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6
  • 评论
  • 收藏
上海市政协十四届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筹备纪实:围绕建设韧性安全城市目标,着力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
政协联线记者 林海  
来源:政协联线 | 2025-07-23 17:50 字号
围绕韧性安全城市目标,上海在探索中国特色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上有哪些新途径?7月29日,上海市政协将召开十四届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聚焦“围绕建设韧性安全城市目标,着力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议题开展协商议政。
提高政治站位
“围绕建设韧性安全城市目标,着力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和现实意义。
2023年12月初,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首次明确提出:“全面推进韧性安全城市建设,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的新路”。日前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会议提出要“以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为目标”,并把“着力建设安全可靠的韧性城市”作为一项重点任务。
近年来,上海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韧性安全城市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围绕建设韧性安全城市目标,持续推进公共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十二届市委四次全会要求“加强韧性安全城市建设”,市委市政府以两办名义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韧性安全城市建设的意见》,推进上海不断强化公共安全治理,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提升城市应对各类风险的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市政协社法委牵头组织此次常委会议筹备工作,社法委表示,本次常委会议将围绕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贯彻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聚焦超大城市韧性安全重点领域,充分发挥政协“重要阵地”“重要平台”“重要渠道”作用,立足政协所能,发挥委员所长,组织常委以“时时放心不下”守牢城市安全底线的责任感,积极建言献策,力求凝聚共识和力量,助力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上海、推动“五个中心”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扎实有序筹备
为落实市政协主席会议关于做好本次常委会会议筹备工作的要求,着力提高议政建言质量,社法委从年初以来,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进、高质量落实,围绕韧性安全城市相关领域、相关环节,展开深入调研分析,稳步推进常委会议筹备工作。
2月中旬,在分管副主席领导下,社法委召开专题工作会议,研究确定重点课题调研的方向和重点,理清工作思路;2月下旬,召开重点课题开题会,成立由分管副主席领衔,相关政协常委、委员及相关领域专家学者组成,并依托市法学会和同济大学组建的课题组,从全局上考虑、整体上谋划,有力推进调研工作。
对照中央、市委关于韧性安全城市建设和超大城市治理的相关要求,深入学习上海两办《意见》等有关文件精神,立足上海超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趋势,聚焦超大城市运行中的公共安全领域,以城市韧性安全规划、地下空间防洪和新经济与非传统安全视角下的韧性安全城市治理为重点方向,坚持问题牵引,务求实效。
此外,社法委还先后组织奔赴北京市、本市东方枢纽上海东站、申通地铁集团、申能(集团)有限公司和浦东新区、黄浦区等相关单位实地调研,重点听取市发改委、市公安局、市规划资源局、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市交通委、市水务局、市应急局、市国动办、市城运中心等部门意见建议,召开20多场专题座谈会,广泛听取政协委员、专家学者等的意见建议,深入讨论研究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的对策建议,形成了课题调研报告。
认真细致建言
为做好相关建言组织工作,社法委广泛动员常委和委员参与重点课题调研活动。围绕常委会议议题,充分调动各专委会和各党派界别的积极性,精心组织建言内容。
6月16日,市政协主席会议审议通过了常委会议筹备工作方案。根据筹备方案,社法委研究确定了10项内容作为常委建言参考方向,提前向各专委会、各党派界别和全体常委寄发,面向全体委员开展书面建言征稿。与学习文史委联合组织开展常委专题学习会,邀请市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马坚泓同志作辅导报告,帮助委员增进对上海城市韧性安全体系建设情况,以及对我市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防控能力方面的了解掌握,提升协商建言质量。
7月15日,市政协副主席肖贵玉、陈群、吴信宝召开了专题会议,与拟建言常委、委员进行深入的讨论和交流,确保发言坚持问题导向和聚焦短板弱项,建议更具针对性、操作性和前瞻性。
截至目前,发言稿都已基本准备完毕。社法委将参照往年做法,将发言稿汇编成册,作为常委会建言参考材料。常委会议后,及时将常委建言成果转化,通过《建言》和《社情民意》报送市领导及有关部门参阅。
社法委表示,此次常委建言体现了专业性、综合性和广泛性的特点,除主旨发言以外,初定约请8位市政协常委、委员,2位全国政协委员分别围绕超大城市韧性安全规划体系建设、科技赋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健全风险防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机制、筑牢超大城市地下空间安全防线、提升城市能源水源保障安全水平、构建社会风险分担机制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
责任编辑:丁元圆
转载请注明来源
  • 96
  • 评论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