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 评论
- 收藏
攻玉策丨四川南充市政协助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记事:聚合力,筑高地
2025-07-11 10:29
字号

“今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南充医院·南充市中心医院成功获批四川省神经疾病和四川省儿童区域医疗中心,加上此前获批的北京安贞医院南充医院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和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省医学中心,南充已成为全省继成都之后第二个具有医疗‘三中心’的城市。”日前,四川省南充市政协“民生福祉持续增进行动”专题调研组在调研全市医疗卫生发展情况时了解到的情况,令人振奋。
这一成果既是南充深入开展“民生福祉持续增进行动”取得的突破性发展成就,更是南充市政协纵深推进“同心共建健康南充”履职行动取得的标志性助力成果。
近年来,南充市政协以“同心共建健康南充”专项行动为引领,坚守人民政协为人民的宗旨,持续聚焦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围绕深化合作提升诊疗能级、夯实人才赋能产业升级等方面,深入调研建真言、精准协商聚共识、靶向监督促落实,为南充国家区域医卫中心建设广泛凝聚人心、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
2022年3月,南充市委书记点题,希望政协发挥智力密集优势,围绕南充加快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开展课题研究。
市委有要求,政协有回应。市政协迅速成立了以主席为组长、分管联系副主席为副组长的“医卫事业高质量发展”课题调研组,组织医卫界委员、川北医学院及三甲医院专家,赴泸州、宜宾等地考察。经过深入调研,形成了专题报告,提出以建设一流的高水平医科大学为重要抓手,打造“校地合作、优质医疗、重点专科、人才引育、公共卫生、健康产业”六大高地的系统性方案。
“这份报告既对标国家战略,又立足南充实际,为市委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建议内容引起市委关注,报告中提及的23条建议最终被纳入市委出台的相关行动方案。在当年召开的南充市委七届六次全会上,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被明确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的六大板块之一。
之后几年,市政协号召组织广大政协委员投身“民生福祉持续增进行动”,持续关注健康南充建设。3年来,市政协聚焦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开展履职活动12场次,政协委员提交相关提案72件、反映社情民意信息28篇,对健康南充建设提出意见建议90余条。医卫界别委员开展义诊义检136次,健康知识宣讲80余次,让“同心共建健康南充”成为市政协一块闪亮的履职品牌。
2023年,市政协围绕“名院、名科、名医”工程建设开展专项视察监督;2024年,将《关于加快全市医卫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等5件同类提案作为主席会议重点督办提案,进行专题协商督办……在委员们坚定的履职步伐中,一个个问题迎刃而解,一个个“金点子”得到转化落实,全市医疗卫生水平得到提升。
项目是健康建设的基石,医学科学产业园作为南充市医卫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目前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2024年12月,市政协精心组织相关政协委员对位于临江新区的医学科学产业园建设进行专题视察,围绕项目建设、产业发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积极呼吁建言。在委员们的助力下,截至2025年4月,园区内37栋建筑主体已封顶,预计2025年6月将全面竣工。园区内除正在建设的川北医学院新校区外,还聚焦生物医药研发、高端医疗器械制造,规划引进医药相关企业50家,预计年产值超百亿元。
健康南充建设,人才是关键支撑。为加大高端人才引进力度,市政协联合市委人才办、市卫生健康委开展专题协商,推动设立3亿元人才发展资金,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给予最高500万元补贴。2024年7月,川北医学院迎来13名博士集体入职。2年来,学院共引进博士110余人。这些杰出人才的加入,提升了学院的科研实力和教学水平,为培养更多优秀的医学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川北医学院副院长何永斌激动地说:“市政协的助力,让川北医学院成为了区域医卫领域的‘智力引擎’,为南充市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从‘调研协商’到‘民生落地’,市政协用3年时间交出了一份高质量的履职答卷。”市政协主席廖伦志表示,今年,市政协将深入开展“巩固拓展年”行动同“同心共建现代化南充”专项行动紧密结合,紧扣“发展所需”,聚焦“民之所盼”,在政策设计中当好“智囊团”,在一线实践中做好“协调员”,不断为南充加快建成省域经济副中心凝心聚力。
