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
  • 评论
  • 收藏
来自港澳侨界的新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传心声展新意
李寅峰、徐金玉、刘圆圆/人民政协报  
2023-03-02 07:24 字号
两会开幕在即,来自港澳特区以及侨界的新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已早早进入状态。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多位曾任地方政协委员的他们表示,要在全国政协的履职平台上更好地为国履职、为民尽责。
余鹏春委员:全力以赴发挥双重积极作用余鹏春

余鹏春

对于全国政协履职平台来说,新任全国政协委员,香港梅州联会咨议会主席、裕华国产百货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余鹏春算是“新兵”,但对于整个政协组织来说,他却是名副其实的“老将”——他是连续四届的广东省政协委员。
“在过去二十年中,作为广东省政协委员,我见证了粤港澳地区与时代并进的发展势头,更是直接参与了港商融入珠三角地区投资兴业的热潮。特别是近几年,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这一重大国家战略顺利实施,推动粤港澳融合发展,谱写了‘一国两制’事业的新篇章。”余鹏春坦言,作为政协委员,在此过程中,自己十分有参与感,“能有机会把香港商界关注的热点通过政协的平台反映给相关部门,促进大家的交流互动。”
此次成为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余鹏春坦言深感无比光荣,也深知责任重大。如何在新的岗位上履职尽责,成为他近段时间深入思考的问题。
“首先是立足侨界,发扬爱国爱乡的传统。”祖籍侨乡梅州的余鹏春,出生在印度尼西亚的爱国华侨之家。虽然自幼在国外成长,但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他从小就知道要热爱祖国、心怀家乡,牢记自己是中国人,是客家人。“比如,我希望能围绕‘一带一路’建言献策。因为我们客家人传统上多有漂洋过海奋力打拼的。‘一带一路’沿线,特别是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可谓遍布客家人拼搏的足迹。”
余鹏春说,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他留意到,许多客家年轻一代都期盼能够借此契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尽己所能担当讲好中国故事的文化使者,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客家力量。“作为全国政协委员,我十分乐意为他们建桥搭梯。此外,作为港区政协委员,我也希望自己继续讲好香港故事,推动香港更好地发挥所长、服务国家所需,更好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除了以上的思考,余鹏春还精心准备了一件提案,重点关注快递业务过度包装的情况。他表示,快递行业近年被誉为测量我国经济的晴雨表之一。“今年春节假期,全国邮政快递业揽收快递包裹约4.1亿件,可见全国经济朝气蓬勃,形势一片向好。”但他更注意到,当前快递行业存在过度包装情况,快递所使用的巨量纸箱、胶带、泡沫、气泡膜等包装材料,不仅涉及资源消耗,还可能导致环境污染等问题,因此,他在提案中建议施行“禁塑令”、加强环保回收等,希望稳步推进行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余鹏春说:“总之,我定将全力以赴、尽己所能,努力发挥好港澳委员的双重积极作用,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香港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履职尽责、建言献策。”
高锦辉委员:希望港澳也能走出“大学生村官”高锦辉

