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
  • 评论
  • 收藏
政协委员建新功丨宝山区政协常委肖传兴:点“矢”成金,“菌”创未来
政协联线记者 张希喆 刘子烨  
来源:政协联线 | 2025-04-14 15:13 字号
2025年4月2日,是第18个世界孤独症关注日。当天,一场“领未来,亮星空”公益活动以上海为主会场、在全国10多个城市同步开展。作为活动主办方,上海承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向全国数十个分会场、数百个孤独症家庭捐赠了价值数十万元的肠道菌群检测和益生菌固体饮料等物资。
宝山区政协常委、上海承葛医药集团创始人肖传兴是这场公益活动的发起者。多年来,他带领团队深耕菌群移植技术,从实验室研究到产业化落地,从国内布局到全球拓展,一步步将“用微生态治疗疾病”的愿景变为现实。当天的爱心之举,亦是他以菌群移植造福患者的缩影。图说:2019年,肖传兴在儿童医院给自闭症孩子做菌群移植。

图说:2019年,肖传兴在儿童医院给自闭症孩子做菌群移植。

一场关于“微生态”的冒险
人们戏称粪便是“黄金”。其实,“便便”里的确藏着如黄金般珍贵的有益菌群。明代《本草纲目》中记载粪菌液可用于治疗肠道疾病。在现代医学中,健康人体中提取的健康肠道菌群,通过移植技术进入患者体内‘安营扎寨’,可以打败亚健康菌群,治疗消化道疾病、内分泌疾病、精神类疾病等。
2015年,博士毕业的肖传兴进入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工作,担任消化内科医生,并主持搭建菌群移植平台。在深入科研的过程中,他觉察到,在医学领域,人体肠道菌群与健康之间的关联被严重低估。传统医学往往聚焦于“杀菌”“抗病毒”,而忽视了人体内数以万亿计的共生微生物对免疫、代谢甚至精神健康的影响。“肠道菌群就像人体的‘第二基因组’,直接关系到我们的健康。”肖传兴说。
随着菌群移植临床应用实验的不断扩展,其疗效逐渐显现。同年,在治疗一对4岁的孤独症双胞胎时,肖传兴尝试使用了菌群移植技术。起初,双胞胎在接受治疗时情绪激动,难以安抚。一段时间下来,两个孩子会喊爸爸妈妈了,而且还学会了打招呼、求助,表达情感需求。
菌群移植为何能对孤独症患者有一定成效?肖传兴表示,平时,肠道和大脑会互相作用。人们吃甜食心情愉悦、听到坏消息没胃口就是这个道理。菌群移植可以改善肠道环境,改变人体的激素水平和神经递质的释放,从而缓解孤独症的病情。
“后来,接受治疗的时候他们竟然主动牵起了我的手。”肖传兴激动地回忆道。这一案例极大地激励了他想要研究下去的信心。那晚,他在床上辗转反侧,一个念头油然而生:如果把菌群移植这件事做大,岂不是能造福更多人?
虽有志向,但肖传兴明白,创业不能只靠理想和情怀。他在做科研时发现,除孤独症外,肠道菌群在治疗、抵御诸多疾病时效果显著,市场前景广阔。这让他下决心干出一番事业。
“做科研可以只关注理论突破,但创业必须考虑如何让技术真正造福患者。”肖传兴深知,只有将实验室里的成果转化为可落地的治疗方案,才能真正改变医疗现状。2016年,他从医院辞职,创办了承葛医药,专注于菌群移植技术的研发推广。从一个前途远大的大医院骨干医生,变成一个前途难测的专注于“微生态医疗”的民营企业家,肖传兴开始了一场关于“微生态”的冒险。图说:2025年1月,肖传兴在北京召开的第十四届公益节做报告。

