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赞
  • 评论
  • 收藏
政协委员提出真知灼见:上海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
政协联线记者 董潇韩  
2025-07-01 19:02 字号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和内在要求。我国有14亿多人口,超4亿人的中等收入群体,近1.9亿户经营主体,经济总量超过134万亿元。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来说,拥有超大规模且极具增长潜力的强大国内市场,是我国经济独特优势所在。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对上海发展提出新要求、注入新动力,市政协常委郑杨认为,一是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有力推动上海成为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链接的核心枢纽。就内循环而言,其打破地域行政壁垒,促进资源要素自由高效流动,使得上海能够深度整合长三角乃至全国产业链资源。在国际循环层面,上海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完备的金融基础设施与丰富的贸易经验,成为我国对接全球经济的前沿阵地。二是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是上海引领长三角一体化迈向更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擎。上海可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策源功能与高端产业引领优势,打破区域行政分割与产业同质化竞争困局。三是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注入强大动力与全新活力。市场开放深度广度拓展方面,统一大市场建设要求上海加速金融市场双向开放,吸引全球顶尖机构、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模式落地。
“作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枢纽’和‘中心节点’,上海具有得天独厚的产业优势和市场优势。”市政协委员陈月英认为,上海化工供应链企业是上海的重要产业组成部分,跨区域、跨国际特点明显,在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发挥着应有的作用,对全国统一大市场也有着高度的依赖和期待。
上海如何紧抓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机遇?郑杨建议,加快推进上海金融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解决不同金融基础设施在对接过程中的标准差异、技术难题与监管冲突等问题。制定统一标准与规范,制定金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技术标准、数据接口规范、安全标准与业务流程规则。打造统一的交易所技术平台,整合交易系统、清算结算系统、信息披露系统等核心技术设施。
“推动上海完善监管设计,引导并推动各地碳排放市场规则并轨统一,逐步形成全国统一的碳价信号。”郑杨建议,“上海应加快推进现货与期货市场联动发展。鼓励现货企业与期货公司通过股权合作、业务联盟等方式深度融合,培育一批兼具现货贸易、仓储物流、期货交易与风险管理能力的综合性市场主体。国有企业持续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用足用好我国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深耕全国市场,通过产品和服务的对内输出,带动管理、资本、技术等各类要素的跨区域扩散,促进我国各地区实现协调发展。”
“推动上海化工供应链企业更好地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不仅有助于提升企业自身的竞争力,还能为全国化工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陈月英认为,“通过加强数智化技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技术创新,加强政策支持,培养与引进专业人才,加强行业合作与交流,上海化工供应链企业将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刘毅
转载请注明来源
  • 点赞
  • 评论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