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赞
  • 评论
  • 收藏
徐汇区政协人资环境委:提升政协专委会联系和服务委员实效
政协联线通讯员 黄绪盼 卢义耀  
来源:政协联线 | 2025-05-23 10:19 字号
政协委员是政协工作的主体力量,专委会是政协履行职能的重要基础和专门机构。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加强委员联情联谊、提升服务保障水平、充分调动委员履职积极性,是专委会的一项重要工作。徐汇区十五届政协成立以来,各专委会结合工作实际,从学习、调研、走访、视察、建言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实践,基本形成了基层政协专委会做好委员服务工作的“五步工作法”。
筑牢共同思想基础,让委员“学”有所悟。专委会每年制定“学习计划清单”,组织委员参与政协讲堂学习活动,邀请专家委员在每年2次的专委会全体会议上分享专业知识,开展3次年度委员履职能力培训,组织委员“微讲坛”传达重要会议和文件精神,初步构建1+2+3+X的学习体系,结合“书香政协”建设,鼓励委员读书、荐书、品书,通过“线上+线下”联动模式,推动理论学习全覆盖,增强委员的政治认同感和使命感。
以议政课题调研为牵引,让委员“研”有所获。专委会将调查研究贯穿于工作的全过程,依据政协常委会年度协商民主监督计划,分解任务、明确分工,推动重点工作项目化、课题化,成立若干课题小组,专委会主任、副主任和部分骨干委员揭榜挂帅,委员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加入一个或多个课题小组,有计划、有节奏地开展调研、视察、座谈、会议发言交流、社情民意信息撰写和转化等工作,让每位委员都能以主人翁的身份参与其中、在擅长的领域发挥所长,做到先调研再建言。
加强走访联系服务,让委员“情”有所系。专委会落实区政协常委会提出的对所有委员“走一遍”、给每名委员“建一档”、为委员事业发展“立一策”工作法,在“无事不打扰、有事服务好”的原则下,坚持有针对性地灵活开展委员走访联系工作,根据委员专业特长和资源优势,不断丰富和完善委员履职档案。在走访过程中及时发掘委员与委员之间、委员与职能部门之间的“所需”与“所长”,积极牵线搭桥、协调对接,切实帮助委员解决实际困难,用真情实意收获委员的价值和情感归属。
打造特色履职载体,让委员“言”之有物。专委会以“争鸣与共识”为主线,策划“委员沙龙”“委员讲坛”活动,围绕不同时期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邀请不同界别、不同专业背景的委员开展专题讲座和研讨交流,过程中不定条框、不拘观点、不设禁区,鼓励委员讲真话、道实情。这样既为专家型委员提供施展才华、彰显风采的舞台,也为大多数委员提供获取信息、开阔眼界的学习机会,更能促进委员之间的思想碰撞与情感交融,让问题越说越清、道理越辩越明,在百家争鸣中凝聚最大共识。
建立反馈和转化机制,让委员“写”有所用。专委会注重发挥委员撰写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等履职建言的积极性,通过建立双向反馈机制,避免委员建言石沉大海、杳无音信。对委员提交的建言,专委会主任和部分骨干委员组成初审团,逐一审阅把关、提出修改意见,并通过不同渠道向上反馈或推荐给相关职能部门留作参考。委员建言获得上级部门采纳和领导批示,专委会第一时间将相关情况反馈给委员本人,并在专委会主任例会和全体会议上通报表扬履职加分,营造委员之间比学赶超的氛围。对能够落地转化的建议,专委会结合议政协商、课题调研、重点提案督办等形式,组织委员开展视察监督,推动建言成果落地生效。
做好委员联情联谊和服务工作,既是专委会的政治责任,也是创新实践。要充分发挥委员主体作用,在工作理念上坚持以委员为中心,在履职实践中坚持委员占多数,多层面全方位为委员搭平台,让委员唱主角,充分激发委员履职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凝聚广泛智慧和力量。
责任编辑:张岩
转载请注明来源
  • 点赞
  • 评论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