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赞
- 评论
- 收藏
新时代新样子丨上海市普陀区政协履职一线报告
来源:政协联线 | 2019-04-26 12:00
字号


【编者按】
干出新时代人民政协的新样子。区政协工作是全市政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中共上海市委坚强领导下,市政协加强对区政协的工作指导,本市各区政协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更好担当新时代人民政协新方位新使命、更好彰显人民政协独特优势、更好增强履职综合效应,持续推进工作创新,着力提高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工作的质量水平,共同推动全市政协系统工作与时俱进、彰显特色、走在前列。
政协头条推出“新时代 新样子——上海区政协工作创新巡礼”系列报道,全面反映上海市各区政协履职提质增效、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和创新成果。
近年来,普陀区政协持之以恒推进党的建设工作,坚持协商民主主线,积极推行政协协商项目式运作、政协委员组团式履职、政协机关菜单式服务,努力提升协商参与度、建言精准度和成果转化度,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推动各项工作提质增效,以政协工作高质量发展助推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强化党建引领
探寻政协党建特殊规律
普陀区政协近年来坚持不懈推进党的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2017年换届以来,普陀区政协党的建设工作注入了新的内涵。不仅研究制定了区政协历史上第一张党的建设工作计划表——《2017年区政协党组、政协机关党的建设工作计划表》,更是在实践中研究提出党建“两个拓展”、中共党员委员“六个带头”的举措。
党建“两个拓展”,即由要求政协机关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向引导中共党员委员在政协履职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拓展;由抓政协机关党建工作,向与中共党员委员单位党组织,重点是“两新组织”党建联建拓展。
中共党员委员“六个带头”,即要求中共党员委员带头参加会议活动,带头协商建言,带头参加学习培训,带头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和提交提案,带头开展调研,带头服务基层群众。区政协党组书记、主席钱城乡谈起“六个带头”颇有心得,“政协对于中共党员委员的管理不能和中共党 员委员本职工作单位的管理同质化,一定要突出政协特色,服务于政协履职的主责主业”。他与区政协主席班子一道,作出了三方面的总体设计:一是宏观上抓定位,区别于委员单位党组织的党员管理工作,突出体现政协委员履职特点,彰显政协委员履职要求;二是中观上抓短板,在履职薄弱处着力发挥中共党员委员的示范带头作用;三是微观上抓操作,既有定性要求又有定量要求,形成中共党员委员履职规范。
区政协推进党的建设工作的一系列举措取得了显著成效,中共党员委员的履职责任意识进一步增强,在全体委员中的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凸显。
加强学习培训
推动政协工作双向发力
政协是“大学校、大舞台、大家庭”,“大学校”建设是关键。互联网时代,信息传递及时、迅捷而充分,如何提高政协学习与委员需求的契合度、提升政协学习活动的吸引力,愈发显得关键而迫切。为此,普陀区政协开展了一系列探索,以“五个结合”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带动式、融合式、引领式委员学习培训体系。
在学习培训内容上,把理想信念教育与履职业务培训结合起来。组织委员赴井冈山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增强委员履职为民的责任意识。结合委员履职中涉及的协商民主、提案、社情民意知识,以及当前普陀乃至上海发展的形势任务,开展业务培训,提升委员履职建言能力。
在学习培训方法上,把中心组带头学与带动政协委员学结合起来。党的十九大召开后,区政协将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作为学习培训的重中之重,两次组织中心组学习活动,通过传达会议精神、畅谈学习心得等形式,将学习贯彻会议精神与政协工作实践相结合。制定区政协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工作方案,分层分类逐步将学习贯彻活动引向深入。在中心组的带动下,委员中掀起一股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的热潮。
