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赞
  • 评论
  • 收藏
马驰:数字化治理别遗忘了业主委员会
马驰/政协头条  
来源:政协联线 | 2021-10-27 19:23 字号
【编者按】
10月27日下午,上海市政协举行十三届三十次常委会议。会上,15位在沪全国政协委员和市政协委员围绕“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数字之都”主题,结合前期相关调研发言。4位市政协委员提交书面建言。特选摘以飨读者。
数字化治理别遗忘了业主委员会
马驰(上海市政协常委,上海社科院思想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

金松 摄
建设数字之都,不能没有数字化治理。当下在数字化治理中,业主委员会的问题尤为突出。目前,上海市共有1万个住宅小区已成立业主委员会,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但运转机制并不十分理想。
据上海高院网站显示:2008-2017年期间,高院共受理并审结涉业主委员会民事案件417件。这些案件涉及问题庞杂。在审结的417件案件中,判决维持306件,其中裁定撤诉和调解的数量仅36件,占审结案件总数的8.6%,远远低于高院民事案件平均调撤率。低调撤率和高判决率形成了鲜明对比,是该类案件的裁判特点。
据了解,2020年上海12345市民服务热线共收到市民反映业委会管理问题共计2.8万件。其中,反映业委会日常操作不规范、不作为约占三分之二,主要表现在业委会缺少日常接待制度、未定期召开业主大会会议,征询意见时流程不规范,解聘或选聘物业服务企业未按流程操作,账目不公开、违规使用维修资金或公共收益等。
业委会缺乏监管,加之业主参与度低,导致个别牟利者有机可趁。《民法典》实施后,议事规则更为复杂。业委会不具有法人地位,但却有实体账户,有些账户金额之高令人咋舌。不管是商业物管还是社区物管,改进业委会监管问题早已迫在眉睫。为此建议:
围绕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数字之都,在数字之都的打造中,依法依规推进业委会规范建设,为人民群众谋求最大福祉。建议尽快依托数字化平台,将业主委员会所有工作流程细化为可操作的工作手册,做到所有工作程序网上留痕,建成以党建引领,以高社会参与度和高社会凝聚力为标志,政府、社会、市民共建共治共享的精细化、多元化的数字治理模式。
用数字化推进业委会实现自主、自为、自觉的管理,使业委会形成线上智慧场景应用与线下业务流程再造相融合,全域感知、全息智研、全时响应、全程协同、全面统筹的精细化综合管理平台。在此基础上实现用数字化赋能业主委员会,形成必要的业主委员会工作制度,包括业委会各项决议的形成、按线上规定流程选择施工单位、电子投票等,真正管理好小区。
业委会是社会组织细胞的末梢神经,数字管理应扎根业委会管理,通过数字化治理,严格监管群众反映最为强烈的业委会独立账户,建立业主线上可查询小区公共资金的电子平台。要尽快建立业委会委员履职约束机制和资格终止制度。适度压缩业委会的自治权,特别是要严格监管业委会的独立账户。对于违规使用维修资金、公共收益的业委会成员,建议纳入个人征信系统。
数字化运用是新生事物,随着新技术的突破与完善,还有无限的发展空间。对于业主委员会的赋能,也要随着新技术的发展不断渐进、不断完善,最终实现管理精准高效的目标,让人民群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责任编辑:谷钦慧
转载请注明来源
  • 点赞
  • 评论
  • 收藏