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一宁 2020.03.13
大规模疫情的发生,会不会从局部上影响或者改变城市发展的路径和既定发展目标?城市的建设今后会否将这些因素重新考虑...展开
大规模疫情的发生,会不会从局部上影响或者改变城市发展的路径和既定发展目标?城市的建设今后会否将这些因素重新考虑进去加以完善?折叠
- 我个人的判断是:疫情之后,城市短板会逐步补上,城市化进程不会停滞下来。纵观人类城市的发展历史,我们会发现,人类从没有真正意义上摆脱过传染病;同时我们也看到,城市化率从来没有在人类的历史中下降过。
什么是城市?城市是规模也是密度,城市的规模和密度是为了创新,为了信息的产生和传播,为了提高生活质量。城市的发展目前很大程度是源于后工业时代的需求,会带来我们对美好生活的丰富向往,也会带来复杂社会的不确定性,这些挑战提醒我们在城市公共政策制定中,要去补短板,同时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在行政力量无法很好起到作用的地方,要给市场空间,同时注重社会力量。
说到底,人性是形成城市发展优势中最为根本的原因。人们收入水平提高,会希望消费更多、更好、更加多样性的服务。但是相比制造业,服务业的产品大多不能运输、不可储藏,因此,人性驱使会通过提高人口密度来满足其对服务的需求,如提高城市化水平、推动大城市发展、在大城市内部人口又往中心城区集中。经济发展规律表明,大城市中服务业占GDP比重始终高于非大城市,特大城市又远远领先于一般大城市。
世界各国随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其服务业占比也一直在提高。但相较于其他国家走过的路径来说,中国服务业占比虽有提高但始终较低,中国未来会进一步提高服务业占比,缩小差距。未来中国城市化进程会继续推进,人口会继续向大城市集中。这是在客观规律下,市场成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力量的体现。我要补充取消补充
联合时报数字报
点击查看

黑暗终将过去 黎明必会到来 叶公琦 1929年10月出生,1944年入党,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原主任,上海市原副市长 (记者 周程祎 雷册渊) 蝉鸣声中,又一个…
2025.09.03
1937年7月7日夜,卢沟桥响起的枪声揭开了中华民族全面抗击日本侵略者战争的序幕。是年底,我的父亲、诗人臧克家就像十一年前为了追求光明毅然抛弃学业和家庭、投…
2025.09.03
要不是特务们逃离现场时做贼心虚,把车里的灯全关了,路上的巡捕就不会起疑,就不会拦车检查,就不会互相枪战,就不会打坏轮胎,也就难以被人如此细节清楚、确凿无疑地目击…
2025.09.01
2024.08.24
20:18
2020.06.23
09:23
2020.06.19
2020.05.23
2020.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