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 评论
  • 收藏
界别履职案例|市政协九三学社界别持续助力上海科创中心建设,聚焦企业基础研究, 激活科创“主体动能”
政协联线通讯员 林颖  
2025-08-07 13:59 字号
中共二十大报告指出,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注重发挥科技领军企业基础研究“出题人”“答题人”“阅卷人”作用。纵观全球,拥有一批基础研究能力突出的科技企业,已成为国际科创中心的重要标志。反观上海,能够真正扮演“出题人”“答题人”“阅卷人”的企业凤毛麟角。如何推动企业成为基础研究生力军,让更多企业成为“出题人”“答题人”“阅卷人”?如何打造企业自主创新发展新高地?应打造怎样的基础研究产教融合新模式?为此,在市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市委主委钱锋的带领下,市政协九三学社界别结合自身特色和优势,开启了多年提案调研和协商议政之路。2024年7月5日,市政协科技和教育委员会联合九三学社界别、科学技术界、工商联界别,召开重点提案督办跨界别委员及界别群众座谈会    资料图

2024年7月5日,市政协科技和教育委员会联合九三学社界别、科学技术界、工商联界别,召开重点提案督办跨界别委员及界别群众座谈会    资料图

聚焦基础研究,建言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
自2022年12月市政协九三学社界别委员工作室成立以来,九三学社界别聚焦本市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引导界别委员积极融入市政协履职全局工作,依托界别委员工作室,持续凝聚界别合力、凸显界别特色、发挥界别作用。2023年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上,九三学社市委提交了一份《关于加强上海基础科学研究投入的建议》的集体提案。正是这件凸显九三学社界别特色的集体提案,为本届市政协九三学社界别履职拉开了序幕。
建立与基础研究特点相适应的长期、稳定、多元的投入机制,是进一步发挥基础研究对科技创新的源头供给和引领作用的重要基础。九三学社市委调研发现,对照建设全球影响力科创中心的目标,上海基础研究投入R&D比重较国际科创城市和国内其他城市相比偏低;同时,投入主体、方式和结构等方面仍有待改进和完善,基础研究主要以政府投入为主,尚未形成政府、企业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九三学社市委在集体提案《关于加强上海基础科学研究投入的建议》中提出,建议上海地方财政应当保障每年基础研究的投入总额有序增加,并关注投入绝对值和累计投入量两项指标;重视企业和社会力量的作用,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引导企业前瞻部署,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投入;通过建立非营利研究机构或研究基金等方式,进一步探索“政府+行业+企业”的基础研究多元投入模式……
该提案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并作为主提案被纳入市政协2023年度第一批重点提案“加强基础研究,推动打造科技创新‘核爆点’”专题,由市政协钱锋副主席领衔督办。在提案办理过程中,九三学社界别委员通过与相关政府部门及界别群众的充分沟通和协商,发现推动上海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还涉及到许多方面的问题,特别是企业基础研究方面仍有待加强。于是,九三学社界别委员们以此为契机,决定进一步将“加强企业基础研究”作为2023年度界别调研的主题,并计划在2024年1月召开的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上提交界别提案,继续为政府决策提供前瞻性、科学性、可行性建议。
深入议政调研,推动加强上海企业基础研究
在确定调研主题后,市政协九三学社界别马不停蹄开始了进一步深入调研,聚焦企业基础研究持续发力。
2023年3月9—11日,在市政协委员、九三学社市委副主委杨守业和市政协委员、时任九三学社市委秘书长朱红带领下,调研组赴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调研,并邀请深圳相关高校、科研院所、企业负责同志召开座谈会。“做场景导向的基础研究”“不奢求每个创新企业都是成功的”……座谈会上,深圳相关专家分享了自身在深圳市创新创业的切身感受,比如:政府通过持续提升基础研究研发投入、鼓励企业加大投入力度,积极推动科技金融发展;同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新动力,促进科技型企业与科研机构融通发展,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动力,使人才“引得进来,留得下来,干得成事”,催化基础研究创新成果。这些现身说法让调研组深受启发。
2023年8月、9月,调研组两赴市科委,围绕《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条例》修订工作、《上海市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制定情况、本市“基础研究先行区”计划和“探索者”计划实施情况、“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联合创新基金”落地情况、引导企业基础研究相关情况等方面,与相关负责同志展开充分讨论。9月、10月,九三学社市委科技专门委员会组织开展专家研讨会,聚焦基础研究的体制机制和人才问题开展研讨。
2023年11月,距离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开幕仅剩2个月时间,提案的准备也进入到稿件撰写的实质性阶段。11月17日,一场以“加强企业基础研究”为主题的研讨在九三学社市委机关如火如荼地进行,来自本市科技型国企、民企的九三学社社员围绕企业开展基础研究的困难和瓶颈、影响企业基础研究的关键因素、企业基础研究需要政府提供哪些政策支持等议题,你一言我一语地进行热烈讨论。11月底至12月初,市政协委员、九三学社市委副主委苏良碧和市政协常委、时任九三学社市委副秘书长兼参政议政部部长张磊带队赴北京开展调研,实地走访清华大学、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和北京石墨烯研究院,并就借鉴北京在科技创新领域的成功经验,更好助力上海加强基础研究工作与北京市相关政府部门、高校、新型研发机构的专家交流座谈。12月25日,调研组赴市国资委,围绕国企科技创新情况、开展应用基础研究情况等议题与相关部门负责同志深入交流。