在学习培训途径上,把请进来与走出去结合起来。物色和邀请一批在本职领域中颇有建树的专家学者,形成“师资库”,请他们走进政协开展专题辅导。不仅请进来提升认识,更要走出去拓展视野。近年来,区政协委员和机关干部赴兄弟区政协学习政协工作创新实践,结合课题赴外省市开展学习考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学习培训形式上,把集中听课与专题讨论结合起来。从委员进党校专题学习研讨班到“普陀政协文化讲坛”,从区情报告会到专委会和界别培训会,一场场学习培训讲座实现了认识的提升,但委员们仍感“不解渴”。不仅要学,更要议。区政协结合学习培训开展专题探讨,让委员在头脑风暴中碰撞出思想火花。
在学习培训评价上,把定期考评与经常性讲评结合起来。委员参与学习培训的情况纳入履职量化评价体系,实行定期考评。不仅如此,区政协还开展委员学习情况的经常性讲评,做到及时跟进、及时提醒、及时推动。
做实政协协商
提升建言资政成效
普陀区政协有一套“别具一格”的协商计划制定流程,特别就特别在融入了三个推进落实的环节。其一是区长与区政协主席召开联席会议,面对面研究协商计划的落实;其二是区政协召开专委会主任和界别组召集人会议,相关负责人各自领任务;其三就是全体委员进党校培训,让全体委员都知晓协商计划,找到自身在协商工作中的着力点。区政协还有精细化的协商活动组织方式和个性化的协商平台。
区政协主席班子根据中央决策部署和全国政协关于政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以“三式履职”(政协协商项目式运作、政协委员组团式履职、政协机关菜单式服务)为抓手,对各类协商活动做细做实、做出专业水准,作出了新的部署,目的就是努力提升协商参与度、建言精准度、成果转化度。其中,政协协商项目式运作在提升协商建言质量方面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各项协商活动的承办者积极行动起来,以深入调研确保在协商过程中言之有物、言之有据、言之有理。根据政协协商项目式运作的要求,每个协商议题的项目负责人要按照项目化运作的思路推进协商,制定协商工作方案贯穿全年,从协商议题的调研、视(考)察、沙龙、协商,到协商会议后的建言汇总,形成正式建议,跟踪反馈协商成果转化情况,形成全流程的工作模式。
以去年举行的住房成套率改造协商议题为例。为尽可能获取第一手资料和数据,调研组赴市房科院、区房地局、规土局、相关街道调研;为博采众长拓宽调研视野,赴长宁区、静安区相关社区学习考察;为提升分析的深度,结合多方调研了解到的情况,与市房管局、相关街道社区负责人座谈;为形成相对集中的意见建议,组织委员开展沙龙活动进行头脑风暴,形成调研报告并进行多次修改、反复研讨。调研组形成的调研报告不仅回顾了普陀区居民住房成套率改造的发展历程,分析了推进现状,深入研究其中的瓶颈问题,更是从政策支持、氛围营造、具体举措等多方面提出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在该议题的对口协商会上,区房管局负责人不禁赞叹“政协的调研报告把我区居民住房成套率改造工作中面临的问题排摸得很清楚,对策建议也很实在,政协协商作出了专业水准”!
要说个性化协商平台,就不得不提普陀区政协连续举办十二年的“苏州河论坛”了。普陀区政协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于党委、政府工作最需要处着力,切实做到党委、政府工作推进到哪里,政协协商就跟进到哪里。“苏州河论坛”的选题始终紧扣着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
不仅着眼于精准选题,区政协还着力在健全论坛协商机制上下功夫。探索建立市、区联动的合作模式。注重向市级层面借势借力,每年与民主党派市委或市有关单位联合举办论坛,以拓展论坛汇智聚力的范围,逐步形成了市、区联手,助力普陀发展的良好态势。每届论坛,均有一批“重量级”的专家学者发表演讲或参与互动,提升了论坛建言立论的品质。探索建立交流互动的建言模式。“苏州河论坛”创办之初,以主旨演讲为主,近年来,区政协更加注重互动氛围的营造,论坛分为主旨演讲和互动交流两个重要环节,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嘉宾之间、嘉宾与现场听众之间的观点交流,“苏州河论坛”渐呈“头脑风暴”之势,碰撞出了璀璨的智慧火花。探索建立务求实效的工作模式。本着“精细实”的工作原则,对论坛的组织工作进行系统设计。比如,论坛现场讲什么?除了来自社会各界专家学者高瞻远瞩的论述外,每年都有区政协领导和委员的发言,传递来自政协的声音。区政协将论坛的出席范围定为三个“1/3”,即1/3为区政协委员,1/3为区委、区政府领导及相关部门和单位负责人,1/3为社会各界人士,做到覆盖面与针对性相结合。
创新提案工作
将经常性工作做出亮点
