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赞
  • 评论
  • 收藏
“金叶子”其实是金“页”子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3-10-24 08:49 字号
秋叶随风落,霜降染金黄
今天来看一种很贵的“叶子”
“清河坊西”戳记金叶子
是把金子做成叶子的形状么?
还是武侠小说里直接消费的“金叶子”?01
金叶子
实际上是金“页”子

宋代是商业勃兴、都市发展的一个朝代
金银制造与交易颇为繁盛
南宋的金质货币中
有一种叫金叶子或称叶子金20世纪90年代以后
在浙江杭州、湖州、温州等地陆续出土
钤有铭文的折叠状金箔
据考据这便是史书中记载的金叶子
南宋初年,《夷坚乙志》中记述,“俾纵绽处,黄色隐然,折视之,满中皆箔金也”“金叶子”的外形实际上更类似于折页
以“清河坊西”戳记金叶子为例
金箔薄如纸,折成十页
从现有出土的金叶子来看
重量在35~40克之间
在宋代约合黄金一两
02
提升“品牌辨识度”
金叶子上戳印地址和铺名

南宋金银铺竞争激烈
为了彰显自家产品的高品质和信誉
在金银货币上多见金银铺号铭文“清河坊西”戳记金叶子
正面第一页五处戳打铭文
后页痕迹逐渐变浅
四角“清河坊西”为金银铺所在地址
正中“阮六郎铺”则指明了铺主
从而提升“品牌辨识度”
除了店铺的主观意愿
南宋政府也制定了相应的措施
来规范金银打造和买卖
如器物上要有金银铺或工匠的字号
上供的要有监铸官吏的官职和名字等
这使得南宋器物的形制较为规范△1999年杭州出土的“李六郎十分金”金铤(dìng)(局部)。已出土的同时期黄金货币,经过检测的含金量均超过了95%,最高能达到98%。这说明南宋的黄金制炼工艺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1999年杭州出土的“李六郎十分金”金铤(dìng)(局部)。已出土的同时期黄金货币,经过检测的含金量均超过了95%,最高能达到98%。这说明南宋的黄金制炼工艺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同时期的一些其他金质货币上
还有表示成色的“十分金”等字样
以示产品的高成色
彰显黄金制炼水平的“核心竞争力”
03
“面值”这么大,
买啥要用它?

每片金叶子约为宋代的一两黄金
具有携带方便、易分割的特点
支付的时候可以裁剪一页或几页
南宋小说集《夷坚志》中提到,绍兴年间有外地人来临安活动,随身带的货币就是金叶子。
不过按现在的金价简单换算一下
我们不难发现
每片金叶子的价格也到了万元级别△杭州博物馆展出的金叶子等黄金货币。

△杭州博物馆展出的金叶子等黄金货币。

这么大“面值”的黄金货币
能像小说里演绎的情节——
随手一掷,直接“消费”吗?
显然太“破费”了……
据文献记载
黄金货币其实主要用于
兑换钞引、赋税、上供、军费、国费开支等途径
日常更多使用的还是铜钱
人说“一叶知秋”
这片“金叶子”
也带我们遇见南宋商业与都市的勃兴
责任编辑:张岩
转载请注明来源
  • 点赞
  • 评论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