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
- 评论
- 收藏
宝山区政协主席凌惠康:推动“站点”建设再上新台阶
来源:政协联线 | 2025-04-22 13:12
字号

过去一年,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宝山区各政协委员工作站积极探索创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工作机制,比如淞南镇的“四会一联”、吴淞街道的“三个全”工作方法等,提升了委员参与协商的积极性,协商成效显著。今年元旦后的首个工作日,区政协积极响应市委和市政协要求,在月浦镇第二街区探索建立了全市首个建在综合网格上的政协委员联系点,得到了市政协领导的高度肯定。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各工作站的精心组织和每一位政协委员的辛勤付出。我们将锚定工作目标,明确工作方向,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推动政协委员“站点”建设再上新台阶。
以更高站位,推进政协委员“站点”建设
一是坚持党对政协工作的全面领导。政协委员“站点”建设要健全党的领导制度和工作机制,在街镇(园区)党(工)委的领导下,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把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贯穿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
二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上海是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的首提地。全过程人民民主具有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显著特征。政协委员“站点”作为践行这一重大理念的关键载体,要以“协以成事、商以求同”为导向,推动民主实践与治理创新深度融合,将全过程人民民主融入城市治理现代化,更好助力上海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最佳实践地。
三是发挥政协协商民主制度的优势。在街镇(园区)建立政协委员“站点”,就是要将政协制度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让群众更直观、更深切感到政协离自己很近、政协委员就在身边。在工作站建设上,要根据《宝山区政协关于深化“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政协委员工作站建设的实施方案》要求,进一步提标升级,在协商议事、助推发展中更好彰显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在联系点建设上,区政协正在制定《宝山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街镇(园区)政协委员工作站下设委员联系服务群众联系点(试点)工作办法》,要按照“成熟一个,建设一个”的原则,因地制宜、稳步推进。要统筹推进“站点”建设,在协商议题形成、为群众办实事、为治理解难事上贯通联动,更好将政协制度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
以更强责任,完善“双组长”机制
一是锚定目标任务,抓好计划落实。本年度的政协委员参与基层治理的重点工作已经十分明确。各工作站的年度协商议题,已纳入区政协年度协商计划,并经区政协常委会审议,报区委批准。计划的制定贯彻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原则。要及时下发相关文件和工作提示,加强工作推进中的指导联系、沟通协调,通过加强联动、协同发力,持续提升履职整体水平,确保各项目标任务有序推进、落地见效。
二是完善制度机制,明确职责分工。要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双组长”协同工作机制,建立“双组长”定期沟通协调制度,共同研究解决工作站运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合力推动工作提质增效。机关组长要发挥好政协专职工作者优势,加强政协机关内部和区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靠前站位,整合资源,谋划推进,督促落实。街镇(园区)组长要发挥好“块”的优势,因地制宜,创造条件,强化保障,组织实施。
三是加强委员管理,增强履职本领。落组进站的三级政协委员是政协委员“站点”的履职主体。市、区政协都十分关注落组进站委员主体作用的发挥。各联络组组长一方面要为落组委员更好知情明政、沟通交流、协商议事等搭好平台、做好服务;另一方面,要以身作则、示范带动,进一步强化委员责任担当、提高政治能力、增强履职本领,团结凝聚委员依托政协委员“站点”更好书写高质量“委员作业”。
以更优成效,彰显赋能基层治理优势