过去,区政协的提案协商主要体现在办理过程中,其中的不足也很明显。有些提案开始进入办理程序了,提案人感觉承办单位与自己的提案内容“不对口”;有些提案承办单位事先不与提案人沟通,直接上门答复提案人,开展一通面面俱到的宣传解释,答复内容类似工作报告,结果自然与委员建议相去甚远。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普陀区政协探索建立了“前置协商工作法”,将协商融于提案立案之前、办理之前、答复之前。提案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协商都是前置的,“非协商不提案”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工作流程的要求。此举为增进提案提、办双方沟通,促进提案办理规范化,提升提案办理实效,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区政协的提案工作还有“绣花式”的筹备工作法。每年10月,也就是政协全会召开前三个月,提案委员会就围绕提升全会期间提案质量忙开了。提案委员会从提案的筹备做起,把提案委员会的工作前移,与委员一道,以“绣花”的精神筹备好每一件提案。区政协不仅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提案线索,还面向委员开展提案撰写意向调研。例如,去年全会前根据调研结果显示,有8名委员打算围绕垃圾分类工作提交提案。于是,提案委员会把这些委员组织起来,一起去区绿化市容局调研,听取普陀区在垃圾分类方面的主要做法、推进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并开展集体研讨,打好知情基础。
这样的调研和沙龙前前后后组织了好几次。调研活动结束后,委员们对提案写些什么大多心中有了底。然而半个月后再次碰头,新的问题出现了——委员们写的提案大同小异,大家了解的背景情况一样,提出的举措也比较类似。于是,提案委员会再次把大家组织起来,深入开展研讨,面对大家发现的共性问题作分析、找对策,在提案委员会的倡议下,委员们决定联合起来,以联名提案的形式提出。这样一来,提案的质量提高了,也避免了重复提案反复牵扯政府部门承办提案的精力。这件联名提案最终被区政府主要领导选定作为重点督办提案,并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推行履职助理
暖心举措助推委员履职
普陀区政协探索“履职助理”服务工作,由机关干部担任政协委员履职的“店小二”,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法子”。
坚持“两个全覆盖”:机关干部全覆盖,区政协全体机关干部全部担任委员“履职助理”;政协委员全覆盖,全体区政协委员均为“履职助理”服务对象。2018年,区政协确定“履职助理”的工作重点是服务和指导委员做好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扩大协商建言覆盖面、推动中共党员委员履职。普陀区政协近年来探索形成了政协推动专委会、专委会带动界别、界别发动委员、委员与基层群众互动的“四联动”工作机制,形成了一整套规范完整的工作模式,委员在各自界别范围内,参与政协会议活动由界别联络员和政协委员联络室的机关干部负责联系并提供服务保障,由相对应的专委会提供指导。“履职助理”服务工作并不打破原有的工作模式和制度框架,“四联动”仍是区政协各项履职活动的顶层设计指引。
坚持“从心出发”。“履职助理”的工作是为了服务和指导委员履职,更是为了增进与委员的交流联系,听委员所需、解委员困惑、架连心桥梁。服务就是要带着一颗诚心去,每一位“履职助理”上门走访委员前都是做足了功课,事先查阅委员年度履职得分、分析委员履职优势是什么、缺什么,初步谋划改进履职的举措。为了和委员“拉得上话”,机关干部甚至会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加班加点上网了解委员发表过什么作品,提交过什么提案,可能会关注哪些方面的问题。
一年下来,区政协委员协商建言参与度都得到了明显提升,去年7月年中会议时,270名委员中尚有67名未建言,到年底仅剩7名,其他委员已全部实现建言,委员建言覆盖面达97.4%。许多委员都感到,是“履职助理”细致入微的暖心服务让委员们找到了协商议政的着力点。
党的建设
2019年1月,中共普陀区委下发《中共上海市普陀区委员会关于加强新时代人民政协党的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制定出台7个方面共18项推进政协党的建设的具体举措。
协商议政
2018年,全年开展17个议题的协商活动,其中专题协商3项、对口协商4项、界别协商4项、提案办理协商6项。
论坛议政
2018年,联合市政协地区政协联络指导组,聚焦“以‘城市大脑’建设推进普陀城市治理体系的智能化和精细化”主题,举办第12届“苏州河论坛”。
提案工作
2018年,区政协委员共提交提案105件,立案94件,提案建议被承办部门采纳或部分采纳的81件,占立案提案总数的86.2%。
调查研究
2018年,开展调研、视察、沙龙、座谈等履职活动82次,委员682人次参与,提出意见建议290条,形成政协常委会议建议案1件。
履职考评
进一步优化区政协专委会、界别、委员履职量化考评办法,各履职主体履职积极性得以进一步激发,履职成效更加凸显,委员全年履职平均分达98.4分。
责任编辑:陈睿

- 点赞
- 评论
- 收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