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
- 评论
- 收藏
今年是陈嘉庚先生诞辰150周年:闵行区与上海交通大学侨界举办传承弘扬“嘉庚精神”主题活动
2024-06-21 10:13
字号

他被毛泽东同志称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他一生为辛亥革命、民族教育、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的建设无私奉献,他就是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
今年,是陈嘉庚先生诞辰150周年,为了在新时代传承和弘扬“嘉庚精神”,厚植海内外侨胞的爱国情怀,6月19日,“嘉音回想 赓续百年”——闵行区与上海交通大学侨界传承弘扬“嘉庚精神”主题活动在颛桥镇举办。此次活动是闵行区与上海交通大学深化区校联动、共同讲好侨界故事、凝聚侨界力量、在高校和社区侨界人士中厚植爱国情怀的一次重要实践。闪亮登场
“侨可力”衍生设计同台“竞技”
3月,闵行区侨务部门在首届闵行区侨界文化节启动仪式上发布了“侨可力”文创IP,各街镇(工业区)结合各自的地区特色,分别设计了衍生文创产品,参与活动的嘉宾用手中的巧克力为最喜欢的文创产品投票。

“侨可力”取巧克力谐音,寓意着“侨心侨力侨智 可爱可敬可靠 汇力助力合力”的侨界精神内涵
区校联动
专业演员与交大师生联袂出演
上海交通大学学生话剧团带来的原创话剧《钱学森》,生动再现了交大校友钱学森克服阻力、毅然归国、科研报国的感人经历,展现了无数侨界先辈的创新之魂、求真之志和爱国之心。
时光回溯
一张尘封71载的会议通知缓缓展开
通过一张尘封71载的会议通知,吴泾镇侨联主席戴娟娟老师带领观众缓缓走近闵行侨界人士祖辈甯祥雨的传奇人生。这张会议通知是1953年印尼北方华侨甯祥雨参与全国侨务扩大会议第四次大会的会议通知,见证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无数侨界人士为侨务事业和祖国建设奋斗的历史,甯祥雨先生的故事不仅仅是他个人的传奇,更是近现代华侨华人爱国精神的缩影。

原班人马
闵行区侨界原创短剧《家与侨》走进剧场
以甯祥雨的爱国故事为切入点,闵行区侨界原创短剧《家与侨》再次登上舞台,自3月首次演出后,该剧获得了侨界群众热烈的反响和深刻的共鸣。短剧以甯先生和爱国华侨顾洪发一家的故事,串联起了海内外华侨华人在新中国成立和建设的时期,救国抗争、自强奋斗、回报桑梓的感人故事,展现了华侨华人对祖(籍)国的深厚情感与坚定信念。
颛桥镇侨联副主席、故事原型孙辈宁小霖表示:“陈嘉庚先生作为华侨的重要人物之一,他的精神影响了好几代人,我作为一位居住在闵行的侨界人士,将积极践行‘嘉庚精神’,始终心系祖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做出努力。”
此外,现场还邀请了五位侨界代表人士邢海燕、王鹂辉、钱伟鹏、朱芳芳、林进强结合自身经历,畅谈对“嘉庚精神”的感悟,共同探讨如何在新时代更好地传承与弘扬这一精神瑰宝。
“看得我泪流满面!”不少现场的观众纷纷点赞,他们表示这场活动专业、感人、有收获,深深触动了他们的内心。大家表示这场演出让他们对“嘉庚精神”有了更深的理解。同时,也让在座的侨界人士、即将出国求学的交大同学感受到肩上的责任和使命。
闵行区是创业热土、兴业之地。如今,已有数万名侨界人士在此工作、生活,他们是闵行联系和引动海外资源的重要桥梁与纽带。闵行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上海市闵行海外联谊会会长吴继华表示:“本次活动以文艺的形式传承弘扬了‘嘉庚精神’,期待未来有更多归国人才胸怀报国之志,来到闵行、行走闵行、建设闵行、扎根闵行,融入区域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
市侨联党组书记、主席齐全胜表示,这是一次高质量、打动人心的传承弘扬“嘉庚精神”主题活动,充分体现了区校联合特色,发挥了侨界群众性文艺创作演出的作用,展示了侨界优秀代表人士的风采。他指出,要进一步在全市侨界开展在新时代传承弘扬“嘉庚精神”主题活动。重温嘉庚事迹,从中受到感召和激励;彰显精神内核,从爱国报国之情、创业奋斗之勤、重教育才之诚等多方面领会“嘉庚精神”丰富内涵;结合工作实践,丰富活动形式,挖掘侨界先进典型,讲好嘉庚故事、侨界故事、中国故事,激励侨界为加快建设“五个中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更好建功立业。
闵行区侨务部门抓住陈嘉庚先生诞辰150周年的时间节点,发挥“区校联动”的工作机制优势,将区域内侨界人士和交大新侨人士齐聚一堂,交融情怀与活力,搭建侨界交流分享“嘉庚精神”理解和实践的平台;执文化之笔、启时光之舟,以充满感染力的艺术形式,向侨界人士讲述了近代以来以嘉庚先生为代表的侨界报国故事,唤起侨界人士的桑梓之情、报国之志,鼓励侨界人士在新的历史时期与区域发展同频共振、同向同行。
上海市侨联党组书记、主席齐全胜,闵行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上海市闵行海外联谊会会长吴继华,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上海交通大学海外联谊会会长汪后继出席活动。中国侨联顾问、中国侨联原副主席何添发,上海市侨联原主席杨玉环受邀参加此次活动。
今年,是陈嘉庚先生诞辰150周年,为了在新时代传承和弘扬“嘉庚精神”,厚植海内外侨胞的爱国情怀,6月19日,“嘉音回想 赓续百年”——闵行区与上海交通大学侨界传承弘扬“嘉庚精神”主题活动在颛桥镇举办。此次活动是闵行区与上海交通大学深化区校联动、共同讲好侨界故事、凝聚侨界力量、在高校和社区侨界人士中厚植爱国情怀的一次重要实践。闪亮登场
“侨可力”衍生设计同台“竞技”
3月,闵行区侨务部门在首届闵行区侨界文化节启动仪式上发布了“侨可力”文创IP,各街镇(工业区)结合各自的地区特色,分别设计了衍生文创产品,参与活动的嘉宾用手中的巧克力为最喜欢的文创产品投票。



