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赞
  • 评论
  • 收藏
浦东新区政协常委薛志明: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
政协联线记者 戚尔达  
来源:政协联线 | 2025-04-11 09:32 字号
浦东新区政协常委薛志明

浦东新区政协常委薛志明

薛志明很忙。作为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东昌中学校长,日常学校管理事无巨细,时刻需要处理各种事务;作为新区政协常委、民盟界别召集人、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副主任,民盟浦东新区区委副主委,参政议政履职尽责从未懈怠。
把人生观价值观传承下去
薛志明是化学老师。他大学毕业后就在中学教化学,平时注重钻研总结,教学成绩很快脱颖而出,成为“高三把关老师”,连续执教多届高三化学班,既是任课老师又是班主任,帮助学生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考入心仪的高校。
“仅是教学成绩突出,还远算不得名师。”回顾教学生涯最初的这段经历,薛志明却有这样的总结。教学上确实有成果,但他自知还未参悟教师之道,“我更多地还是把教师当作职业,一份工作,对工作是尽心尽力的,但要说我当时有多热爱这份职业,这份职业在我心中有多高的位置,却没什么概念。”
“改变这个观念,是在‘那一瞬间’。”薛志明一直清晰地记得“那一瞬间”,2001年9月教师节前的一天,他刚送走的2001届化学班同学们集体回来看他。见到那么一大群同学一起来看他,薛志明很高兴。正好手头有点事情要忙,他打开化学实验室请同学们稍等,自己忙完就来和大家叙谈。过了半个小时,薛志明赶回化学实验室,打开门,映入眼帘的是黑板上密密麻麻的字——同学们把薛志明在高三班会课上讲的有关人生、学习、生活的“金句”都写在黑板上,“薛老师,您教的这些道理,我们会铭记一生!”薛志明的眼眶顿时湿润了。含着泪,他笑着和大家晤谈,鼓励大家踏上新征程后站得更高、看得更远、走得更稳。
“打开门的那一刻,心中的一扇门也打开了。”薛志明说,就在那块黑板上,他看到了教师这两个字的神圣感,感受到了教育工作的使命感——教师不只是教学,是要点燃学生心中的人生信念,把好的人生观价值观传承下去的!
此后,他在工作中更加尽心尽力,放弃休息时间开展课外辅导、贴心地为学生的人生规划提出建议,当好教师更为人师。
一届又一届,不少学生此后都成为各个岗位的骨干,仍和薛志明保持联系,每遇困惑,总会拨通电话或者发来微信,向作为人生导师的薛志明倾诉、请教。
“选择成为教师,就要对学生的未来负责。”薛志明说。
金融为媒培养学生人生品格
地处陆家嘴金融聚集区核心地带的东昌中学是浦东新区的一所实验性示范性高中,也是一所以金融素养培育著称的上海市特色高中。
薛志明很早就走上教学管理岗位。2016年,他调任东昌中学校长,他将学校的特色传承下来、发扬光大,使学校发展更上一个台阶,通过金融素养培养这个“支点”来撬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我们学校的金融素养培育特色由来已久。在大家群策群力和多方支持帮助下,如今已构建起金融素养特色课程体系。”薛志明介绍说,东昌中学的金融素养培育校本课程由外圈、中圈和核心圈三类课程组成:核心圈课程为凸显学校金融素养培育的特色课程群,包含金融专家课程、金融实验室课程、金融在线课程、金融场馆课程、金融高校课程五大系列24门课;中圈课程为凸显学校特色的相关课程,分为语言沟通类、数据分析类等;外圈课程为满足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特长需求的多元课程,分为人文类、数理类、体艺类、科技类等。同时,学校还在校内建立“金融实验室”,学生在其中可利用上海证券交易所的真实历史数据进行虚拟股票投资,可模拟银行工作人员和用户体验开户存款流程。
