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赞
  • 评论
  • 收藏
四川省政协:探索创新,把政协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王天雨、黄岚/“四川政协报”微信公号  
2022-05-24 18:42 字号
探索创新
把政协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全省政协系统开展中央和省委政协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情况“回头看”综述

按照全国政协部署和省委统一安排,开展中央和省委政协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情况“回头看”是省政协今年的重点工作之一。3月下旬以来,全省政协系统集中开展“回头看”工作,省政协主席会议成员分别率队前往21个市(州)和部分县(市、区)开展督导调研。
从督导调研情况来看,全省上下把学习宣传贯彻中央和省委政协工作会议精神作为一项长期重要政治任务来抓,形成了党委重视、政府支持、政协主动、各方配合,共同推动政协事业发展的良好局面。全省政协各级组织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取得了丰富的实践成果、理论成果、制度成果,充分展现了全省政协系统奋勇争先的精气神和新时代人民政协的新样子,彰显了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四川的蓬勃生机。
把坚持党的领导贯穿于政协履职全过程
2019年9月20日,在中央政协工作会议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把“加强党对人民政协工作的领导”放在党的十八大以来政协工作的八条经验之首,深刻指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包括各民主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各界人士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是成立政协时的初心所在,是人民政协事业发展进步的根本保证。
2019年12月26日,中共四川省委政协工作会议召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政协工作会议部署要求,明确提出要把坚持党的领导贯穿政协工作各方面全过程,全面增强政协各级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确保一切重要工作、重要事项都在党的领导下进行。
4月20日,省政协主席、党组书记田向利率队赴成都市,开展中央和省委政协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情况“回头看”督导调研。田向利在督导调研中强调,要按照省委部署要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着力推动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政协工作会议精神持续走深走实,不断加强和改进政协工作,切实把政协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将政协重要文件和会议精神列入党委常委会学习内容、党委常委会会议定期听取政协党组工作情况报告;把政协工作纳入全局谋划、部署、推进;党政“一把手”领衔督办重点提案……过去一个多月,11个督导调研组通过实地走访察看、听取工作汇报、交流反馈意见等形式,了解到各地党委在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政协工作会议精神上,从讲政治的高度认识政协性质定位,重视政协工作,支持政协履职。
去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市县政协工作的意见》,不少地方党委及时传达学习文件精神,并以具体举措贯彻落实。如眉山市委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市县政协工作的十条措施》,从加强党的领导、支持政协工作、加强政协协商、强化民主监督等十方面明确具体举措。达州市各县(市、区)以党委或党委办公室名义出台了一批具有很强针对性和较高含金量的政策文件。
泸州市政协制定向市委请示报告重大事项相关规定;遂宁市建立双周“四大班子工作情况通报会”制度;凉山彝族自治州政协按时向州委汇报民主政治领域改革事项……从督导调研情况来看,全省各级政协党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党对政协工作的领导得到进一步加强。
“在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政协工作会议精神中,全省政协系统党的建设工作力度也进一步加大,各地政协先后召开了党建工作座谈会,不少地方还出台了加强政协党建工作的实施意见,总体形成了以党建强政治、带队伍、促履职、增团结的良好局面。”采访中,多名督导调研组成员表示。
用创新举措擦亮专门协商机构品牌
专门协商机构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新时代人民政协作出的新定位,是对人民政协作为国家治理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立足构建党和国家更加完备的职能体系所作的制度设计,开辟了人民政协参与国家治理和民主政治建设的广阔空间。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协工作会议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对“发挥好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作了专门阐述和重大部署,创造性地把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嵌入国家治理体系。
