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一宁 2020.03.13
大规模疫情的发生,会不会从局部上影响或者改变城市发展的路径和既定发展目标?城市的建设今后会否将这些因素重新考虑...展开
  • 陆铭 2020.03.13
    我个人的判断是:疫情之后,城市短板会逐步补上,城市化进程不会停滞下来。纵观人类城市的发展历史,我们会发现,人类从没有真正意义上摆脱过传染病;同时我们也看到,城市化率从来没有在人类的历史中下降过。
    什么是城市?城市是规模也是密度,城市的规模和密度是为了创新,为了信息的产生和传播,为了提高生活质量。城市的发展目前很大程度是源于后工业时代的需求,会带来我们对美好生活的丰富向往,也会带来复杂社会的不确定性,这些挑战提醒我们在城市公共政策制定中,要去补短板,同时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在行政力量无法很好起到作用的地方,要给市场空间,同时注重社会力量。
    说到底,人性是形成城市发展优势中最为根本的原因。人们收入水平提高,会希望消费更多、更好、更加多样性的服务。但是相比制造业,服务业的产品大多不能运输、不可储藏,因此,人性驱使会通过提高人口密度来满足其对服务的需求,如提高城市化水平、推动大城市发展、在大城市内部人口又往中心城区集中。经济发展规律表明,大城市中服务业占GDP比重始终高于非大城市,特大城市又远远领先于一般大城市。
    世界各国随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其服务业占比也一直在提高。但相较于其他国家走过的路径来说,中国服务业占比虽有提高但始终较低,中国未来会进一步提高服务业占比,缩小差距。未来中国城市化进程会继续推进,人口会继续向大城市集中。这是在客观规律下,市场成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力量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