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赞
- 评论
- 收藏
突破传统定义,为海派文化注入新的内涵,徐汇区政协召开双月协商会
来源:政协联线 | 2025-10-28 18:40
字号

协商会现场 徐汇区政协供图
10月27日,徐汇区政协召开“坚持海派文化主体性,激发海派文脉创新活力”双月协商会。市政协副主席金兴明出席并讲话。会上,市人大常委会委员、法制委员会主任徐建刚,市政协常委贾铁飞,市政协委员黄罗维,区政协常委郝范荣,区政协委员郑崇选、颜维琦、罗陵君、梁山、周礼华等发言。区政协常委陈玉林、胡燕,区政协委员陈敏、阙之玫、王海天、汤健等提交书面建言。
与会人员提出,海派文化的本质是中西交汇、创新求变、敢为人先,不应被固定或凝固在某个历史形态中,要持续突破传统定义,注入新的时代内涵。徐汇区作为海派文化资源高度集聚的核心区域,要聚焦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海派文化品牌成为徐汇文化的显著标识。要在既有海派文化传统中更多融入新时代的文化基因;要推动海派元素与数字业态深度融合;要构建“三维立体”传播体系,让海派文化在传承中焕发新的生机。
副区长魏兰通报了徐汇区推动海派文化发展的情况,表示将认真吸纳建议,推动海派文化传承创新工作走深走实。
区政协主席黄冲说,面向“十五五”发展,徐汇要进一步以海派文化主体性为抓手,打造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高地,要以文化人,挖掘好海派文化向上向善的精神内核,引导人人心向往之、起而行之,全面提升城区软实力。要以文兴业,持续提升市场转化能力,既要做好顶层设计,还要打破同质竞争,化特色文化资源为产业发展优势。要以文惠民,注重发挥文化浸润人心、凝心聚力的独特力量,让居民在可看、可听、可感、可玩的文化氛围中,收获愉悦,汲取养料。
金兴明说,要深入挖掘徐汇海派文化的核心IP与精神符号,赋予其开放包容、敢为人先、精益求精等新的时代内涵,将海派元素融入城市公共空间、社区微更新、校园美育和企业文化中,让文化从“殿堂”走入“厅堂”。要打造一批特色街区、园区,精心设计若干条海派文化深度游线路。甄选一批具有高辨识度和市场潜力的文化符号,进行系统性、品牌化、创意化开发,形成系列IP、文创产品和品牌活动,推动海派文化资源从“点上开花”跨越到“面上成景”。要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策划年轻人喜闻乐见的线上活动,讲好徐汇海派故事。积极承办国家级、国际性文化交流活动,支持创作反映海派文化精髓、符合国际审美的外宣品,参与国际文化交流,提升国际传播能力。
市政协常委、文卫体委主任陈学军,区政协副主席俞晓红、施斌、冯志刚参加会议。
责任编辑:施丹璐
转载请注明来源- 点赞
- 评论
- 收藏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