如何有效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是全省各地政协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政协工作会议精神需要探讨的一项重要课题。2019年8月,省政协在全省16个县级政协开展“有事来协商”平台建设试点工作,推动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2020年,该项工作在全省全面推开。其中,泸州市政协在全省政协系统率先全域全面开展“有事来协商”平台建设,并将每年5月确定为“有事来协商”活动月。该市政协联系帮扶点叙永县叙永镇百花村被确定为全市唯一的“全国村级议事协商创新实验试点单位”。
德阳、达州两市政协分别搭建起跨区域协商平台;井研县政协打造网络协商平台,让县上议事厅、镇上协事室、村上说事堂三级平台“联起来”;绵竹市政协形成了全省政协系统首部地方工作标准——《有事来协商·院坝协商工作规范》……对于如何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全省各地政协突出新时代政协的职能定位,推动“有事来协商”工作在基层一线“开花结果”。
4月20日,在成都市双流区黄甲街道“有事来协商·众事好商量”小微协商阵地和成都市新津区兴义镇张河村天府农博园政协委员工作室督导调研时,田向利与当地干部和委员深入探讨“有事来协商”工作在基层治理中更好发挥作用的方式、方法。她强调,要把协商民主贯穿履行职能全过程,更好地发挥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要进一步完善“有事来协商”工作机制,创新思路搭建平台,让更多委员参与进来,让小微协商真正见到实效。
共识引领人心,团结汇聚力量。《中共中央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规定,“要在坚持做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工作的同时,把凝聚共识作为政协重要职能”。开展常态化学习,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注重在一些敏感点、风险点、关切点上加强思想政治引领;通过多平台多渠道向社会广泛传播共识……过去两年,全省政协系统在履行凝聚共识新职能上采取了新举措,取得了新成效。
把目光投向全省政协各级组织,以创新工作举措、务实工作作风将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发挥贯穿于日常履职工作之中已成常态,大家努力擦亮专门协商机构这张名片:达州市政协创新开展特派监督,每年向市级部门委派民主监督小组;南充市政协实施“235”工作法,高效推动“助力巩固脱贫、助推乡村振兴”专项活动开展;资阳市政协打造“书香政协 文润资阳”读书品牌……
以“回头看”推动政协工作再上新台阶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协工作会议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0周年大会上强调,要为政协组织开展工作创造有利条件,选优配强政协领导班子,重点解决市县政协基础工作薄弱、人员力量薄弱的问题。
此次督导调研中,不少督导调研组成员发现,全省多地政协在着力破解基层政协基础工作、人员力量“两个薄弱”问题上进行了深入研究,探索出不少新路径。如全面落实党委统战部部长兼任同级政协党组副书记,选优配强新一届市县政协领导班子等。
为切实提高政协委员履职质量和水平,不少地方政协在委员服务管理上下功夫。省政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曲木史哈率队在凉山彝族自治州督导调研时了解到,当地进一步优化委员队伍结构,促使委员队伍更加年轻化,全州县级政协35岁以下青年委员689人,比上一届增加了356人,对此他表示肯定。
攀枝花市政协通过举办“委员活动日”活动,进一步激发政协委员履职热情;甘孜藏族自治州政协出台《关于强化委员责任担当的意见》《甘孜藏族自治州政协委员届内退出增补实施细则》,全力打造“靠得住、跟得上、干得实、行得正”的政协委员队伍;广元市政协建立健全《委员履职工作规则》《委员履职考核办法(试行)》等制度24项,形成了权责清晰、程序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巴中市政协制定《市政协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工作办法》,让各界委员走进群众……不同的举措促使委员作用得到有效发挥,推动政协履职水平不断提升。
5月7日,在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政协工作会议精神“回头看”工作座谈会上,田向利强调,要大胆创新,拓宽思路,着力破解基层政协基础工作、人员力量“两个薄弱”问题,更好地发挥各级政协委员主体作用,探索政协区域性协同履职、各级政协委员服务住地献智出力等工作机制,不断提升政协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
这次座谈会上,6个市(州)、2个县(市、区)政协主席在分享交流经验时,就如何破解“两个薄弱”问题进行探讨。大家一致表示,将持续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政协工作会议精神,以“回头看”工作为契机,总结经验做法,突出特色亮点,瞄准履职薄弱环节,把功夫往深里下,把工作往实里做,奋力推动新时代政协工作再上新台阶。
(原题为《四川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政协工作会议精神情况如何?在“回头看”工作中发现……》)
责任编辑:杨一宁
转载请注明来源
  • 点赞
  • 评论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