高锦辉

2月27日,当全国政协委员、澳门立法会议员、澳门培正中学校长高锦辉走出立法会会场时,时间已临近傍晚。简单就餐后,他又马不停蹄地赶回住所伏案工作,对即将到京提交的全国政协提案进行完善。
作为新任委员,他深感使命在肩。“感谢中央政府、澳门特区政府对我的信任和肯定,这是荣誉,也是责任。”
于高锦辉而言,在政协平台上履职尽责,早已成为他工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已是甘肃省政协5年的委员,这段经历格外难忘,让我能立足新时代,关心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事业。”而20余件颇有见地的提案更是见证了他为此倾注的大量心血。这些议题涵盖多个领域,既有他的“老本行”——基础教育,也有他的“新关注”——陇澳合作、环境保护、精准扶贫、中医药产业、创新科技等。令他欣喜的是,这些提案都相继得到落实,他还与澳区委员和甘肃各界朋友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成立了“澳门甘肃联谊会”,为陇澳的交流搭建“心之桥”。
如今,走上全国政协的履职平台,这位在行业内深耕近40载、荣获澳门特区政府颁发教育功绩勋章、并曾获习近平主席接见的“教育者”,向记者袒露心声——“我对教育的坚持有了更大的实现舞台!我希望通过新视野、新平台,从制度层面思考教育、文化、青年工作、民生等重大事务,为祖国培育更多爱国爱澳的创新人才,优化澳门教育质量、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
在充分调研和反复推敲后,这些心声已浓缩成一件件提案。
“我在教育实务中发现,港澳回归祖国已有20多年,在‘一国两制’的伟大旗帜下,当代港澳青年生逢祖国盛世,却未能有渠道到祖国内地担任‘大学生村官’。”为此,他建议“大学生村官”政策可以延伸至在内地就读的澳门大学生,并首先以粤港澳大湾区作为试点。
当关注到《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发展促进条例》中有关教育的话题时,他又对“澳门新街坊”学校项目有了更多的洞察与思考,建议建立幼儿教育、小学及中学教育的“一条龙”学校,学校可采取澳门与内地优势叠加的教育特色,招收澳门居民和内地居民学生等。
他同时提出《关于澳门特区如何助力国家对外文化交流》的提案,建议澳门更好发挥自身优势和功能定位,促进“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建设与“一带一路”倡议有机结合,讲好中国故事和澳门故事。
“优化教育、促进发展是我的使命。我将充分发挥港澳委员的‘双重积极作用’,继续建言献策,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祖国人才培养、澳门教育事业及未来发展贡献所长、贡献绵力。”高锦辉说。
庄紫祥委员:心跳150下的香港青年“大朋友”庄紫祥

庄紫祥

“很激动、很感恩、很振奋!心跳150下!”2月28日晚拨通港区全国政协委员、大湾区金融科技促进总会会长、银迅集团董事长庄紫祥电话时,他一连用了三个形容词和一个幽默的比喻,来表达自己对新履职之路的重视和期待。
这位与政协结缘6年之久的“老政协人”,曾先后担任哈尔滨市政协委员、深圳市政协委员,并用一件件“实”事书写着自己的履职岁月:在哈尔滨市政协第一年,他出资帮助500位眼疾老人重见光明;到深圳后,他作为深圳市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金融专业领域小组的首席召集人,创新性地参与组织该组委员集体来香港,与香港创新及科技局、财政局等特区政府负责人面对面交流互动;他还“组团”当起“导游”,带领香港、深圳青少年到北京、内蒙古和泉州学习参观,加深他们对祖国的认同感、归属感……
“青年工作和金融科技,始终是我关注的‘重中之重’。”庄紫祥回忆起他当年成立大湾区金融科技促进总会的初衷,即希望用金融科技赋能实体经济,并为充满激情和梦想的香港青年搭建平台。
而最让青年人印象深刻的,是2019年“修例风波”发生不久后,他作为“千万寻路人”在香港的那次“挺身而出”。“当时,我署名‘一名同路人’,在多家香港媒体刊登整版广告‘千万求一路’,悬赏千万港元为香港谋求解困之道,并在1个月后,出资1000万元举办公益大赛,助力香港走出困局。”庄紫祥说,青年关乎香港未来,他和评审团队最终将青年工作作为大赛方案的最终落脚点,“青年心城”的想法逐渐成形,力争先从住房问题着手去帮助香港青年。
在这之后,以此为主题的青年访谈、中学生辩论赛和设计大赛等火热推出,引来上亿人次关注度的同时,也让不少香港青年认识了这位“大朋友”。有时,他去喝下午茶,会遇到主动前来打招呼的年轻人,他们一声“庄博士”的称谓,一句“很爱国”的评价,瞬间让他们彼此不再陌生,愉悦地打开话匣。
也正是这样坦诚、炽热的交流,让庄紫祥成为个别“港独”分子谩骂和骚扰的对象。此时,那句掷地有声的回应,他总是脱口而出:“爱国爱港,天经地义!”
“我希望能进一步发挥港澳委员的‘双重积极作用’,让更多香港年轻人树立起爱国爱港的信念和家国情怀,并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中更好地实现个人价值,圆梦大湾区。”庄紫祥说。
作为新任委员,他为此次参会作了充足准备,郑重地提交自己的第一件提案建议——建议让内地国企及有能力有潜力的民营企业以人民币计价在港交所上市。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应发挥香港所长、满足香港所需。此次建议,旨在吸引外国投资者用人民币进行投资,这样不只是可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更引领人民币全球普及化。”庄紫祥说,他将在全国政协履职平台上积极建言献策,在爱国爱港爱澳力量建设中发挥作用。
施乾平委员:在侨言侨尽心尽力施乾平