这一成果既是南充深入开展“民生福祉持续增进行动”取得的突破性发展成就,更是南充市政协纵深推进“同心共建健康南充”履职行动取得的标志性助力成果。
近年来,南充市政协以“同心共建健康南充”专项行动为引领,坚守人民政协为人民的宗旨,持续聚焦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围绕深化合作提升诊疗能级、夯实人才赋能产业升级等方面,深入调研建真言、精准协商聚共识、靶向监督促落实,为南充国家区域医卫中心建设广泛凝聚人心、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
2022年3月,南充市委书记点题,希望政协发挥智力密集优势,围绕南充加快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开展课题研究。
市委有要求,政协有回应。市政协迅速成立了以主席为组长、分管联系副主席为副组长的“医卫事业高质量发展”课题调研组,组织医卫界委员、川北医学院及三甲医院专家,赴泸州、宜宾等地考察。经过深入调研,形成了专题报告,提出以建设一流的高水平医科大学为重要抓手,打造“校地合作、优质医疗、重点专科、人才引育、公共卫生、健康产业”六大高地的系统性方案。
“这份报告既对标国家战略,又立足南充实际,为市委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建议内容引起市委关注,报告中提及的23条建议最终被纳入市委出台的相关行动方案。在当年召开的南充市委七届六次全会上,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被明确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的六大板块之一。
之后几年,市政协号召组织广大政协委员投身“民生福祉持续增进行动”,持续关注健康南充建设。3年来,市政协聚焦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开展履职活动12场次,政协委员提交相关提案72件、反映社情民意信息28篇,对健康南充建设提出意见建议90余条。医卫界别委员开展义诊义检136次,健康知识宣讲80余次,让“同心共建健康南充”成为市政协一块闪亮的履职品牌。
2023年,市政协围绕“名院、名科、名医”工程建设开展专项视察监督;2024年,将《关于加快全市医卫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等5件同类提案作为主席会议重点督办提案,进行专题协商督办……在委员们坚定的履职步伐中,一个个问题迎刃而解,一个个“金点子”得到转化落实,全市医疗卫生水平得到提升。
项目是健康建设的基石,医学科学产业园作为南充市医卫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目前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2024年12月,市政协精心组织相关政协委员对位于临江新区的医学科学产业园建设进行专题视察,围绕项目建设、产业发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积极呼吁建言。在委员们的助力下,截至2025年4月,园区内37栋建筑主体已封顶,预计2025年6月将全面竣工。园区内除正在建设的川北医学院新校区外,还聚焦生物医药研发、高端医疗器械制造,规划引进医药相关企业50家,预计年产值超百亿元。
健康南充建设,人才是关键支撑。为加大高端人才引进力度,市政协联合市委人才办、市卫生健康委开展专题协商,推动设立3亿元人才发展资金,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给予最高500万元补贴。2024年7月,川北医学院迎来13名博士集体入职。2年来,学院共引进博士110余人。这些杰出人才的加入,提升了学院的科研实力和教学水平,为培养更多优秀的医学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川北医学院副院长何永斌激动地说:“市政协的助力,让川北医学院成为了区域医卫领域的‘智力引擎’,为南充市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从‘调研协商’到‘民生落地’,市政协用3年时间交出了一份高质量的履职答卷。”市政协主席廖伦志表示,今年,市政协将深入开展“巩固拓展年”行动同“同心共建现代化南充”专项行动紧密结合,紧扣“发展所需”,聚焦“民之所盼”,在政策设计中当好“智囊团”,在一线实践中做好“协调员”,不断为南充加快建成省域经济副中心凝心聚力。
责任编辑:谷钦慧

- 12
- 评论
- 收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