图说:2025年1月,肖传兴在北京召开的第十四届公益节做报告。

成为行业“拓荒者”
创业之初,说服了5名博士加入创业团队。虽然遇到很多坎坷,但自称“乐天派”的肖传兴坚信:世上没有迈不过去的坎。在企业初创期,5名海归博士人均月薪只有数千元。怀揣着治病救人的追求,即使在企业最难熬的时期,创业团队成员始终不离不弃。“直到现在,这些‘元老’没有一个辞职,他们也是当作自己的事业在拼。”肖传兴说。
当时,菌群移植仍属于新兴领域,市场认知度低,许多医学领域的专家也对这一技术持观望态度。面对各方的质疑,肖传兴没有退缩,而是带领团队从基础研究做起,一步步积累临床数据,推动建立了一整套行业标准。从最初的无人问津,到逐渐被各方认同,这家生物医药企业的业绩连年增长,成长为行业的“独角兽”。直至2024年,承葛医药和全国300余家大型三甲医院建立了合作关系,在全国13个省份设立了菌群库。
“我们把‘家’搬到上海,是为了实现更远大的医疗革新愿景。”肖传兴说。海纳百川人才荟萃的上海、将生物医药作为重点发展的“六大产业”之一的宝山,为承葛医药推动移植菌群点“矢”成金、探索人类对抗疾病的新路径新方式,提供了无限的可能。2023年3月,承葛医药研发总部落户上海宝山,之后,肖传兴看中了南大智慧城这块冉冉升起的科创风水宝地,并于今年入驻南大数智绿洲一期园区。
走进坐落于南大的5层楼高的承葛医药“微生物方舟”,在中试发酵间,工作人员通过各种精密设备调节菌群培养液的温度、压力、酸碱度,并做消泡、分离等处理,最终形成的产品有固体、液体、冻干粉等状态。肖传兴表示,他们已开发了胶囊化菌群移植技术,使患者无需通过传统的内镜或灌肠方式,只需口服特制胶囊即可完成治疗。
“菌群移植涉及很多环节,出现任何疏漏,都会影响疗效,甚至会带来风险。”肖传兴说,基于防患于未然的考量,他带领团队建立了国内首个符合国际标准的“智能菌群库”,通过严格的供体筛选体系和先进的菌群制备技术,确保移植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在临床研究方面,承葛医药与全国多家医院合作,开展了针对孤独症、糖尿病、炎症性肠病等多种疾病的菌群移植临床试验,并取得了显著成果。肖传兴表示,自建立精准化治疗体系以来,承葛医药通过菌群移植,已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腹泻、便秘、慢性乙肝、肝硬化、糖尿病、孤独症等万例病例。图说:2024年4月2日,肖传兴作为《领星计划》出席上海启动领星计划。

图说:2024年4月2日,肖传兴作为《领星计划》出席上海启动领星计划。

照亮更多“孤独的星星”
成为宝山区政协常委后,肖传兴主动承担起了更多社会责任。对他而言,委员的身份,意味着不能只考虑“一人吃饱全家不饿”,还要考虑如何更多地为社会发光发热。
“我希望照亮更多孤独的星星。”肖传兴说。在用菌群移植技术帮助了那对孤独症双胞胎的10年后,他带领公司做了件大事。
2024年4月2日,第17个世界孤独症关注日,承葛医药携手多省市妇联、残联、数十家公益基金会、200余家医疗机构、300余家孤独症康复机构及爱心企业,数百位学术专家和近万名爱心人士,募集1亿元人民币,发起成立了《领星计划》专项爱心基金,启动了“领未来,亮星空”中国孤独症儿童十万人肠道菌群基因组公益计划。
“领星计划”启动以来,已为全国两千多名孤独症儿童提供免费肠道菌群基因检测服务,其中400多名孩子接受了精准治疗。这一举措显著改善了孩子们的胃肠道及睡眠状况,提升了社交能力,为这些“来自星星的孩子”日后更好融入社会提供了支持。
“我们为贫困家庭的孤独症患儿提供免费治疗。”肖传兴说。尽管公司业务繁忙,但他经常抽时间参加公益活动,了解孤独症家庭的需求,以及孤独症患儿的诊疗情况。“哪怕我们花再多钱、再多的时间,只要孩子的症状能改善,哪怕是一点点的改善,也是值得的。”
在肖传兴的带领下,承葛医药还致力于推动行业健康发展、规范化发展。2023年,承葛医药联合16家单位起草了《健康人源肠道菌群生物样本库基础建设规范》等5项团体标准并正式发布。肖传兴也在微生物技术领域具有较高影响力的文献《微生物细胞工厂》上发表论文《中国粪便菌群移植供体筛查的综合方案》。在政协平台上,肖传兴还建议建立微生物医药细分赛道的产业链,制定完善生物医药产业细化政策。
如今,承葛医药已成为中国微生态医疗领域的标杆企业,但肖传兴的梦想不止于此。
“我希望通过菌群调控,让更多疾病得到治疗。”在他看来,微生态医学的潜力还没完全释放。未来的医疗将更加注重“治未病”,而微生态调控正是预防医学的重要突破口,微生态医疗或许将成为改变人类健康格局的重要力量。
“比起看公司财报,我更喜欢解读医疗报告,直观地感受到每一个生命的健康反馈。”肖传兴说,“将来,我还想开一家微生态未来医院。到时,我一定会回去坐诊,回归医生的老本行。”
图片均由肖传兴提供
责任编辑:张岩
转载请注明来源
  • 36
  • 评论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