范机关要求,制定《虹口区政协办公室高标准管理规定》《虹口区政协机关作风养成规定》等10余项制度,选派干部参与进博会等市重点工作,以制度建设和实践锻炼提升机关干部各项工作能力和水平,打造过硬的政协机关干部队伍,确保各项工作责任明确、衔接有序、及时推进,进一步发挥政协机关“服务、协调、落实”作用。
思想引领
把学习中共中央、中共上海市委和虹口区委的精神要求作为各类会议第一项议程,第一时间向全体委员和机关干部传达,第一时间下发学习资料。2018年,区政协和各专委会、界别、街道活动组开展各类集中学习、主题讲座、讨论交流等60余次,切实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
党的建设
举办中共党员委员培训班,聘请党建专家顾问,成立专门委员会党的活动小组,制定《中共政协上海市虹口区委员会专门委员会党的活动小组工作办法(试行)》,从3个方面、9个分项对专门委员会党的活动小组工作做了具体要求。
协商议政
2018年,全年开展22项议政活动,其中专题协商7项,专委会对口协商7项,界别协商5项,提案办理协商3项。
民主监督
2018年,区政协开展专项民主监督、“走基层、重民生、保安全”主题民主监督等,委员提交社情民意信息等意见建议700余条。今年,区政协进一步配强民主监督力量,创设8个街道民主监督组并开展“啄木鸟”民主监督行动。
界别工作
制定《政协上海市虹口区委员会关于加强和改进界别工作的办法》,从原则要求、主要途径、界别召集人工作职责、组织实施等4个方面、22个分项,对界别工作进行再强化、再推进。
履职管理
建立虹口政协“履职通”委员履职管理信息系统和委员履职评价体系,从7个方面,31个小项进一步细化和明确了履职评价标准,进一步激发了委员履职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干出新时代人民政协的新样子。
地区政协工作是全市政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中共上海市委坚强领导下,市政协加强对区政协的工作指导,本市各区政协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更好担当新时代人民政协新方位新使命、更好彰显人民政协独特优势、更好增强履职综合效应,持续推进工作创新,着力提高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工作的质量水平,共同推动全市政协系统工作与时俱进、彰显特色、走在前列。
政协头条推出“新时代 新样子——上海区政协工作创新巡礼”系列报道,全面反映本市各区政协履职提质增效、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和创新成果。

形成党建“新机制”,筑牢共同思想政治基础
“三个第一”促学习:始终坚持把加强学习放在首要位置,把学习中央、市委和区委的精神要求作为各类会议第一项议程,第一时间向全体委员和机关干部传达,第一时间下发学习资料,并通过组织集中学习、讨论交流等形式,深入开展学习研讨,切实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掀起学习热潮,聘请党建专家顾问,召开主题学习讲座,认真组织开展理论研讨会,引领委员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上来,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四个联动”拓渠道:认真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人民政协党的建设工作的若干意见》等党建相关精神,进一步加强人民政协党的建设。形成政协党建与委员单位党建联动、与专委会党建联动、与街道活动组党建联动、与部门党建联动的新模式。与委员单位和政府部门党组织联合开展“我的初心使命——共迎建党97周年”“进博先锋、党员行动”等主题党日活动,重温入党誓词,交流心得体会。设立专委会党的活动小组,任命组长和副组长,进一步发挥党组织的引领作用。通过街道活动组,委员积极参加街道和社区的党建活动,从身边事做起,在服务群众中进一步发挥委员的“三个作用”。
“系列培训”树标杆:联合区委组织部、区委统战部举办中共党员委员培训班,引导中共党员委员牢记党员第一身份,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切实担负起新时代政协工作使命,更好地推进了系统化党建,把全面加强党的领导落到实处。举办委员培训班,分批组织全体委员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活动,深入学习政协基本知识和履职所需的相关技能,引导委员进一步“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守纪律、讲规矩、重品行”。委员在接受培训后感言:“要立鸿鹄志,做奋斗者,自觉将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做一名无愧于党和人民、无愧于初心的合格政协委员。”
