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赞
- 评论
- 收藏
攻玉策|湖北荆州市政协: 古城活化利用让文旅“破圈”
2025-11-07 09:03
字号
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湖北荆州古城迎来高光时刻:791.6万人次游客涌入,古城核心区单日客流量激增290%,A级景区游客量增长56%,全市旅游总收入达65.3亿元,全网相关话题阅读量突破23亿。这组亮眼数据,标志着荆州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实现文旅“破圈”,也成为荆州市政协持续多年履职建言的重要成果体现。
荆州是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古城的保护与活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市政协将古城文化传承与振兴纳入年度重点协商议题,围绕古城申遗、护城河水体治理、文物修缮利用、文旅融合等深入调研,所提建议多次被市委、市政府采纳,转化为具体政策举措。随着古城人口疏解、5A级景区创建等工作的推进,古城保护与活化进入深化实施新阶段。
2023年,根据市委点题,市政协围绕“妥善处理城市改造开发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关系”开展专题考察,赴山西学习借鉴成功经验。通过对比分析,调研组指出荆州古城存在文保与利用矛盾突出等问题,并从发展定位、规划报批、功能更新、管理体制等方面提出一系列建议。市委主要领导作出批示,并在专题推进会上再次听取汇报,推动建议落地。
随着课题深入,委员们的关注点进一步延伸至古城人口疏解后的闲置资产利用、“小切口”样板建设等领域。《关于提高古城闲置资产活化利用效能的建议》等提案被列为2024年重点提案,由市委主要领导领办督办。同年,市政协召开以“大力推进活化古城,赋能荆楚文化保护传承核心区建设”为主题的双月协商座谈会。
“活化荆州古城,核心是要做好楚文化、三国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展示。古城‘活’起来,发展动能才会更足。”
“荆州不应只呈现某一历史片段,而应依托整座古城,梳理千年文脉,通过片区化、场景化方式,将历史转化为可感知、可体验的实景。”
协商会上,委员们就理顺历史脉络、精准展示古城价值形成广泛共识。
相关建议有效助推古城更新与文旅提升工作。今年6月,在第二届楚文化节筹备启动前夕,市政协再次召开双月协商座谈会,聚焦文旅业态升级、景点内容供给、文化IP打造、数字旅游矩阵等关键问题,强调要以文化铸魂,推动古城文旅高质量发展。市委书记汪元程对会议专报作出批示,要求充分吸纳委员意见,在古城规划与保护中持续深化活化利用,努力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今年国庆中秋假期,随着四大城门同步开放,荆州古城首次完整呈现其深厚的历史格局与文化积淀。这场期待已久的“出圈”,既是荆州文旅发展的新起点,也为市政协下一步履职注入了新动力。
荆州是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古城的保护与活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市政协将古城文化传承与振兴纳入年度重点协商议题,围绕古城申遗、护城河水体治理、文物修缮利用、文旅融合等深入调研,所提建议多次被市委、市政府采纳,转化为具体政策举措。随着古城人口疏解、5A级景区创建等工作的推进,古城保护与活化进入深化实施新阶段。
2023年,根据市委点题,市政协围绕“妥善处理城市改造开发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关系”开展专题考察,赴山西学习借鉴成功经验。通过对比分析,调研组指出荆州古城存在文保与利用矛盾突出等问题,并从发展定位、规划报批、功能更新、管理体制等方面提出一系列建议。市委主要领导作出批示,并在专题推进会上再次听取汇报,推动建议落地。
随着课题深入,委员们的关注点进一步延伸至古城人口疏解后的闲置资产利用、“小切口”样板建设等领域。《关于提高古城闲置资产活化利用效能的建议》等提案被列为2024年重点提案,由市委主要领导领办督办。同年,市政协召开以“大力推进活化古城,赋能荆楚文化保护传承核心区建设”为主题的双月协商座谈会。
“活化荆州古城,核心是要做好楚文化、三国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展示。古城‘活’起来,发展动能才会更足。”
“荆州不应只呈现某一历史片段,而应依托整座古城,梳理千年文脉,通过片区化、场景化方式,将历史转化为可感知、可体验的实景。”
协商会上,委员们就理顺历史脉络、精准展示古城价值形成广泛共识。
相关建议有效助推古城更新与文旅提升工作。今年6月,在第二届楚文化节筹备启动前夕,市政协再次召开双月协商座谈会,聚焦文旅业态升级、景点内容供给、文化IP打造、数字旅游矩阵等关键问题,强调要以文化铸魂,推动古城文旅高质量发展。市委书记汪元程对会议专报作出批示,要求充分吸纳委员意见,在古城规划与保护中持续深化活化利用,努力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今年国庆中秋假期,随着四大城门同步开放,荆州古城首次完整呈现其深厚的历史格局与文化积淀。这场期待已久的“出圈”,既是荆州文旅发展的新起点,也为市政协下一步履职注入了新动力。
责任编辑:杨骁希
转载请注明来源- 点赞
- 评论
- 收藏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