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赞
  • 评论
  • 收藏
界别履职案例|追寻红色光芒,上海市政协台盟界别助力涉台红色资源的保护利用
政协联线通讯员 张菊  
来源:政协联线 | 2025-09-24 14:39 字号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在对台宣传、促进两岸融合的当下,重塑和铭记两岸共有的红色历史迫在眉睫。市政协台盟界别牢记总书记的要求,在开展台湾革命先辈在沪足迹现场考察的基础上,依托各种参政议政渠道提交相关信息8篇,持续呼吁重视抢夺两岸红色历史的话语权,重视保护宣传涉台红色历史文化资源,积极为新时代构建两岸命运共同体史观夯实基础。
缘起:呼应历史之责
上海有着丰富的涉台历史文化资源,台湾革命先辈在沪足迹拥有20余处,其中与台盟直接相关的历史足迹有5处,即伟光医院、伟光疗养院、台湾旅沪同乡会、台湾干部训练团和上海大厦。这些足迹彰显了台湾同胞血脉里所流淌的爱国传统和红色基因,也是台湾同胞与大陆心灵契合的重要历史连接点。
事实上无论是反抗日本殖民奴役,还是反抗独裁专制,中国共产党都携手台湾革命志士,为台湾人民解放抛头颅、洒热血,付出了巨大牺牲。台盟作为具有鲜明红色基因的参政党,与民进党抢夺台湾革命斗争史的话语权,是当代台盟人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和履职使命。
建言:涉台红色历史文化保护
1930年代,台湾农民运动先驱、台盟组织的创始人之一,台盟华东总支部(台盟上海市委前身)第一任主委李伟光在霞飞路四明里21号(今淮海中路417号香黛广场绿地)开设了伟光医院。1941年,随着医疗业务的扩大,李伟光又在劳利育路(今泰安路84号)增设了疗养院,即伟光疗养院。这两处既是李伟光一家的住所,也是上海地下党的重要联络点。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掩护过上海市原市长曹荻秋、中共中央统战部原副部长张执一等一批中共地下党员,在烽火岁月中发挥了独特作用,是台湾同胞投身祖国红色革命的历史见证。
早在2022年,台盟就在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上,递交了一份《关于加强对涉台革命历史遗址泰安路84号保护的建议》(第00092号提案)。由于泰安路84号产权的特殊性,以及档案史料搜集认定还需一个过程,区级层面还无法对泰安路84号建筑作红色资源的认定。台盟市委这份建党百年之际的特殊提案被留做参考。
2023年8月台盟启动了“泰安路84号”提案办理再出发项目,一方面,积极搜集“泰安路84号”的相关历史资料和档案资料。另一方面,积极与长宁区和黄浦区,进一步沟通伟光疗养院、伟光医院涉台革命遗址保护宣传等工作,得到了区委区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
2024年上海台盟成立75周年之际,台盟市委主委刘艳提出要贯彻台盟中央“切实把盟史蕴藏的深厚内涵转化为盟务履职的特色成效”要求,继续推进台盟革命先辈遗址宣传保护工作,传承和发扬好台盟先辈的爱国爱乡的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
在中共上海市委统战部“提出地工程”的指导和支持下,台盟在上海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期间,作《唤起共同历史记忆,构建两岸命运共同体》口头发言,并提交“关于打造上海涉台红色文化高地的提案”党派提案1件。
大会发言现场,台盟市委的发言得到时任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吴清的当场回应。他说,台盟市委的大会发言很有意义,具有可操作性,希望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和统战部等立刻着手落实和办理。
推进:多方努力督办到底
2024年2月29日,在市政协提案委与台盟关于重点提案遴选协商会上,台盟希望能将此提案作为重点督办提案,也得到了市政协提案委的高度重视,并被列为第一批重点提案之中,以视察和督办的方式予以推进。4月15日,台盟与市政协提案委办公室就提案落实推进进行具体协商。
5月13日,提案主办单位市委宣传部宣传处的同志赴台盟就提案内容进行沟通,介绍了上海红色资源保护利用的有关情况,以及对提案的思考和下一步工作打算。
5月15日,在市政协的大力支持下,由市政协牵头,主办单位市委宣传部、会办单位市委统战部相关同志,市政协和台盟相关领导和同志赴建议中提出到的“伟光疗养院”和“伟光医院”实地踏勘。
5月31日,市政协组织了该提案视察与调查督办暨知情调研会。与会人员现场视察了伟光疗养院旧址、伟光医院遗址,并召开专题座谈会,提案承办单位围绕涉台红色资源的挖掘、保护和利用,与市政协委员和专家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市委宣传部也在会上表示将从指导阵地建设、挖掘资源、加强宣传等方面,进一步支持台盟市委形成涉台历史文化遗址遗迹目录和信息库,并聚焦涉台革命遗址遗迹,开发统战文化线路,讲好统战历史文化故事,使红色涉台文化更贴近台湾同胞、走向社会大众。
提案承办单位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在答复中表示,近年来,在市委统战部、市台办的关心下,上海不断强化涉台统战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工作。在市委统战部编制的《上海统战文化地图》中,选取涉台统战文化地标7处,还指导推动台湾革命史研究,举办相关学术研讨活动和展览,增进台湾同胞对和平统一的认同,广泛凝聚思想共识。下一步,将从指导阵地建设、挖掘资源、加强宣传等方面,进一步支持台盟市委形成涉台历史文化遗址遗迹目录和信息库,并聚焦徐汇区、长宁区的涉台革命遗址遗迹,开发统战文化线路,讲好统战历史文化故事,使红色涉台文化更贴近台湾同胞、走向社会大众。
落地:一块铭牌的诉说
2025年5月12日,一块印有“毕生追寻那束红色的光芒——一个台湾知识分子的革命道路”的铭牌静静伫立在淮海中路417号的香黛广场绿地内。当每一个来到这里拿出手机扫描铭牌上二维码的游客,阅读到那段红色历史,两岸血脉相连的共同印记丝丝触动着心灵。
而在泰安路一幢古朴的建筑里,伟光革命历史内容已纳入相关旧址改造中。斑驳的墙壁、厚重的铁门……如今成为涉台红色文化的重要场所,让人们再次聆听历史的回响,重温那份星火燎原的感动。
从呼应历史之责提出议题,到通过调研协商凝聚共识,再到推动提案落地转化成果,每一步都体现出台盟为促进两岸心灵契合与祖国统一的担当。未来,市政协台盟界别将持续发力,为两岸融合发展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
责任编辑:丁元圆
转载请注明来源
  • 点赞
  • 评论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