一是强化“站点”联动,完善协商民主机制。工作站设在街镇(园区),重点要健全“协商什么、同谁协商、怎样协商”以及协商成果采纳、落实、反馈等工作机制,以更精准的协商议事赋能基层治理、增进民生福祉。联系点设在综合网格,是联系基层、服务界别群众的“最后一百米”,要面向网格内的群众,特别是走到“小个专”和新就业群体中去,面对面、心贴心地做好解疑释惑、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的工作。要深化“站点”功能内涵,加强贯通联动、优势互补,更好助力“四个人人”城市治理共同体建设。
二是聚焦重点任务,提升协商议事成效。要围绕年度协商议题,下足协商前的调研功夫,确保情况摸得清、问题找得准。要扩大协商参与面,通过跨组跨界、站委联动、“揭榜+约请”、毗邻协商等形式,让更多三级委员围绕议题、协同履职。要推动协商“前半篇”文章与“后半篇”文章有序衔接、有效转化,以“议出实绩、议出成效”为目标,定期跟踪协商成果的落实情况,并就落实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再协商、再落实,做到协商成果“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要加大创新实践力度,善于总结特色鲜明、务实有效的经验和做法,形成有特色的地方实践案例。
三是紧扣可感可及,助力基层治理现代化。政协委员“站点”具有“开门就是基层、出门就是群众”的天然优势。要围绕基层治理中的难点、堵点问题,开展协商议事,提出务实管用的对策建议,对于具备推动“解决一件事”向“解决一类事”延伸条件的意见建议,及时转化为提案、社情民意信息,切实将这种“优势”转化为推动群众急难愁盼“关键小事”的解决和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助力”。
以更佳案例,讲好政协委员履职故事
一是注重质量导向,提亮协商品牌。政协委员“站点”的协商议事既要看“做了什么”,更要看“做出了什么效果”。要把质量摆在首位,把提质增效贯穿始终,对于那些能够真正助推解决基层治理难事、百姓关键小事的创新探索,要及时总结提炼、持续巩固提升、着力打响品牌。
二是完善宣传机制,拓宽宣传渠道。要建立健全区政协与政协委员“站点”的协同宣传工作机制,通过加强组织挖掘、鼓励主动报送等方式,广泛收集委员依托政协委员“站点”参与协商、调查研究、提交提案、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等方面的优秀案例。要充分用好政协自有平台,加强与各级主流媒体对接,多渠道、多形式讲好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宝山政协故事。
三是形成工作合力,建好研习实践点。区政协与上海大学社会学院、区社区治理学院正在加大力度、联手打造区政协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研习实践点。建成后的研习实践点将成为政协委员深化学习交流的场所、政协协商的常态化平台、协商成果展示的舞台、全过程人民民主和基层治理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孵化器。要上下联动,系统梳理总结区政协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创新实践和特色亮点,特别是展示好协商建言助力解决民生“关键小事”的生动案例。
以更高站位,推进政协委员“站点”建设
一是坚持党对政协工作的全面领导。政协委员“站点”建设要健全党的领导制度和工作机制,在街镇(园区)党(工)委的领导下,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把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贯穿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
二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上海是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的首提地。全过程人民民主具有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显著特征。政协委员“站点”作为践行这一重大理念的关键载体,要以“协以成事、商以求同”为导向,推动民主实践与治理创新深度融合,将全过程人民民主融入城市治理现代化,更好助力上海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最佳实践地。
三是发挥政协协商民主制度的优势。在街镇(园区)建立政协委员“站点”,就是要将政协制度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让群众更直观、更深切感到政协离自己很近、政协委员就在身边。在工作站建设上,要根据《宝山区政协关于深化“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政协委员工作站建设的实施方案》要求,进一步提标升级,在协商议事、助推发展中更好彰显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在联系点建设上,区政协正在制定《宝山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街镇(园区)政协委员工作站下设委员联系服务群众联系点(试点)工作办法》,要按照“成熟一个,建设一个”的原则,因地制宜、稳步推进。要统筹推进“站点”建设,在协商议题形成、为群众办实事、为治理解难事上贯通联动,更好将政协制度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