依托履职“新平台”,围绕中心工作建言资政
“上接天线”谋发展:紧紧围绕全市发展大局和虹口发展需要,积极参加市、区政协联合联动调研,就“提升北外滩地区功能的研究”向市层面专家征求宝贵意见,引入高端智库,建立资源通路。同时,积极参加市政协“打响上海购物品牌”“老城厢历史风貌保护与旧区改造对策研究”等重大课题调研和专题协商议政会,并通过市政协全会平台,提交《政府主导、全民参与、多措并举,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关于进一步加强政策支持、提升旧区改造和城市有机更新工作的建议》等提案,积极向市级层面反映情况、提出建议。
“主动对接”明方向: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就是政协协商议政的中心内容。围绕落实区委决策部署,与区政府充分沟通,制定《区政协年度协商计划》,提交区委常委会审定,形成了“文件+计划”的工作推进格局和制度安排。从本届开始,以年度协商计划为核心,制定年度工作要点、民主监督计划和调研计划,形成“3+1”的工作计划体系,邀请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出席政协常委会,邀请所有副区长分别参加政协协商议政,进一步强化了政协工作与中心工作的紧密对接。同时,在协商计划中,把质量导向鲜明树立起来,聚焦群众普遍关心的养老、教育、住房、医疗、就业、生态等问题,让来自各方面、各层面的意见和诉求在政协得到充分表达,努力通过政协协商平台助推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的解决。
携手共筑“同心桥”,“建言建在需要时、议政议到点子上”是政协组织议政活动的目标。全新搭建专委会对口协商平台“同心桥”,6个专委会与区政府15个部门分别签约共建“同心桥”,开展“关于架空线入地及合杆整治推进情况”“养老和社会救助”等对口协商,以政协的“好建议”推动问题的“快解决”,以委员的“好计策”促进工作的“大进步”。同时,不断完善“同心圆下午茶”界别协商,更加突出发挥界别优势,聚焦“以绣花精神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等主题,委员与区领导、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面对面沟通交流,提高了协商议政的专业性和实效性。
组建监督“新力量”,深入基层一线反映情况
专项监督全方位:这几年,区政协总结以往民主监督工作经验,选好“靶位”,瞄准区域发展中系统性、全局性问题,组织委员开展深度专项监督。在“优化营商环境,推进‘一网通办’”“美丽家园、美丽街区建设”等专项监督中,委员发挥专业优势,提出真知灼见,得到部门认可。组织委员从一个问题的各个角度开展监督,赴社区、楼宇、学校、足球场等场所开展“智慧公安建设”等专项视察,进一步提高了视察监督的针对性,为改进部门工作、提高行政效能发挥了积极作用。
主题监督全区域:去年开始,街道活动组开展富有特色的“走基层、重民生、保安全”主题民主监督,委员们看现场、查情况、解民情,对“六无”创建、道路交通、河道整治、食品安全等开展主题监督,范围覆盖虹口各个街道的小区、小路、小巷、小河。今年,为了进一步发挥街道活动组接地气、近民情的优势,区政协创设街道民主监督组,并以“咬尾巴”的方式开展“啄木鸟”民主监督行动。民主监督组之间交叉监督、循环监督,赴居民区、商业中心、楼宇等,对生活垃圾分类和创建全国文明城区等方面进行民主监督,就小区垃圾自助回收机周围地面不平整、绿地花园有待进一步美化等提出意见建议,形成专报报送区委、区政府,展现了助推区域工作的新作为。
提案监督全过程:提案办理直接关系到委员履职的成效,区政协不断健全流程,构建提案监督工作“闭环”。每年组织对政府部门开展提案办理民主评议工作,对部分重点提案进行“回头看”,跟踪部门对问题的解决情况,最大限度地调动部门办理提案和委员提出提案的积极性。此外,区政协还开辟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组织引导新方式,加大社情民意工作推进会频次,壮大信息员队伍、提高专业实力,在委员微信群中及时发布社情民意信息被录用和批示情况、推荐可以关注的主题,社情民意信息的数量和质量明显提升,委员的监督水平不断提高。
注入情感“新温度”,着力团结各界同心同向
