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赞
  • 评论
  • 收藏
开州区政协委员推动养老服务提质增效,促“养老”变“享老”
开州政协
向作者提问
来源:政协联线 | 2025-02-19 09:03 字号
“随着我区养老服务政策体系愈发完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尤其是养老服务供给质量显著提升,让广大市民老有所养的愿望终于得以实现。”2月7日,开州区政协委员、区人力社保局党委委员、区社保中心主任刘万权说。
这一显著变化,标志着开州区通过实施多元化、综合性的养老服务策略取得了丰硕成果,养老服务质量实现了质的飞跃。它不仅彰显了区民政局对政协委员提案的高度重视与迅速响应,更赢得了市民们的普遍赞誉与广泛的社会关注。
委员关注民生:养老服务供给质量需提升
“我时常听身边的老年人讲,随着年纪越来越大,就越来越不想煮饭了,总期盼有一个能为他们提供餐食的地方。”刘万权说。
刘万权介绍,近年来,开州区养老事业取得了显著进步,政策框架日益完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基本构建,养老服务质量也有了明显提升,基本上实现了老有所养的目标。然而,他认为,在养老服务发展中仍存在一些不足和挑战。具体而言,高端养老服务场所的数量相对匮乏,低端兜底养老服务还需进一步加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链条尚未实现全面贯通,社会资金参与养老产业的积极性也有待提高。医护人员走进养老院开展健康宣教颜小镇摄

医护人员走进养老院开展健康宣教颜小镇摄


基于深入调查与走访,刘万权与区政协社会保障界委员撰写了一篇题为《关于提升养老服务供给质量的建设》的提案,并在2024年区两会期间提出这一问题。该提案旨在通过系统性的建议与措施,推动我区养老服务向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以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多元化需求。该提案一经提出,便得到了区政协社会保障界委员的广泛认可。
部门积极行动:提升养老服务供给质量
不久后,区政协社会保障界提出的《关于提升养老服务供给质量的建议》提案迅速引起了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与深切关注,区民政局作为主办单位更是给予了极大的重视。在收到提案后,区民政局立即行动,迅速组建了专项工作组,深入实地走访调研,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积极搜集创新思路。在此基础上,不仅制定并推出了一系列针对性强、操作性好的政策措施,如《关于进一步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实施意见》《重庆市开州区8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高龄津贴发放管理办法》等,还创新性地构建了“机构中心+站点+老年食堂”的多层次服务体系,实现了“服务入楼栋、关爱进家庭”。
为确保养老服务的持续性和高质量,区民政局还强化“兜底+补贴+市场”的多元化资金保障体系建设,建立“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多元化运营模式,并细化“照护+医养+互助”的多样化养护服务方案,全方位提升养老服务供给质量和效率。
“看到提案被真诚接纳,并且他们采取了多项有力措施,使我区养老服务供给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我由衷地感到高兴。”刘万权兴奋地说,“如今,我身边的许多老年人再也不用为吃饭发愁了,食堂提供的菜品不仅丰富多样,品质上乘,还有‘开州金厨’亲自掌勺,让人放心又满意。”
市民反响强烈:养老有依靠幸福感满满
家住文峰街道的王云秋,是一名肢体二级残疾人,生活不能自理,全靠年迈的父母照顾。前些年,王云秋的父亲因病去世,照顾她的重担,就落在年近八旬的母亲李佐云身上。但随着李佐云体力一年年减弱,对王云秋的照顾也渐渐力不从心。正在王云秋犯愁的时候,文峰街道富厚社区养老服务站向母女俩提供了居家养老服务,并签订了“一对一”照护协议,每隔几天就会上门为王云秋洗澡、洗头,还帮助母女二人洗衣、购物,让母女俩养老无忧,居家不愁。
“我们每年都能享受到云枫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的免费健康体检服务,还为我们量身制定健康服务方案,包括开展专业的健康指导与宣教活动、建立详尽的健康档案、根据个人情况提出健康管理建议等,让我们感受到了无微不至的关怀与照顾。”开州区鸿慈老年公寓负责人李鸿慈说,云枫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公寓携手合作,创新性地建立了医养结合服务模式。针对入住公寓的老年人,云枫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确保每位签约老人都能享受到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每年,签约老人不仅能接受全面的健康评估,还能获得至少一次的康复护理指导和心理支持服务,极大地满足了老年人的健康需求。关爱老人熊瑛 摄

关爱老人熊瑛 摄


  如今,开州区已成功构建起以政府兜底保障基本养老、社会化运营普惠养老为核心的养老供给服务模式,让老年人的获得感更加充实、幸福感更加持久、安全感更有保障,真正实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
 
责任编辑:张杏梅
转载请注明来源
  • 点赞
  • 评论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