“侨可力”取巧克力谐音,寓意着“侨心侨力侨智 可爱可敬可靠 汇力助力合力”的侨界精神内涵
区校联动
专业演员与交大师生联袂出演
上海交通大学学生话剧团带来的原创话剧《钱学森》,生动再现了交大校友钱学森克服阻力、毅然归国、科研报国的感人经历,展现了无数侨界先辈的创新之魂、求真之志和爱国之心。

一张尘封71载的会议通知缓缓展开
通过一张尘封71载的会议通知,吴泾镇侨联主席戴娟娟老师带领观众缓缓走近闵行侨界人士祖辈甯祥雨的传奇人生。这张会议通知是1953年印尼北方华侨甯祥雨参与全国侨务扩大会议第四次大会的会议通知,见证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无数侨界人士为侨务事业和祖国建设奋斗的历史,甯祥雨先生的故事不仅仅是他个人的传奇,更是近现代华侨华人爱国精神的缩影。


原班人马
闵行区侨界原创短剧《家与侨》走进剧场
以甯祥雨的爱国故事为切入点,闵行区侨界原创短剧《家与侨》再次登上舞台,自3月首次演出后,该剧获得了侨界群众热烈的反响和深刻的共鸣。短剧以甯先生和爱国华侨顾洪发一家的故事,串联起了海内外华侨华人在新中国成立和建设的时期,救国抗争、自强奋斗、回报桑梓的感人故事,展现了华侨华人对祖(籍)国的深厚情感与坚定信念。



此外,现场还邀请了五位侨界代表人士邢海燕、王鹂辉、钱伟鹏、朱芳芳、林进强结合自身经历,畅谈对“嘉庚精神”的感悟,共同探讨如何在新时代更好地传承与弘扬这一精神瑰宝。

闵行区是创业热土、兴业之地。如今,已有数万名侨界人士在此工作、生活,他们是闵行联系和引动海外资源的重要桥梁与纽带。闵行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上海市闵行海外联谊会会长吴继华表示:“本次活动以文艺的形式传承弘扬了‘嘉庚精神’,期待未来有更多归国人才胸怀报国之志,来到闵行、行走闵行、建设闵行、扎根闵行,融入区域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
市侨联党组书记、主席齐全胜表示,这是一次高质量、打动人心的传承弘扬“嘉庚精神”主题活动,充分体现了区校联合特色,发挥了侨界群众性文艺创作演出的作用,展示了侨界优秀代表人士的风采。他指出,要进一步在全市侨界开展在新时代传承弘扬“嘉庚精神”主题活动。重温嘉庚事迹,从中受到感召和激励;彰显精神内核,从爱国报国之情、创业奋斗之勤、重教育才之诚等多方面领会“嘉庚精神”丰富内涵;结合工作实践,丰富活动形式,挖掘侨界先进典型,讲好嘉庚故事、侨界故事、中国故事,激励侨界为加快建设“五个中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更好建功立业。
闵行区侨务部门抓住陈嘉庚先生诞辰150周年的时间节点,发挥“区校联动”的工作机制优势,将区域内侨界人士和交大新侨人士齐聚一堂,交融情怀与活力,搭建侨界交流分享“嘉庚精神”理解和实践的平台;执文化之笔、启时光之舟,以充满感染力的艺术形式,向侨界人士讲述了近代以来以嘉庚先生为代表的侨界报国故事,唤起侨界人士的桑梓之情、报国之志,鼓励侨界人士在新的历史时期与区域发展同频共振、同向同行。

责任编辑:张杏梅

- 35
- 评论
- 收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