加强联系聚合力:牵头编撰《七彩虹口——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主题画册,举办“政协委员话改革开放”活动,汇聚改革开放再出发的磅礴力量。今年还将举办庆祝新中国和人民政协成立70周年系列活动,进一步在凝心聚力中点燃委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激情。区政协定期召开座谈会和恳谈会,加强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的联系,有效激发了社会各界参政议政的热情和积极性,形成团结一心积极建言献策的工作合力。
共抱火红“虹石榴”:区政协取意“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创设“虹石榴”系列活动,举办“虹石榴”融企荟,推进委员企业与金融机构的联系合作;举办“虹石榴”读书会,引导委员以书怡情、以书增智、以书会友;举办“虹石榴”讲堂,通过“委员讲、委员听”,推动委员自我学习、相互学习、深度学习。“虹石榴”系列活动创立以来,已有近千人次参加银企交流、经典朗诵、科普讲座等活动,委员普遍反映拓宽了视野、陶冶了情操、提升了自身综合素养。
公共外交显成效:发掘虹口历史资源,讲好中国故事是区政协开展公共外交的切入点。区政协参与组织“犹太人在上海”历史系列巡展,在北京高校和美国纽约成功举办。清华、北大等北京院校师生,美国议员、政界代表、犹太组织负责人,以及曾在上海避难的犹太人代表等在观看展览后都给予高度评价。国内外多个地区均表示希望展览到当地举办,让更多的人聆听“和平、友善、包容”的声音。
激发队伍“新活力”,提高履职尽责能力水平
多维度管理体系:通过充分发挥专委会、界别和街道活动组作用,加强对委员队伍的管理。制定《政协上海市虹口区委员会关于加强和改进界别工作的办法》,从原则要求、主要途径、工作职责、组织实施等4方面、22项措施,对界别工作进行再强化、再推进。创新设置区政协地区联络组,指导全区8个委员街道活动组开展工作,制定《虹口区政协委员街道活动组工作标准》,构建了“1+8”的委员服务基层、服务社区的工作格局。区政协所构建的多维度委员管理体系,使得委员能多途径各展所长,发挥优势,更广泛参与区域经济社会建设。
高科技评价系统:健全委员履职档案,做好委员“履职体检”。建立基于手机、电脑等多平台的虹口政协“履职通”委员履职管理信息系统,从7个方面、31个小项细化了履职评价标准,施行人脸识别签到,对委员参加活动、会议发言、提交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学习培训等情况逐项计分,定期通过大数据系统为每位委员分析履职强项和需要改进的方面,进一步激发委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了委员的履职热情和责任感。
高标准机关建设:区政协按照建设学习型、政治型、服务型、创新型模范机关要求,制定《虹口区政协办公室高标准管理规定》《虹口区政协机关作风养成规定》等10余项制度,选派干部参与进博会等市重点工作,以制度建设和实践锻炼提升机关干部各项工作能力和水平,打造过硬的政协机关干部队伍,确保各项工作责任明确、衔接有序、及时推进,进一步发挥政协机关“服务、协调、落实”作用。
思想引领
把学习中共中央、中共上海市委和虹口区委的精神要求作为各类会议第一项议程,第一时间向全体委员和机关干部传达,第一时间下发学习资料。2018年,区政协和各专委会、界别、街道活动组开展各类集中学习、主题讲座、讨论交流等60余次,切实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
党的建设
举办中共党员委员培训班,聘请党建专家顾问,成立专门委员会党的活动小组,制定《中共政协上海市虹口区委员会专门委员会党的活动小组工作办法(试行)》,从3个方面、9个分项对专门委员会党的活动小组工作做了具体要求。
协商议政
2018年,全年开展22项议政活动,其中专题协商7项,专委会对口协商7项,界别协商5项,提案办理协商3项。
民主监督
2018年,区政协开展专项民主监督、“走基层、重民生、保安全”主题民主监督等,委员提交社情民意信息等意见建议700余条。今年,区政协进一步配强民主监督力量,创设8个街道民主监督组并开展“啄木鸟”民主监督行动。
界别工作
制定《政协上海市虹口区委员会关于加强和改进界别工作的办法》,从原则要求、主要途径、界别召集人工作职责、组织实施等4个方面、22个分项,对界别工作进行再强化、再推进。
履职管理
建立虹口政协“履职通”委员履职管理信息系统和委员履职评价体系,从7个方面,31个小项进一步细化和明确了履职评价标准,进一步激发了委员履职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责任编辑:张奂雅

- 点赞
- 评论
- 收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