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
  • 评论
  • 收藏
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左翼文艺与抗战
政协联线通讯员 何瑛  
来源:政协联线 | 2025-08-29 09:33 字号
设计:张岩

设计:张岩

左联,全称为中国左翼作家联盟,诞生在中国革命最艰难的年代。1930年3月2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华艺术大学(今上海市多伦路201弄2号)举行。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第一个革命文学组织,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宣告成立。左联成立是中国共产党有组织、有纲领地领导文化思想战线斗争的开始。中共中央文委派出左联骨干力量,牵头组建了更多左翼文化组织。中国共产党对左翼文化组织的领导,基本覆盖了文化领域的各个方面,同时也标志着文化统一战线基本建立。左联作为所有左翼文化组织的领头羊,在其中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左联纪念馆 资料图

左联纪念馆 资料图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瞿秋白、鲁迅等左翼文艺人士及各左翼组织高举文化抗战旗帜,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宣示抗战到底的决心,呼吁国际无产阶级和进步文化组织团结起来,共同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支持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一二八”淞沪抗战后,左翼文艺界发出《上海文化界告世界书》,强烈谴责日寇的侵略行径,反映了左联在抗日救亡运动中的组织作用。
左翼作家以笔为枪抗争呐喊。“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三省陷落,东北三省人民沦为亡国奴的事实和迫在眉睫的亡国之祸,激发了中华儿女的抗日救亡意识和爱国热情。作为抗战文化初始阶段,救亡文化需要通俗易懂、生动形象,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这与左联“文艺大众化”的口号不谋而合。以左联作家为首的进步文艺界迅速作出反应,团结一致,发起组织了“文化界反帝抗日联盟”“中国著作家抗日会”,穆木天领头发起了“中国诗歌会”等一系列文学战线抗战组织。先后出版了一些左联机关杂志,这些机关刊物上发表了许多重要的作品,对推动整个左翼文学运动的发展起过积极的指导作用。出现了抨击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和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的杂文、第一批反映东北人民和上海人民进行抗日斗争的小说、通俗唱本等。左联在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是充满朝气的,同时代的任何其他文学社团都望尘莫及。1936年,纪念“一·二八”4周年时,左联作家也推出了许多文章。不仅发表专题文章以示纪念,左联盟员还发表了各类散文、小说、诗歌和戏剧等作品,都是以高度的救国热情所发表的一系列抗日题材的文学作品。左联纪念馆内部展览场景 资料图

左联纪念馆内部展览场景 资料图

在美术界,木刻青年以刻刀为剑刺向敌寇。1931年8月17日至22日,鲁迅在上海长春路319号一楼举办了暑期木刻讲习班。参加讲习班的学员有陈广、倪焕之、陈铁耕、江丰、黄山定、李岫石、顾鸿干、邓启凡、钟步青、胡仲明、郑川谷、乐以钧、苗勃然13人,都是20岁上下的进步美术青年。这些美术青年成为中国第一代新兴木刻家,1931年成为中国新兴木刻运动的元年。“九一八”事变后,在鲁迅指导和影响下,胡一川、陈烟桥、黄新波、沃渣、曹白等青年木刻家们用手中的刻刀创作了一大批经典作品。青年艺术家们不仅奔赴抗战前线,还有不少在浙江、武汉、广西、重庆、延安等地开展新兴版画创作活动,掀起抗战版画运动的高潮,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1945年抗战胜利后,版画界筹办了《抗战八年版画展》。
在戏剧界,左翼戏剧家联盟所属剧社创作演出的《乱钟》《回春之曲》《放下你的鞭子》《赛金花》《保卫卢沟桥》等反映抗日救亡的话剧,及时表达了全国人民抗日救亡的斗争意志,发挥巨大的宣传效果。其中《乱钟》反映1931年“九一八”之夜,东北大学的学生们听到日军进攻沈阳的消息后,鸣钟集合,慷慨赴战的事迹。想不到,大道剧社在1932年1月28日晚上,在暨南大学首演《乱钟》,戏到结尾,传来日寇进攻上海的“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演员们立刻号召台下看戏的1000多名华侨子弟到操场集合,宣誓参加抗日工作,霎时间,舞台上的情景就在暨南大学的现实生活里再现,演出激发了台上的演员和台下广大学生的抗日热情,后来这批演员和学生因受这部话剧影响参加了抗日前后方的工作。
在音乐界,以左翼人士聂耳、冼星海等为骨干的音乐小组,以音乐为战鼓激发国人斗志。在民族危亡之际,左翼音乐家们以音乐为战斗武器,创作了大量鼓舞人心的抗日救亡歌曲,发起了规模宏大的群众歌咏运动,激发了中国人民抗击侵略者的斗志,唤醒了民众的觉醒意识。其中尤以《义勇军进行曲》影响最为深远。国歌展示馆内部展览场景 资料图

国歌展示馆内部展览场景 资料图

1934年初秋,(左翼)电影小组夏衍、田汉等人策划了电影《风云儿女》的拍摄。该片以知识分子投笔从戎为叙事主线,反映“九一八”事变后,青年知识分子走出彷徨,投身抗战。1934年12月初,许幸之接到夏衍改编的《风云儿女》电影文学剧本之后,就赶往苏州改写拍摄脚本,并在12月中旬完成。1935年1月20日,《风云儿女》在上海斜土路的“电通公司”摄影棚正式开拍。夏衍挑选了袁牧之、王人美等进步演员担任主演。国民党当局对左翼电影进行严格管控。田汉被捕入狱后,许幸之等人通过灵活的拍摄手段,在特务监督下只拍摄无关紧要的一些生活场景,待深夜特务离开后再拍摄与抗战相关的核心内容,规避国民党当局的干扰。在拍摄《义勇军进行曲》群众大场面时,因合唱队人数不足,聂耳动员剧组演职员重新演唱,最终连导演也加入合唱。为不惊扰周边百姓,他们在扩大气势的同时压低嗓音,为此费尽心思。1935 年 5 月 24 日,金城大戏院(今黄浦剧场)门口挂出巨幅海报:“电通影片公司最新巨献《风云儿女》——看青年如何走向战场!”当“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在银幕上响起时,全场自发起立,掌声盖过乐池。电影和歌曲在全国迅速传播。3天后,北平“一二·九”学生游行高唱此歌;3个月后,绥远前线将士把它刻在战壕木桩上。《义勇军进行曲》唱出了全国人民爱国抗日的心声。在抗日战争中,这首歌激励将士奋勇杀敌,流传国外,是中国人的战歌,是中国人民英勇不屈的象征。
1935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倡议。1935年底到1936年初,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各左翼文艺组织相继解散,各个左翼组织的盟员根据自己的状况,进入各界抗日救国会,作为中坚骨干力量继续发挥作用,因此,左翼文艺家们是以更高昂的姿态,投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6年10月,鲁迅逝世,左翼文艺界在悼念鲁迅活动中又聚集在一起,在鲁迅精神感召下,紧密团结,掀起了救亡文艺的高潮,成为全国抗战文艺的主力军,在文学、戏剧、电影、音乐、美术等领域,宣传抗日救亡,在世界反法西斯战场上发挥独特而巨大的作用。
责任编辑:施丹璐
转载请注明来源
  • 23
  • 评论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