施乾平

“我对这场春天的盛会充满了期待。”说起即将到来的全国两会,新任全国政协委员、德迈国际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施乾平难掩激动之情。“作为侨界委员,我期待两会能就涵养侨务资源、更好发挥华侨作用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破解一些制约侨界发挥作用的难题。”
施乾平是中国侨商联合会监事长、十二届山东省政协常委,他一直重视发挥作为侨界人士的自身优势,积极参政议政。尤其是在海外生活多年,他对海外人才回国创业面临的问题有着切身体会,还曾因此受邀在2019年12月举行的全国政协双周协商座谈会上发言,提出的不少建议被有关部门采纳。
今年两会,施乾平准备就他一直十分关注的“一带一路”倡议、中国文化海外推广、侨商在双循环新格局中的作用发挥以及华侨权益保护等问题提出意见建议。
“近几年大的经济环境不理想,不少侨商企业都面临发展困境,发展信心不足。”为此,施乾平在提案中提出,建议更加关注侨商思想动态变化,及时回应重大关切,最大限度地调动积极因素、化解消极因素,加大支持服务力度,提振侨商发展信心。此外,施乾平还将在合理利用侨务资源方面提出提案,建议加强引导,推动侨资侨智汇聚到“一带一路”倡议、创新型国家建设、双循环格局构建等战略上来,形成引进、使用、管理、服务的闭环机制,支持海外侨胞专业人士拓展事业、施展才华,确保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涵养保护侨务资源,特别应深入做好联系海外侨胞重点人士和引导培养华裔新生代骨干工作,增进他们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对祖(籍)国的感情,同时,也要保护华侨华人和归侨侨眷在国内的合法权益,让广大侨胞共享现代化建设成果。”施乾平对新一届履职踌躇满志。
“作为新一届全国政协委员,我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施乾平说,站上更高的参政议政平台,需要不断提升参政议政能力。特别是作为侨界委员,他代表数千万华侨华人,这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一支重要的力量,有着独特的作用和优势,“我会充分发挥新侨作用和独特优势,汇聚更多侨心侨智侨力,凝聚起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何超琼委员:15载“老政协”履新职何超琼

何超琼

“能担任新一届港区全国政协委员,我深感荣幸,同时更知肩上的担子,任重道远。”港区全国政协委员、香港各界妇女联合协进会主席何超琼表示,她十分珍惜这个服务社会、贡献国家的新平台。
“虽然在全国政协委员队伍中我还是一名新人,但对于政协委员的履职工作我并不陌生。”何超琼说,她以北京市政协委员身份履职已经15年了。15年间,她有机会与时俱进地学习国家新政策,更认识到无论是自身企业发展还是社会服务工作,都应具有大局观。“北京市政协履职平台上见证了我的成长,也让我对国家的爱更加深沉。”
何超琼说,她在北京市政协履职期间,个人提案曾多次获得北京市受理单位的高度赞扬,其中2015年提交的《建立居家养老支持体系实现老有所养》提案,更在获得北京市政协优秀提案奖,并被相关部门实施推进,起到积极效果。2019年,何超琼又把握香港妇协具有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咨商地位的机会,联合监察顾问伍淑清,参加了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的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42次会议,并向国际社会讲述了香港当时的真实情况,在国际组织的平台上对境外反对的声音给予有力的回击。
何超琼近年来格外关注的论题,一个是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另一个则是在她看来更加重要的工作——如何在香港地区更有效地普及“爱国教育”和“国家安全教育”的理念。
“在2019年,香港发生‘黑暴’事件以后,我深深感受到,‘黑暴’事件对香港所带来的冲击。加上过去三年新冠病毒感染疫情的影响,香港经历了一个又一个前所未有的挑战。但同时在这三年间,香港民众也再次深刻感受到国家对香港的关怀支持。”何超琼说,疫情期间,香港得到中央在不同方面提供的疫情防控支持,包括协调内地医护人员来港援助、医疗物资的供应等,让香港有效抗击疫情,最大程度上保障民众安全。“现在疫情受控,香港社会及经济也正在重回正轨,正好适时地向广大香港市民普及爱国教育和国家安全教育,让大家明白只有保障国家安全,香港才能有更好的明天。”
“如今,无论是我的企业发展,还是社会工作,早已经不限于港澳地区,很多投资已逐步在粤港澳大湾区其他城市落地开展。”何超琼说,如何让香港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进一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区域发展,提升各城市和特区的协同效应,是她一直希望探讨和努力尝试的方向。
“未来我期望运用好自身工作中获得的经验,配合国家政策,与各界委员及相关部委共同讨论如何提升区域发展。特别是利用港澳优势,以‘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为着眼点,让港澳与内地有更多互惠互利的切入点,为祖国发展贡献力量。”对于未来履职,何超琼充满信心。
陈季敏委员:“上天”的事情离澳门并不远陈季敏