调研组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围绕推动企业成为基础研究生力军,让更多企业成为“出题人”“答题人”“阅卷人”,打造企业自主创新发展新高地和基础研究产教融合新模式等关键裉节问题,撰写了《关于大力加强上海企业基础研究的提案》,以市政协九三学社界别提案名义在2024年1月召开的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上提交。同时,九三学社市委以《用好企业基础研究“关键招”,助力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加速跑”》为题在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上作大会口头发言。
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助推加快上海科创中心建设
《关于大力加强上海企业基础研究的提案》被纳入市政协2024年度第一批重点提案“着力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专题,由市政协钱锋副主席领衔督办。为做好重点提案办理工作,按照市政协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把协商民主贯穿提案工作全过程的总体要求,根据重点提案督办“五个一”的要求,在市政协科教委组织下,在听取界别群众意见沟通、重点提案协商办理调研、提办双方沟通、督办办理推进等重点提案督办过程中,九三学社界别与相关政府部门充分开展沟通和协商,积极推动加强企业基础研究,助力上海科创中心建设。
2024年7月5日,市政协科技和教育委员会联合九三学社界别、科学技术界、工商联界别,召开“着力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重点提案督办跨界别委员及界别群众座谈会,钱锋副主席出席会议。九三学社界别委员、界别群众和企业家在会上结合所在企业发展实例,畅谈了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的切身体会和相关意见建议。8月21日,钱锋副主席出席“着力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重点提案督办办理推进会。九三学社界别委员、界别群众在会上与市科委等相关部门同志进行沟通交流。市科委副主任翟金国明确表示,下一步,将重点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支持企业牵头开展技术攻关。发挥企业特别是科技领军企业“出题者”作用,优化“揭榜挂帅”“赛马”等实施路径,支持科技领军企业会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研机构、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等共同组建创新联合体。
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市政协九三学社界别关于加强企业基础研究的建议。2024年3月,市科委印发《关于开展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上海)项目指南征集工作的通知》,在征集要求中第一次提到“指南建议单位应是在沪注册的重点企业和创新型企业等”,明确推动以企业为导向的基础研究。2024年12月,市国资委出台《关于优化市国资委监管企业分类监管的意见》,进一步明晰不同类型监管企业功能定位,优化市国资委监管企业分类监管,其中首创设立科创层,遴选一批符合条件的子企业纳入科创层,以服务上海国际科创中心建设、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产业数字化、绿色化、智能化转型为主要目标,聚焦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开放创新一体推进,成为技术领先、人才汇聚和自主创新能力日益增强的科技领军企业。2025年1月,市科委发布了两批“探索者计划”项目立项通知,参与这项计划的企业增至12家,希望通过设立“探索者计划”引导企业增加基础研究投入,发挥好科技领军企业的“出题人”和“阅卷人”作用。
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作出了重要部署,明确提出“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建立培育壮大科技领军企业机制,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鼓励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今年4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强调,上海承担着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历史使命,要抢抓机遇,以服务国家战略为牵引,不断增强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和高端产业引领功能,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
提案的办理不是终点,市政协九三学社界别将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立足界别特色,围绕增强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和高端产业引领功能,为上海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
责任编辑:张杏梅
转载请注明来源
  • 7
  • 评论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