“我们不是定向培养金融从业人员,而是以金融素养培育为特色。”薛志明说。何为金融素养培育?诚信、规则、风险、创新意识都是必备的金融素养。“其实对每个学生而言,这些也都是成人成才所必需的品格。”薛志明希望同学们能通过高中阶段围绕金融素养培育体系的学习,收获人生财富。
薛志明并不直接教授金融课程,作为校长,他尽一切努力集聚各方资源,为学生提供最好的金融教育,也为学生搭建最好的舞台。
去年10月30日下午,薛志明主持召开了2024学年第一学期“东昌金联”联席会议。“东昌金联”全称是“东昌中学学生金融素养培育区域性联动组织”。参加单位不乏上海证券交易所、陆家嘴人才金港、国泰君安证券、招商银行这样的金融“大腕”,以及华东师范大学经管学院、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金融管理学院、证券博物馆等金融教育和文化的“引领者”,还有民盟金融总支这样的党派同仁。每学期,“东昌金联”都会在东昌中学举行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的金融精英齐聚一堂建言献策、提供教学资源。有了他们的鼎力相助,同学们除了校内日趋完善的“金融实验室”外,还有了更多金融实践基地,在校教师提升金融专业素养、开发金融特色课程、组织金融特色活动等也有了资源支持。
从2012年起,东昌中学就开始举办上海高中生经济论坛。这个论坛完全由学生自发筹办。在薛志明的多方联络下,从2018年起,论坛的闭幕式都在上海证券大厦的交易大厅举行,参与其中的同学们都非常自豪。“金融素养培育,是有仪式感的。”薛志明很欣慰。论坛活动丰富多彩,有论文征集、社团展示、金融竞赛、学生辩论,学生不光是参与者,还是组织者。从策划主题到会务组织,几乎都是学生们一手完成。“一届届论坛成功举办的背后,藏着对学生不同维度能力的培养和锻炼。”薛志明说。
经过这些年以“为了学生未来健康生活而教育”作为办学目标的探索实践,薛志明出版专著《金融素养培育的东昌样式》,提出“特色办学撬动育人模式转型、以金融素养培育撬动学生全面发展”的办学主张,以及“育金融素养,筑生涯之基”的教育理念,实现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特长发展。
“我常想,高中阶段,我们能为同学们做些什么?真能在此后踏入金融专业领域、科研专业领域的学生毕竟是少数,多数人还是在平凡岗位上过着普通人的生活吧。但我们的努力,绝不是没有意义的,如果能够让同学们通过课堂以内和课堂以外的学习,在进入一所心仪大学之余,再增加些为人处世的关键能力,从而更从容地面对未来生活,那我认为就是成功的。”薛志明说,“教育工作者正是园丁,种下一颗种子、培育一种素养,静待大树参天。”
履职尽责感悟政协委员之道
薛志明自三届浦东新区政协开始就担任政协委员至今,履职尽责的同时,也在感悟当好一名政协委员的“道”。
“担任政协委员近二十年,所提的建言或是个人名义的,或者以党派名义、界别名义,或是民盟区委课题调研成果转化的,太多了。特别欣慰的是,回过头来看,此前绝大部分建议都得到了落实。”薛志明说,刚当政协委员时,提出建议总盼着当年就能得到采纳、尽快落实,此后,随着他在学校管理岗位上的经验累积,他也感觉到,一项好的建议能够落地需要天时地利人和诸多因素的推动。
“好的建议,落地不急在一时。其实就和教育一样,种下种子,假以时日,总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薛志明感慨地说。如今,他作为新区政协常委,专委会兼职副主任、界别召集人积极参与读书活动、调研活动等组织工作,参加多个街镇政协委员工作站的协商活动,围绕产城融合、美丽乡村建设等多个议题积极建言,同时还带领本界别的委员和民盟盟员开展专项民主监督,当好协商式监督“啄木鸟”。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无论是作为教师、校长,还是民盟盟员、政协委员,我都秉持这一理念,尽心、尽力、尽责。”薛志明说。
责任编辑:谷钦慧
转载请注明来源
  • 点赞
  • 评论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