陈季敏

接受记者采访之时,新任的澳区全国政协委员、澳门科技大学校董会秘书长陈季敏刚刚结束新委员培训班的学习。“收获非常大!”电话另一端,爽朗的声音传递着兴奋,“虽然新任的全国政协委员大部分之前都是省级政协委员,对政协组织很熟悉,但如此系统地学习还是很有必要。大家不仅在理论上得到加强,履职能力也能有所提升。当然,学习是动态的,我会一直持续下去。”
这样的兴奋,从得知自己成为全国政协委员那一刻开始就伴随着陈季敏。“感觉自己被投了信任的一票,无上光荣,更责任重大。所以,不断地学习,是我首先要做的。”她说。
虽然一直谦虚地说着学习,但先后任江西省政协委员、天津市政协常委的陈季敏对于履职工作是轻车熟路的。来京之前,她已经备好两件提案,内容都是港澳委员高度关注的话题:青少年教育、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之所以关注青少年教育问题,与陈季敏的职业实践有关。她多年以来在推动澳门青少年赴内地交流活动中,已经有过很多沉淀与思考。她曾多次亲自带队,带领澳门青少年赴祖国内地交流。“比如说,我们曾经组织澳门学生赴江西红色之旅、陶瓷文化之旅考察交流,赴天津考察天津港的建设等。也牵线促成澳门与内地的学校缔结姊妹学校。还去过很多次的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北京航天中心等,让澳门青少年现场感受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甚至邀请杨利伟等航天英雄为他们做讲座。”陈季敏说,这些活动促进了澳门青少年对国家的认同,强化他们融入国家发展的信心和决心。“以前人们有惯常的看法,澳门是科技和教育的洼地。飞天这样的核心科技与澳门距离很远,但我们这样的航天夏令营办了十几年后,这样的看法潜移默化就改变了。回去的时候,我常常听到澳门的孩子分享,原来他们也有机会参观国家的核心科技,而且有志于从事科研领域工作的孩子,以后也能通过努力,参与到国家这样的事业中去。”
让陈季敏更加自豪的是,后来在她所就职的澳门科技大学,成立了月球与行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港澳青少年更加自信,原来‘上天’的事情离港澳并不远——从身边这个实验室出发,就可以代表中国走向太空。”
“一国两制”在澳门的成功实践,为澳门的教育带来根本性的改变,因此,陈季敏也联想到,如果以澳门“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作为范例在全国高校进行普及教育,这就是一门非常鲜活的思政课教材。既能促进内地大学生深入了解澳门“一国两制”成功实践所体现的制度优势,增强他们对国家统一、民族复兴的历史自觉和自信;又能向内地讲好澳门故事,并藉此促进内地同龄人与澳门同龄人的对话和交流,共同增强爱国主义教育。“澳门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对外可以讲好中国故事,对内也要积极向内地讲好‘一国两制’成功实践的澳门故事。”陈季敏说。
此外,陈季敏和澳区全国政协委员欧安利联名提交了《关于粤港澳大湾区建立“跨区域人才共享”机制的提案》,为发挥人才效益、加速构建一体化的粤港澳大湾区建言献策。
“总之,未来五年我会竭尽所能为国履职、为民尽责,为促进澳门更好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贡献力量。”陈季敏说。
责任编辑:丁元圆
转载请注明来源
  • 20
  • 评论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