以更强责任,完善“双组长”机制
一是锚定目标任务,抓好计划落实。本年度的政协委员参与基层治理的重点工作已经十分明确。各工作站的年度协商议题,已纳入区政协年度协商计划,并经区政协常委会审议,报区委批准。计划的制定贯彻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原则。要及时下发相关文件和工作提示,加强工作推进中的指导联系、沟通协调,通过加强联动、协同发力,持续提升履职整体水平,确保各项目标任务有序推进、落地见效。
二是完善制度机制,明确职责分工。要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双组长”协同工作机制,建立“双组长”定期沟通协调制度,共同研究解决工作站运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合力推动工作提质增效。机关组长要发挥好政协专职工作者优势,加强政协机关内部和区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靠前站位,整合资源,谋划推进,督促落实。街镇(园区)组长要发挥好“块”的优势,因地制宜,创造条件,强化保障,组织实施。
三是加强委员管理,增强履职本领。落组进站的三级政协委员是政协委员“站点”的履职主体。市、区政协都十分关注落组进站委员主体作用的发挥。各联络组组长一方面要为落组委员更好知情明政、沟通交流、协商议事等搭好平台、做好服务;另一方面,要以身作则、示范带动,进一步强化委员责任担当、提高政治能力、增强履职本领,团结凝聚委员依托政协委员“站点”更好书写高质量“委员作业”。
以更优成效,彰显赋能基层治理优势
一是强化“站点”联动,完善协商民主机制。工作站设在街镇(园区),重点要健全“协商什么、同谁协商、怎样协商”以及协商成果采纳、落实、反馈等工作机制,以更精准的协商议事赋能基层治理、增进民生福祉。联系点设在综合网格,是联系基层、服务界别群众的“最后一百米”,要面向网格内的群众,特别是走到“小个专”和新就业群体中去,面对面、心贴心地做好解疑释惑、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的工作。要深化“站点”功能内涵,加强贯通联动、优势互补,更好助力“四个人人”城市治理共同体建设。
二是聚焦重点任务,提升协商议事成效。要围绕年度协商议题,下足协商前的调研功夫,确保情况摸得清、问题找得准。要扩大协商参与面,通过跨组跨界、站委联动、“揭榜+约请”、毗邻协商等形式,让更多三级委员围绕议题、协同履职。要推动协商“前半篇”文章与“后半篇”文章有序衔接、有效转化,以“议出实绩、议出成效”为目标,定期跟踪协商成果的落实情况,并就落实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再协商、再落实,做到协商成果“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要加大创新实践力度,善于总结特色鲜明、务实有效的经验和做法,形成有特色的地方实践案例。
三是紧扣可感可及,助力基层治理现代化。政协委员“站点”具有“开门就是基层、出门就是群众”的天然优势。要围绕基层治理中的难点、堵点问题,开展协商议事,提出务实管用的对策建议,对于具备推动“解决一件事”向“解决一类事”延伸条件的意见建议,及时转化为提案、社情民意信息,切实将这种“优势”转化为推动群众急难愁盼“关键小事”的解决和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助力”。
以更佳案例,讲好政协委员履职故事
一是注重质量导向,提亮协商品牌。政协委员“站点”的协商议事既要看“做了什么”,更要看“做出了什么效果”。要把质量摆在首位,把提质增效贯穿始终,对于那些能够真正助推解决基层治理难事、百姓关键小事的创新探索,要及时总结提炼、持续巩固提升、着力打响品牌。
二是完善宣传机制,拓宽宣传渠道。要建立健全区政协与政协委员“站点”的协同宣传工作机制,通过加强组织挖掘、鼓励主动报送等方式,广泛收集委员依托政协委员“站点”参与协商、调查研究、提交提案、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等方面的优秀案例。要充分用好政协自有平台,加强与各级主流媒体对接,多渠道、多形式讲好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宝山政协故事。
三是形成工作合力,建好研习实践点。区政协与上海大学社会学院、区社区治理学院正在加大力度、联手打造区政协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研习实践点。建成后的研习实践点将成为政协委员深化学习交流的场所、政协协商的常态化平台、协商成果展示的舞台、全过程人民民主和基层治理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孵化器。要上下联动,系统梳理总结区政协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创新实践和特色亮点,特别是展示好协商建言助力解决民生“关键小事”的生动案例。
责任编辑:李若涵

- 18
- 评论
- 收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